《人人都可以成為巨人:自知自控教育》

《人人都可以成為巨人:自知自控教育》

《人人都可以成為巨人自知自控教育》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完善、提升和發展,不同年齡的人均可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僅是對他控應試教育弊端深感無奈和焦慮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家長和學生急需的讀物,也是每一個關心教育、希望實現人生價值者的益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知自控教育根據人類的自知自控的天性和成長的規律,在不同年齡段,採取可操作性的循序漸進的方法,促進心智健康茁壯的成長。自知自控教育就是要變“望子成龍”為“子望成龍”,普通喚醒孕有無限潛力力的心智巨人,不斷進行自知的創造,造福人類,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自知自控教育被認為“將引起一場教育和人類自身的革命”。

目錄

自序
第一章緒論:自知自控教育的目標
一、將“望子成龍”改變為“子望成龍”
二、自知自控幾個不同發展階段的概述
三、最佳最適自覺自知自控目標系統概述
四、最佳自覺自控思場流的系統工程概述
五、最佳最適自覺自控思維場
六、最佳自覺自控的動力、習慣、性格
第二章由自在自控向微觀自發自知自控發展——從人之初到3歲的自知自控教育
一、以大人的最佳自知自控,使其形成最佳自知自控的人雛形的胎兒期
二、由酶生到3歲左右,通過自知自控教育可能達到的目標
三、由出生到28天左右,引導主動活動,突破自在自控狀態
四、28天到1周歲、促進掌握語言,引導目標活動,向微觀自發自控邁進
五、從1歲到3歲,加蘧引導語言的掌握,促進自知自控天性的發晨,邁入自知自發骱段
第三章由自發自控到微觀自知自控——3歲至7歲的自知自控教育
一、經過3歲至7歲自知自控教育,幼兒心智可能達到的程度
二、自知自控的原始動力——超物慾
三、幼兒種種超物慾豹萌發、發揮和發展
四、幼兒的自知自控課
五、“神童”的自知自控教育
第四章由微觀自知自控向自覺中觀自控發展
一、兒童的自知自控教育與他控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二、12歲左右將建成什麼樣的最佳最適思維場,形成什麼樣的最佳自控思場流
三、10歲前的自知自控教育——“多自”學習,形成自知自控的理念、動力、習慣、性格
四、信息化與自知自控教育——遠程網路自知自控教育是未來的趨勢
五、10歲到12歲的自知自控教育——形成和實踐中觀自覺自控的系統工程
第五章走向自覺自控:逐步建立和初步實驗最佳最適巨觀自控系統工程——12歲至18歲左右的自知自控教育
一、在16歲左右建立巨觀自覺自控系統工程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二、12歲到16歲心智成熟臨界前的自知自控教育
三、16歲至18歲的自知自控教育:試驗、實習、檢測、反饋、發展巨觀自覺自控系統工程
四、家長在自知自搾的作用
第六章成人的自知自控教育
一、18歲後如何繼續進行自知自控教育
二、過去未進行過自知自控教育的成人,如何迎頭趕上
三、老人的自知自控教育——拓展心智潛力的廣闊天地
第七章自知自控教育的開展、普及和展望
一、自知自控教育的開展
二、自知自控教育的大普及——巨人的普遍覺醒
三、自知自控教育未來的展望

前言

時間總是邁著不聲不響的步伐從人們的身邊流逝。不論人們是否知曉,是否願意,21世紀,人類已跨過資訊時代,向著創造時代邁進。創造大爆炸,目不暇接,各種領域都在不停地創新,不斷地發生變化,幾百年、幾十年、幾年一貫制,已被打得落花流水。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有些領域卻變化不大,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
一世界上現行的教育制度是幾百年前創造的,其日益嚴重的積澱和暴露的弊端有目共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地指出:現代教育“千篇一律”,“根本原則正在崩潰”,並“在加深著一些社會矛盾”。教育問題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迫待治本的變革。20世紀曾多次掀起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提出過許多新的教育方法,如“快樂教學法”、“發現教育法”、“能力本位教學法”、“契約教學法”等等,但都屬於非治本的改良範疇,未能從根本上改變現行教育。
教育的根本是什麼呢?是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的指導思想決定教育的方向、宗旨、制度、內容、方法、效果等各個方面。300多年前,人類社會正從經驗時代邁進知識時代。用知識來進行創造,比起用經驗來創造,不僅革命性地提升了人類進化的速度,同時,將經驗創造為具有普遍性運用價值的知識在那時是非常難的,所以,哪個國家、哪個個人占有的知識越多,就越有力量。培根應時地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這一信條。它成為幾百年來教育普遍的明確的指導思想。但在20世紀70年代,人類進入資訊時代,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信息不僅共享而且傳播迅速,信息流帶動物能流,誰占有的信息越快越新越多,誰就能進行新的創造,走在時代的前沿。2l世紀人類更是邁入創造時代,創造帶動一切飛速向前。“知識就是力量”已為“創造才是力量”所代替。創造是人類前進的火車頭。一個國家如果不能進行創造,就會被時代拋棄,一個企業不能進行創造,就要破產倒閉,一個人不能進行創造,就不可能實現人生最大價值。
知識並非就是力量,不僅自古就有皓首窮經一事無成的,而且當今的高智商犯罪者也屬常見。知識是末,它是人創造的,進行創造的人才是本。以落後兩個時代的陳舊的“知識就是力量”為指導思想的他控應試教育本末倒置,排斥了知識以外的更重要的人的心智因素。知識是工具,工具本身並不產生價值和“力量”,要看具有什麼樣心智的人去對待,具有低層次心智的人只能加以套用產生低價值,具有差劣心智的人則會使用它來產生負價值和負力量。只有具有最佳心智的人才具有正確的目標、堅強的意志,能突破既有的知識爆發智慧和靈感,創造新的知識,做出造福人類、促進進化的重大貢獻。注重和促進人心智的成長才是教育的根本。長期以來,在這方面的忽視,使教育歧向發展,上學就是讀書,教師就是教書,為了檢驗書讀得如何,建立了繁縟的、森嚴的考試制度,從而形成了被人們批評為“成績至上、升學至上、名校至上、學歷至上、(歸根結底)名利至上”的指向,及“管理主義、命令主義、權威主義、主觀主義、劃一主義”的規範。知識時代的他控應試教育模式雖落後於創造時代的需要,但卻固若金湯,一直在行使其權力和效力。想改變而又對其無能為力的人們,為了一已之生存,只得順應之,從而加劇了他控應試教育的惡性循環,帶來日益嚴重的各種問題。
學生本應是自知自控教育的主體,但卻成了被控制的對象,一切都聽老師和學校的安排。學什麼,下一小時做什麼全都安排好了。逼讀、陪讀、哄讀、打讀、獎讀成了普遍性的辦法。正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的:“我們應當從根本上重新評估師生這個傳統教育大廈的基石,特別是當師生關係變成了一種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的時候。”人的自知自控的天性和權利遭到剝奪和異化,失去正確的人生價值和目標,養成了依賴、等待、接受、模仿、唯書、唯權威、不思創造和突破的意識和性格。“學校成了考試地獄”,“分分是命根”。死背課本,考出好成績,便是人生的價值所在和最佳出路。一方面造成了大量被淘汰下去未能升學的失敗者,一生都有陰影。在沉重的壓力下,學生喪失快樂,體質不斷地下降,逃學、對抗甚至自殺等心智扭曲的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課本知識與心智的發展脫節,與時代脫節,與創造脫節;學校與家長脫節,與社會脫節。培養出一些低能低控的“滿分加小綿羊”,缺少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只求個人出路,安逸度日。在他控應試教育下,只有極少數能最佳自知自控者為人類做出突出的貢獻,實現了人的最大價值。他們常常被看成是常人不可攀及的天才、巨人,但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和發展了自知自控的天性,心智潛力獲得充分的施展的結果。愛迪生就如是說:天才是99%的汗水,1%的靈感。愛因斯坦也說: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只不過愛刨根尋底的探究問題罷了。心智成長規律的研究和揭示,長久以來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成為世界性未攻克的命題。

1991年中,陶同先生在其著作《大智慧——思場流控制學》(下簡稱《大智慧》)中提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自控教育。雖然僅有一萬來字,卻引起強烈的反響,30多家報刊發表評介。《光明日報》在第二版頭條做了報導:《你會變得更聰明——陶同提出思維自控訓練方法》,後又發表了書評《喚醒智慧的巨人》,新華文摘兩次轉刊了有關的文章。《大智慧》被認為“在攻克心智規律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引起一場教育和人類自身的革命”。1994年,《少年智力開發報》舉辦了兩屆全國國小生自控教育競賽,邀請陶同做競賽委主任。他在《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了20多篇指導競賽的文章(後被匯集成冊)。競賽被讚譽為“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收穫是過去使用任何教育手段都沒有得到的”。
筆者是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大學畢業後去國外學習、工作,深知世界性的他控應試教育的弊端,自控教育的提出令人眼前一亮,像是打開了一扇教育治本的窗戶。教育部基礎司的一個領導囑寫一本自控教育的書,筆者很感興趣,便開始執筆,但完成時間卻一延再延。一方面因為需要時日研究;另一方面,參照後來陶同出版的新著,筆者將“自控教育”發展為“自知自控教育”。
世間萬物都是自組織系統,但137億年來,隨著宇宙不斷走向有序和進化,宇宙最先進的第四代、萬物之靈的人類與前幾代的本質區別正在於前幾代是非知自組織系統(或稱非知自控系統),只有人類是自知自控自組織系統(亦稱自知自控系統)。因而人類能按照自知的需要和計畫進行非知自控系統所不能進行的自知創造,通過自知的創造與創造的對象結合而更好地生存,不停地進化。與創造的口語和弓箭結合而成為現代人,與創造的汽車結合比任何獸類都跑得快,與現代信息及宇航船、太空站結合而成為將開發外星的準太空人。
人的自知自控的發展正是人心智的發展。其進程和規律是:由原始的(人的本能超動物慾望為動力和指向進行的)自在自知自控,發展為(零散的偶然的)自發自知自控、(認識和遵循自知自控的規律、必要、內容、方式的)自覺自知自控、(無需刻意自控便能最佳自知自控的)自由自知自控。人的自知自控如何便是其心智怎樣。以“知識就是力量”為指導思想的傳統教育,主張智商(或者再加上情商)是最重要的,但自知自控教育認為:自控商才是決定的因素,智商和情商均由自控商支配和統率。同是電腦,對一個(即使是高智商但卻)低自控商的孩子來說,是海洛因,是禍害。禁止孩子看,限制看,把電腦收回,是治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而對一個自控商高的孩子來說,卻是能搜尋、學習、發表自己見解的寶貝。人與人的區別主要不在金錢、相貌、學歷、知識的多少和高低上,而在其自知自控的心智處於哪個層次,自控商的高低。自知自控如何決定一個人的各個方面,通過自知自控教育提高自控商、自知自控的層次才是根本。
陶同的《大智慧》和指導自控競賽的文章問世十幾年來影響頗廣,許多有識之士,不僅大力推廣自控教育,而且寫了一些有關的論文和著作。但都只是沿襲和運用自控教育的內容,不僅缺乏拓展而且並未涉及自知自控。自知自控教育與自控教育,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卻有著重大的區別。自知才能自控,最佳自知才能最佳的自控。他知只能是他控。錯誤的他知,更是只能帶來錯誤的他控。他控應試教育的各種弊端產生的根源,正在於其錯誤的他知:在知識和力量之間劃了等號,即知識:力量,忽視和扼殺了萬物之靈的人自知自控的天性和心智發展的規律。

人類雖然已有700萬年的進化史,今天已進入創造時代,但人類的心智仍普遍處於自發自知自控層次,心智的巨人在沉睡或半睡的若夢狀態。這不是駭人聽聞的論斷,而是真切的現實。如果將一個人每天思場流內的語言記錄下來大約有20萬字,不難看出,其中絕大部分是無聊乏味,雜亂重複,甚至具有副作用。心智雖在無謂的浪費,卻不覺察和惋惜。一個人一天的思場流中如果有幾百字具有創造價值,那么,就可以成為一個“天才”、“巨人”,傑出的科學家、作家……
最佳自覺自控才能進行最佳自知創造。喚醒沉睡的心智的巨人,開發人類的心智潛力,使人們普遍都具有高自控商,能進行最佳自覺自控,不斷創造,造福人類,奉獻進化,這正是當代自知自控教育的使命。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
現行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讀算為中心、考試為中心”,課餘也是課堂的繼續。自知自控教育是全天候、全年齡的,每件事,每個時候都要學習和進行自知自控,所有的人都需學習自知自控。
本著計七章,對不同年齡段如何進行自知自控教育提出了系統的經過實踐檢驗的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書的開篇先明確什麼是最佳自覺自知自控,最佳自覺自控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然後逐章逐節分述從人之初到老年,不同的年齡段如何進行自知自控教育。大致分為胎兒期、出生到28天、28天到1周歲,1周歲到3歲、3歲到7歲、7歲到12歲、12歲到18歲等階段,在成年前逐步由自在自知自控發展為自發自知自控、自覺自知自控;工作後如何向更高的自由自控層次邁進;老年如何進行自知自控教育,實現晚年的人生價值;以及教師和成年人如何學習和引導學生學習自知自控教育,以身作則;神童的自知自控教育的特點和注意事項;如何運用和開展遠程自知自控教育等。在分述的同時列舉了許多實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從書中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兒童也可從中看到他們能讀懂和有興趣的段落。最後一章探討了自知自控教育通過什麼途徑,如何開展。每一章節都是在前面章節基礎上展開的,希望勿錯過某節閱讀。

最佳自覺自知自控者喚醒和發揮萬物之靈的自知自控的天性和功能,充分發揮和發展了求知慾、求美欲、創造欲、泛愛欲、協同欲、奉獻欲等與生俱來的超動物慾望,並逐步上升到與前沿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相結合的高度,經過學習、探索和鍛鍊,建立起最佳的個性思維場和思場流自知自控系統工程,形成了最佳自覺自控的觀念、動力、性格和習慣。他珍視生命的每一分鐘,對學習、創造、交往、運動、家務、生活、娛樂等各種思場流井然有序的系統安排,不論何時、何地、何事,都能最佳自覺自控,使心智全面發展。思維場能充分調動起來為一個目標運轉,具有強烈的進取意識、時間意識、科學意識、自信心和緊迫感;深知自己確立的目標的價值,充分利用現代的工具,如電腦、網路、遠程教育等,蒐集、發現目標信息,廣取博收,決不盲從附和;熱衷獨創開拓,發表不同的見解。不斷激發和積累創造的火花,忘了時間,忘了自己,入迷一樣投入,發狂一樣地潛心。最佳自覺自控的思場流,高效地運轉;自知自己所缺,所需,經常反饋和改進,不斷地豐富提升。自知地加入或組織對象性的探討、實習和開發活動。充分發揮和發展心智的潛力,擇優排劣,清除內外干擾,不畏困難、不怕挫折,不為邪氣所動,不為安逸所惑,能化難為易,反敗為勝,轉憂為喜。不再有灰心、對抗,不再有什麼陪讀、逼讀……不再有什麼因升學、名校、學歷的苦惱,學不致用的困惑……
最佳自知覺自控者為自己命運掌舵,是自身的主人、時代的主人、創造的主人。思場流目標性地進行是與人類和宇宙進化的動勢序是一致的,不是為異己的力量所支配,而是自己的第一需要,內心無比地自由、愉快,能最大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最佳自覺自知自控者居高臨下,探索和了解世界的前沿命題,視野廣闊,思路敏捷。人們懷疑自己的智慧,埋怨自己的智力,但自覺自知自控卻千百倍地提高了自己的潛力,不僅能不斷根據需要充實思維場,而且能高度集中心智,思場流悉聽使喚,善於思索,勇於突破,稍焉動容,意接千載,寂然沉思,神遊萬里。每天有序有價值的20萬字的思場流,能循序漸進形成一部連續性的巨著,描述著最佳自覺自控的主體如何發展心智潛力,為人類的進化所做的貢獻和獲得無比幸福的過程。

當人類普遍達到最佳自覺自控、自由自控之時,便是心智巨人普遍覺醒之日。
今天被認為是極少數的天才、完人和巨人,在那時卻是凡人。宇宙有137億年的進化史,在地球上生物是在38億年前出現的,700萬年前誕生了人類,人類的文明史只有幾千年,而最主要的創造和成就是最近一二百年取得的,進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當人類的心智巨人普遍醒來,宇宙的進化將超過可能預想的空前的加速度向前發展。人類的後代,將會布滿宇宙1250億個星系,去創造一個無比繁榮、幸福、進化的宇宙天堂。
此著撰寫之時正值兩大時際:一是,他控應試教育的弊端越發嚴重,牽動著千家萬戶,正如一些主流媒體指出的:“教育今天比以往更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熱點,我國多年的素質教育改革目前遭遇發展瓶頸,諸多辣手的問題讓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焦慮和無奈。”二是,迎接創造時代的挑戰已成為世界的潮流。我國提出在2025年建成創新型國家。喚醒心智巨人的自知自控教育,集中的和最終的體現正是造就最佳自覺自控,不斷進行自知創造的一代。希望並相信它的推廣和普及,對教育的治本改革、解決他控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以及造就創新人才做出貢獻。
付梓之際,欣接著名書法家、理論家沈鵬先生為本著書寫的“自知伴隨成功的人生”的題詞,尊置書扉頁。在此特向沈老致謝。
探索和撰寫中,碰到無數的難題,筆者在陶同教授、佟彩雲兒科醫師、符立偉博士的幫助和支持下,經過多次反覆、推敲、刪改、否定,五易書稿,才算完成了這份對我來說是非常艱難而榮幸的使命。不想初稿和終稿完成之時都恰逢母親節,願以此書獻給普天之下嘔心瀝血哺育子女的每一位母親,以及每一位從事和關心教育和願實現人生價值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