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令歌》

《二十四節令歌》

《二十四節令歌》是東北及北方地區的農時歌謠。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歌訣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瀝皮乾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五月節,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進臘月,大寒又一年


節氣來歷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二十四節氣時間

二十四節氣對應日期二十四節氣對應日期

現代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準確地確定了二十四節氣的具體時間:

春季

立春太陽位於黃經315度,2月2-5日交節
雨水太陽位於黃經330度,2月18-20日交節
驚蟄太陽位於黃經345度,3月5-7日交節
春分太陽位於黃經0度,3月20-22日交節
清明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穀雨太陽位於黃經30度,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太陽位於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小滿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芒種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夏至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1-22日交節
小暑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大暑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太陽位於黃經135度,8月7-9日交節
處暑太陽位於黃經150度,8月22-24日交節
白露太陽位於黃經165度,9月7-9日交節
秋分太陽位於黃經180度,9月22-24日交節
寒露太陽位於黃經195度,10月8-9日交節
霜降太陽位於黃經210度,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太陽位於黃經225度,11月7-8日交節
小雪太陽位於黃經240度,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太陽位於黃經255度,12月6-8日交節
冬至太陽位於黃經270度,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太陽位於黃經285度,1月5-7日交節
大寒太陽位於黃經300度,1月20-21日交節

二十四節氣詩

二十四節氣和黃道十二宮二十四節氣和黃道十二宮

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捧雪飄空交大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