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一般簡稱為《中美建交公報》。1978年12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發表建交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美國政府在聯合公報中接受中國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同台灣斷交、撤出軍隊和設施、廢除美蔣條約。兩國宣布雙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是兩國關係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中美關係從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與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一般簡稱為《上海公報》)和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一般簡稱為《八一七公報》)合稱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美國在這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美兩國關於兩國關係以及我國台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檔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歷史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文版】(1979.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
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重申上海公報中雙方一致同意的各項原則,並再次強調:
──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
──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準備代表任何第三方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同對方達成針對其他國家的協定或諒解。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雙方認為,中美關係正常化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將於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並建立大使館。
【英文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美國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anuary 1, 1979
(The communique was released on December 15, 1978, i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1.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agreed to recognize each other and to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as of January 1, 1979.
2.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cogniz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maintain cultural, commercial, and other unof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 of Taiwan.
3.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affirm the principles agreed on by the two sides in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and emphasize once again that:
4.Both wish to reduce the danger of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nflict.
5.Neither should seek hegemon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or in any other region of the world and each is opposed to efforts by any other country or group of countries to establish such hegemony.
6.Neither is prepared to negotiate on behalf of any third party or to enter into agreements or understandings with the other directed at other states.
7.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knowledges the Chinese position that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8.Both believe that normalizat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s not only in the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cause of peace in Asia and the world.
9.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ll exchange Ambassadors and establish Embassies on March 1, 1979.

歷史意義

中美外交關係的建立,為兩國間的交入和合作開闢了道路。30年來,中美關係雖然經歷了不少曲折和起伏,但總體上是向前發展的。中美保持了領導人的互訪和高級官員的磋商,兩國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軍事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不斷取得進展。
①結束了長期的對抗,開始了兩國關係的新階段。
②提高了兩國的戰略地位,改變了國際戰略格局,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重大的意義。
③有利於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
④中國處於美蘇之間的關鍵性制衡地位,使中國戰略地位空前提高。
⑤尼克森訪華,促使西方國家同中國建交,形成中國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相關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上海
1972年2月,美國總統理察· 尼克森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華,中美交往的大門重新打開。尼克森訪華期間,中美雙方於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1975年12月,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應邀訪華。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美國宣布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並於年內撤走駐台美軍,終止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即“斷交、廢約、撤軍”)。1979年1月,應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邀請,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揭開了中美關係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中美“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建交以來近幾年的水平,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解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指導性檔案。
中美建交以來,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軍事等廣泛領域開展了交流與合作。1984年1月,中國總理訪美,4月,美國總統里根訪華。1985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訪美。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美。1989年2月,美國總統喬治 ·布希應邀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同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訪美。
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後,美國宣布對華進行“制裁”,中止兩國高層往來,嚴重惡化兩國關係。
1989年7月和12月,布希總統派遣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作為特使兩次訪華。1990年11月31日至12月1日,中國外長錢其琛應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的邀請訪美。1991年11月,美國國務卿克貝克應邀訪華。1992年,美國政府宣布向台灣出售150架F-16戰鬥機,嚴重違反中美“八·一七公報”,兩國關係再度惡化。
1993年11月19日,江澤民主席出席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美國總統柯林頓舉行了首次正式會晤。雙方表示,為了兩國共同利益,中美雙方都要從戰略的高度和21世紀的角度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妥善處理雙方的分歧。此後,中美兩國領導人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多次舉行會晤。
1995年5月,美國政府宣布允許李登輝以“私人”名義於當年6月訪美,中美關係陷入低谷。中國政府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徑進行了嚴正交涉和堅決鬥爭。
1997年10月底至11月初,應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12年來對美國進行的首次國事訪問。訪問達到了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發展合作、共創未來的目的,推動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江主席訪美期間,中美雙方於10月29日發表了《中美聯合聲明》。雙方在聲明中確認,將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基礎上處理中美關係,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雙方表示,將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關係,擴大在環保、能源、科技、法律、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美方在《中美聯合聲明》中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美領導人公開明確重申,美政府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主張,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並按照中美“八·一七公報”的原則處理售台武器問題。除華盛頓外,江主席還訪問了檀香山、威廉斯堡、費城、紐約、波士頓和洛杉磯等地。江主席通過演講、接受記者採訪及舉行記者招待會等多種形式,與美國會議員、主要媒體、工商企業、學術等各界人士廣泛接觸,增進了美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1998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訪華, 中美雙方簽署了《中美兩國國防部關於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4月29至5月1日,美國國務卿馬德琳· 奧爾布賴特訪華。兩國外長簽署了《中美關於建立直通保密電話通信線路的協定》。 5月25日,江澤民主席同柯林頓總統首次通過本月開通的兩國元首直通保密電話通話,就南亞局勢和中美關係進行了交談。6月1至2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塞繆爾·伯傑訪華。6月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再次延長對華最惠國待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