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人物考》

《中州人物考》

《中州人物考》由明末清初作家孫奇逢撰寫。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州人物考中州人物考

《中州人物考》的編著者孫奇逢,是一位清初理學大師,著作甚多,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書經近旨》、《四書近旨》、《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孫文正公年譜》、《新安縣誌》、《乙丙紀事》等三十餘種。《中州人物考》一書,是他的主要著述之一。

作者介紹

孫奇逢孫奇逢

孫奇逢,字啟泰,又字鍾元,容城人。少年倜儻,喜好奇特節操,然後內心篤於修行,背負經世致用之學,準備立下功業,建立聲譽。十七歲,參加明萬曆二十八年順天鄉試中舉。因父母接連過世而丁憂,在父母墓前結廬度過六年,政府旌表他的孝行。與定興鹿善繼講學,在室中默默相對,以聖賢相期許。明朝天啟年間,魏忠賢把持朝政,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因為結黨被逮捕,奇逢、善繼與這三個人關係良好。那時,鹿善繼以主事身份輔助大學士孫承宗軍事。奇逢就給孫承宗上書,以大義相責問,請求孫承宗緊急上疏搭救。孫承宗,準備借入朝覲見皇帝當面陳說求情,計謀未成而光斗等已經死於東廠監獄中。魏忠賢誣陷光斗等貪污巨大,嚴格追查他們的家屬。奇逢與善繼之父鹿正、新城張果中籌集士民捐助代為上繳。光斗等最終因此被歸還骸骨,世人稱道他們的行為,讚譽他們為范陽三烈士。台垣及巡撫交替上奏章推舉他,推辭不起就職。孫承宗準備上疏請奇逢以職方來輔助軍事,後來尚書范景文想聘為輔助籌畫,都推辭不去。當時,京城附近盜賊橫行,奇逢率領家人到易州的五峰山,他的門生親友跟從相互保護的有數百家。奇逢部署防守抵禦,此時教書育人也未曾停息。順治二年,祭酒薛所蘊以奇逢學問品行可以相比元代的許衡、吳澄,推薦他執掌國子監,奇逢以有病推辭。七年,向南遷徙到河南輝縣蘇門,九年,工部郎馬光裕以夏峰田廬相奉送,於是率領子弟躬耕於此,四方來學習的人,也給其授于田地來耕種,他們居住的地方形成村落。居住在夏峰二十五年,屢屢徵召都不起來應召。奇逢的學術,本來以陸象山、王陽明為根本,以慎獨為宗旨,以體察認識天理為要務,以日常所用倫常為實際。他修身苛刻嚴厲。人不論賢愚,如果問學,必定用與他性格相近的道理開導他,使他能夠自力於平時行動。對人不作態,即使是武夫悍卒,必定以誠意相待他。因此,名在天下而沒有人嫉妒。著有易大旨五卷。他學易於雄縣李,年老以後,挑揀要旨以示與門人。闡發解釋道理,切近人事。以象、傳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義。他生平學問,以實用為主。因此所說的都有關法戒。又著作了學傳心纂要八卷,記錄了周子(即周敦頤)、二程子、張子、邵子(即邵雍)、朱子、陸九淵、薛瑄、王守仁、羅洪先、顧憲成,作為直接道統的傳人。康熙十四年,去世,年九十二。河南河北學者在白泉書院祭祀他。道光八年,從祀文廟。奇逢弟子甚多,而新安魏一、清苑高鐈、范陽耿極等跟從遊歷最早。到家門問答,一鼇為最多。睢州湯斌、登封耿介都是做官到監司後去接受教育的,湯斌自己有傳記。

《明代傳記叢刊》書目(2)

《明代傳記叢刊》收錄明代人物傳記近多種種,多為明清刻本、抄本,其中幾種尚有民國學者朱希祖等人的批點,是明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