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大傳》

《乾隆皇帝大傳》

《乾隆皇帝大傳》是由作者周遠廉著作、 陝西人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乾隆皇帝大傳》乾隆皇帝大傳

圖書《乾隆皇帝大傳》作者周遠廉先生是國內乾隆研究的權威學者,他以豐厚的學養,通俗的筆觸,向讀者娓娓講述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我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民間廣泛流傳著有關他的各種傳說。比如,乾隆帝並非雍正帝胤禛的親生兒子,而是浙江海寧陳姓尚書之男;香妃系新疆小和卓霍集占之妻,戰敗被俘收入宮中;乾隆還曾六下江南,其風流韻事和奇談異聞廣傳民間……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我們今日應將籠罩在乾隆皇帝身上的迷霧撥開,澄清誤解,消除加於其身的不實之詞。

作者簡介  

周遠廉,1930年生,四川省資中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1955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分配到歷史研究所,1992年享受國務院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清史研究工作

圖書前言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系清朝的第六個皇帝,是中國古代執政最久、年壽最高、影響較大、又是頗有爭議的一位封建帝君。他多次用兵,創造了“十全武功”。他酷愛狩獵和出巡,六下江南,四謁盛京,西幸五台山,南朝孔府,歲歲秋獮。他還喜歡吟詩撰文揮毫寫字,有文三集、詩五集,是中國著作最多的詩人和題字遍海內的書法家,也是巨型叢書一《四庫全書》的主持者。他既以“乾綱獨斷”開創了“大清國全盛之勢”的明君自詡,又於晚年重用奸相和坤以致其專權亂政盛極漸衰。凡此種種,皆引起人們注意、思考甚至揣測和爭議。

乾隆皇帝在我國還是一個家喻戶曉,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民間廣泛流傳著有關他的各種傳說。比如,乾隆帝並非雍正帝胤稹的親生兒子,而是浙江海寧陳姓尚書之男,香妃系新疆小和卓霍集占之妻,戰敗被俘收入宮中;孝賢皇后富察氏因諫夫君不要尋花問柳,被帝推下河中淹死,乾隆皇帝與小姨妹私通,從而寵信其夫傅恆、其子福康安;和坤之受寵,是因其系帝之某位已死愛妃的轉世投生,以及其六下江南之風流韻事和奇談異聞,等等。

乾隆朝是清朝的一個關鍵階段,是人們稱之為“康乾盛世”的“全盛”時代,又是盛極漸衰的時代。乾隆帝在執政六十三年中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在促使清朝進入鼎盛時期及其盛極漸衰的過程中,所採取的重大行動,制定的重要政策,包含了許多值得人們思考的歷史經驗教訓。全面敘述清楚這類重要的歷史事實,給予深刻的分析和正確的、科學的評價,無疑是十分必要的,是很有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

迄今為止,廣大民眾對其所做之事、所建之功、所犯之過知之甚少,許多人對他還存在著不少誤解。應將籠罩在乾隆皇帝身上的迷霧撥開,澄清誤解,消除加於其身的不實之詞,還其以本來面目,給以充分的肯定。

精彩書摘

征剿苗變,固非易舉,風餐露宿,崇山峻岭,瘴霧瀰漫,水土不和,瘟疫流行,軍情瞬息萬變,未必能穩操勝算。但是,以全國之力制一隅之地,遣派六省官軍對付數萬素無訓練的苗民,只要調度有方,總是能夠辦得到的,可是要治理苗疆,使其今後不發生或少發生變亂,則顯然是更為艱難。雍正四年起,為在苗區改土歸流,用兵五六載,剛剛收兵,設州縣,委流官,建兵營,收賦稅,台拱上下九股數百苗寨即於雍正十年起事,圍攻大營,持續將近一年,才被官軍鎮壓下去,不久又發生了這次大的變亂。這兩次苗變表明,清廷必須採取正確措施,才能真正穩定苗疆,少起動亂。

早在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乾隆帝就在探究造成此次苗變的原因,而且得出了應有的結論。他於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諭告經略張廣泗說:古州之變,是因為苗民“原屬化外不入版圖之人,一旦制之以禮法,賦之以租稅,雖雲最薄最少,以示羈縻”,亦必引起反感,以致“債事”。因此,他在平定苗變後,明智地、果斷地在苗疆實行了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新政策。最重要的一條是免除苗賦。乾隆元年七月初九日,弘曆頒發了“永除新疆苗賦”的聖旨。他先簡要地說明了改流和用兵的原因,指出之所以要將苗疆“收入版圖”,是由於苗民“俯首傾心”,切望“輸誠歸順”,故允準督臣的請求,實行改流,使苗民能夠“沾濡德澤,共享昇平之福”,並非貪圖其土地人口。當初所定糧額,“本屬至輕至微,不過略表其向化輸租之意”。不料苗變發生,危害人民,因而發軍征剿。接著詳細說明下令免除苗賦的緣故,他指出,苗民“皆吾赤子”,起事之苗,“身罹刑辟,家口分離”,甚為可憐,而現在的“就撫苗眾”,“多屬脅從附和”,還有不少從未參與變亂“始終守法之各寨”,這都必須“加意撫恤”。而苗人納糧,正額雖少,“但征之於官,收之於吏”,繁雜之費,恐“轉多於正額”,只有“將正賦悉行豁除”,使苗民與胥吏“終歲無交涉之事”,“則彼此各安本分,雖欲生事滋擾,其釁無由”。因此令總督張廣泗出示通行曉諭,“將古州等處新設錢糧,盡行豁免,永不徵收”。這樣,苗民“既無官府需索之擾,又無輸糧納稅之煩”,各自耕田鑿井,“俯仰優遊”,“永為天朝良順之民,以樂其妻孥,長其子孫”,他們便不會捨棄安居樂業而生變亂。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乾隆初政
第一節 縱觀百年胸懷大志
一、七齡曾祖入主中原
二、英明祖父奠定盛世之基
三、皇父銳意改革 國庫充盈
四、神童脫穎而出 父祖寵愛
第二節 “政尚寬大” 糾錯補偏
一、主寬容戎繁苛
二、寬待鐵犯 清除舊弊
第三節 征剿黔苗堅持改土歸流
一、古州苗變 黔省大震
二、庸碌欽差 議停改流
三、乾綱獨斷 平定苗疆
(一)堅主用兵 迅速平變
(二)免賦設屯 苗區安定
第四節 議和準部 西北字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