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著長篇小說,是《三個火槍手》的續集。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二十年後》《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所作長篇小說,是《三個火槍手》的續集。《二十年後》,從書名便能知道,寫的是距離《三個火槍手》結束時的一六二八年二十年以後發生的事情。這時已是一六四八年。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相繼棄世,原籍義大利的馬薩林,繼承了黎塞留的衣缽,做了紅衣主教和首相,由於路易十四年幼,馬薩林獨攬了大權。此人專斷貪財,橫徵暴斂,引起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各方面的不滿。這年八月,終於在巴黎發生了投石黨運動

內容簡介

《三個火槍手》講述的故事結束後,過了二十年,達爾大尼央、波爾多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雖在巴黎發生投石黨運動時,前兩位為馬薩林首相效勞,後兩位則站在投石黨一邊,雙方無法合作,但他們仍然像從前一樣,忠於友誼,緊密團結,在關鍵時刻共同營救英王查理一世,接著又挫敗了馬薩林的陰謀。情節環環相扣,大起大落,緊張曲折。同時,通過一系列險象環生的遭遇,在作家的筆下,老火槍手們的性格特點也愈發鮮明。

創作背景

《二十年後》《二十年後》

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在一八四四年發表了長篇歷史小說《三個火槍手》,得到了巨大的成功。第二年,一八四五年,他又寫出《三個火槍手》的續集,即《二十年後》。

在《三個火槍手》的《尾聲》一章里,作者一一交代了小說中幾個主人公的結局。那是一六二八年年底,身為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紅衣主教在拉羅舍爾一役中獲得勝利,新教徒被迫簽訂了投降協定。達爾大尼央升任火槍隊副隊長。波爾朵斯娶了一個有錢的寡婦,退出了火槍隊。阿拉密斯當了修士。只有阿多斯還做了幾年火槍手,後來繼承了一筆產業,回到鄉間隱居。 

《二十年後》的故事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後展開的。它寫的是讀者所熟悉的達達尼昂、波爾朵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四人在這段時期中的不尋常的活動。

小說開始,我們看到達爾大尼央依舊和二十年前一樣,只是一名火槍隊副隊長,而且長期不受重用。後來他奉馬薩林之命,尋訪三個多年不見的老友。因為達達尼昂和波爾朵斯願為馬薩林效勞,而阿多斯和阿拉密斯則站在投石黨一邊,雙方無法合作。加上阿拉密斯的嘲諷,達爾大尼央的固執,兩方勢成水火.最後,阿多斯邀請他們來談判,發表了動人的演說,四個人重歸於好.他說的是:"讓那群政治人物見鬼去吧,何必為了這些我們不相干的人,以及他們卑劣,下賤的利益糾紛,讓我們手足相殘,我們日後在戰場上相見,仍舊續我們的舊,不用當他們一回事.,"但是他們畢竟是共過患難、同過生死的夥伴,所以他們保證雖然分處敵對兩方,仍要如同往年一樣忠於友誼,緊密團結。從他們四人在英國戰場上不期而遇以後,這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達達尼昂和波爾朵斯是受馬薩林派遣去見克倫威爾的,然而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卻和保護查理一世的阿多斯與阿拉密斯聯合起來,同心協力,積極營救這個英國國王。他們和米萊狄的兒子摩爾東特狹路相逢,殺死了他,接著又機智地挫敗了馬薩林的陰謀,老奸巨猾的紅衣主教只好甘拜下風。這一連串的情節,環環緊扣,大起大落,真是緊張曲折,扣人心弦,同時,通過這些險象環生的遭遇,四名老火槍手的鮮明的性格特點也更加給人深刻的印象。

以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為背景,編造出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大仲馬的最拿手的本領。《二十年後》寫了投石黨運動的始末,穿插了查理一世的失敗、被捕和遭殺的經過,其中如科曼熱帶兵逮捕布魯塞爾,巴黎市民憤而起義,王后和國王逃出京城,查理一世上斬首台,等等,全是史實,但是達爾大尼央等人在這些場面中大顯身手,舉足輕重,卻是作者的虛構,而且為了表現這幾個主人公的俠義精神,作者甚至還美化了查理一世。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讀者知道不是在讀歷史教科書,自會分辨清楚,而且,他們受到吸引的不正是大仲馬的這種技巧嗎!可以說,大仲馬的許多歷史小說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這是一個主要原因。

此外,應該一提的是大仲馬的小說經常寫到法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這部《二十年後》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馬薩林如何“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和王后的曖昧關係,馬薩林和克倫威爾如何暗中來往,英國王后昂利埃特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女兒,但她住在羅浮宮內,飽受冷落,連過冬取暖的木柴都沒有;還有那些親王貴族,為了自己的利益反對馬薩林,投入投石黨運動,一旦目的達到,就拋棄了共同作戰的巴黎百姓。這些部分可以使我們看到當時朝廷中的一些矛盾和內幕。

在本書將結束時,四個夥伴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後,又和二十年前一樣,各奔東西了。讀者自然會關心他們今後的命運。大仲馬滿足了讀者的要求,在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五O年再寫出《布拉日隆子爵》,交代了達達尼昂等四人晚年的事跡和不同的結局。這樣,《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布拉日隆子爵》三部小說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火槍手三部曲,也是大仲馬寫得最成功的一個三部曲。

目錄內容

上卷
第一章黎塞留的幽靈
第二章巡夜
第三章兩個老對頭
第四章奧地利安娜已四十六歲
第五章加斯科尼人和義大利人
第六章達爾大尼央已四十歲
第七章達爾大尼央為難時,我們的一位老相識前來幫助
第八章半個皮斯托爾對教堂執事和侍童的影響不同
第九章達爾大尼央尋找阿拉密斯,發現他騎在普朗歇身
第十章埃爾布萊神父
第十一章兩個加斯帕
第十二章杜·瓦隆·德·布拉西安·德·皮埃爾豐先生
第十三章達爾大尼央見到波爾朵斯,發現財富並不能帶來幸福
第十四章波爾朵斯不滿他的現狀,穆斯格東卻十分滿意
第十五章兩位天使
第十六章布拉熱洛納城堡
第十七章阿多斯的外交手腕
第十八章博福爾先生
第十九章博福爾公爵在萬森城堡里是怎樣消遣的
第二十章格里莫開始執行任務
第二十一章馬多老爹的接替人的餡餅里包著什麼
第二十二章瑪麗·密松的一次奇遇
第二十三章斯卡隆神父
第二十四章聖德尼
第二十五章博福爾先生的四十種越獄方法中的一種
第二十六章達爾大尼央及時趕到
第二十七章大路上
第二十八章相遇
第二十九章四位老友準備重聚
第三十章王家廣
第三十一章瓦茲河上的渡船
第三十二章小衝突
第三十三章修道士
第三十四章赦罪
第三十五章格里莫開口說話
第三十六章開戰的前夜
第三十七章和往日一樣的晚飯
第三十八章查理一世的信
第三十九章克倫威爾的信
第四十章馬薩林和昂利埃特夫人
第四十一章不幸的人有時如何將偶然的事當成天意
第四十二章叔侄相見
第四十三章父子情深
第四十四章又一位王后求援
第四十五章最初的衝動總是對的,有事為證
第四十六章朗斯大捷的感恩彌撒
下卷
第一章聖厄斯塔什教堂的乞丐
第二章聖雅各-拉布舍里塔樓
第三章騷亂
第四章騷亂成為暴動
第五章危難令人想起往事
第六章會見
第七章逃跑
第八章助理主教先生的四輪馬車
第九章達爾大尼央和波爾朵斯賣麥稈大賺其錢
第十章有了阿拉密斯的訊息
第十一章蘇格蘭人出賣自己的國王
第十二章復仇的人
第十三章奧利弗·克倫威爾
第十四章貴族們
第十五章我主耶穌
第十六章處境再困難,不會喪失勇氣,也不會喪失好胃口
第十七章向被廢黜的國王致敬
第十八章達爾大尼央想出了妙計
第十九章一局德國式紙牌賭博
第二十章倫敦
第二十一章審訊
第二十二章白廳
第二十三章工匠們
第二十四章Remember
第二十五章蒙面人
第二十六章克倫威爾的房子
第二十七章交談
第二十八章“閃電號”小帆船
第二十九章波爾圖葡萄酒
第三十章波爾圖葡萄酒(續)
第三十一章天數
第三十二章穆斯格東差點兒被烤,又差點兒被吃掉
第三十三章歸程
第三十四章使者
第三十五章三位副統帥
第三十六章夏朗東之戰
第三十七章去庇卡底的大路
第三十八章奧地利安娜的報答
第三十九章馬薩林先生的王權
第四十章預防措施
第四十一章智力和臂力
第四十二章智力和臂力(續)
第四十三章臂力和智力
第四十四章臂力和智力(續)
第四十五章馬薩林先生的地牢
第四十六章會談
第四十七章從此可以相信波爾朵斯將做男爵、達爾大尼央將當隊長
第四十八章筆桿和威脅比利劍和忠誠有用
第四十九章筆桿和威脅比利劍和忠誠有用(續)
第五十章有時候國王回京城比出京城難
第五十一章有時候國王回京城比出京城難(續)
結局

作者簡介

大仲馬大仲馬

大仲馬,法國作家。1802年7月24日生於巴黎附近的維萊科特雷縣城。其父是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將領。他繼承父志,曾參加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復辟王朝的戰鬥。主要靠自學成才,1829年以浪漫主義歷史劇《亨利第三及其宮廷》一舉成名。話劇以16世紀宗教戰爭為背影,反映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陰謀傾軋,藉以影射復辟王朝的現實,在法蘭西喜劇院上演獲極大成功,給偽古典主義戲劇一次猛烈的衝擊。繼而上演的《克里斯蒂娜》(1830)和《安東尼》(1831)等劇作,皆轟動一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