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職業規劃》

《中學生職業規劃》

《中學生職業規劃》是吳志蘭所著教育類作品。中國市場出版社2010年出版。人生的路上,有人指出正確的路固然好,但,自我探索、早作準備、看準方向,然後一步一步向著自己選擇的目標前進,則更有樂趣、也更可靠。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吳志蘭

出版社:中國市場出版社
ISBN:9787509202746
出版時間:2010-04-01
版次:1
頁數:29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人在職場
印刷時間:2010-04-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5.80

編輯推薦

中學生職業規劃就是讓中學生能儘早的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社會,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學會職業決策。人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我到底想乾什麼?我到底能幹什麼?人大附中職業策劃現師、中學生職業規劃第一人昊志蘭傾情力作。吳志蘭中學生職業規劃推廣路線圖2006年11月,首師大附中舉辦第一場中學生職業規劃講座。2007年3月,中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首次進入人大附中學生課堂。2007年7月,為四川宜賓三中高中學生做中學生職業規劃講座。2007年11月,國家圖書館舉辦中學生職業規劃講座,引起新華社、《中國教育報》《北京晚報《京華時報》《現代教育報》《新京報》《文匯報》等媒體對中學生職業規劃的持續關注報導。2007年12月,為國家勞動關係學院學生做職業規劃講座。2008年1月.為北京十一學校學生做職業規劃講座,全校電視直播。2008年4月.受長春市教育局邀請.為長春市所有中學校長、長春八中所有老師、學生做中學生職業規劃講座。2008年7月,策劃、組織中學生職業探索香港夏令營,全程指導學生職業探索活動。2008年7月-8月,策劃、組織“社會實踐愛心義賣”活動,得到《競報》大力支持,人大附中十一學校北達資源中學的部分學生參與活動並將賣報所得全部捐獻給四川災區學生。2008年9月至今,新課改與中學生職業規劃全國巡講,傳播中學生職業規劃理念和方法。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
.
在2008年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拿到了吳志蘭老師編寫的這本《中學生職業規劃》。幾年前,我與吳老師結識,她當時已辭去了中學英語教師一職,立志要為中學生職業規劃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並查閱了國內外大量的相關資料,有了較為明確而成型的想法。我被她的勇氣和執著所感動,也因此而得以將她的想法在人大附中付諸實施。她所開設的中學生職業規劃選修課程成為人大附中獨特而豐富的選修課體系的一部分,很多學生從中受益。於是,當這《中學生職業規劃》到我手裡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吳老師的請求,為其欣然作序。希望更多的學生通過這本職業規劃書能受到觸動,參照書中的各個條目去設計自己未來的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

吳志蘭,中國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實踐第一人,人大附中特聘學生職業規劃師,北京前方導航中學生職業規劃研究實踐中心首席專家。

媒體評論

大學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將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課程中涉及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我們各部門的壓力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大。——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職業生涯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關係到國家未來人才的質量。目前高等學校職業指導發展很快,但職業生涯教育應該將重心放到基礎教育階段。——教育部學生司陳瑞武我們的孩子最終不是到考場上去競爭,而是到市場上去打拚,所以我們只需時刻以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就會讓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葉茂中策劃機構董事長葉茂中書是永遠讀不完的。一個人到三十多歲只要想讀書還是可以讀,但工作應該儘早嘗試,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如果走了太多彎路,以後會後悔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智聯招聘網站前CEO劉浩

目錄

理念篇第一節答媒體問第二節答家長問第三節答學生問第四節媒體報導方法篇第一章認識自我,發現內心的渴望第一節你喜歡乾什麼——職業興趣第二節你適合做什麼——氣質和性格第三節你能夠乾什麼——智慧型和技能第四節你最看重什麼——職業價值觀第二章認識職業,發現身邊的機會第一節認識職業,從身邊開始第二節行業概覽第三節職位概覽第四節職業概覽第三章進行職業探索,找到職業方向第一節獲取信息的途徑第二節如何進行行業探索第三節如何進行職業探索第四節如何進行專業探索第五節如何進行企業探索第六節輕鬆閱讀第四章教育與職業——你的學業計畫第一節教育與職業的關係第二節國內上大學探索及準備第三節出國讀本科如何早作準備第四節國外留學探索及準備第五節如何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早作準備第六節你的學習、實踐計畫第五章進行職業體駐一鍛鍊職業競爭力第一節職業體驗的重要性第二節如何進行職業模擬第三節如何進行職業體驗管理篇第一章夢想管理第一節明確你的理想第二節管理你的理想第三節輕鬆閱讀第二章人脈管理第一節積極的人際關係網路讓你找工作如魚得水第二節如何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網路第三節建立人際關係,從身邊做起第四節輕鬆閱讀拓展篇第一章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用人標準第一節敬業精神第二節團隊精神第三節溝通技能第四節創新能力第五節重視細節第六節應對壓力第七節執行能力第二章創業,如果適合你,將是不錯的選擇第一節自主創業的好處和弊端第二節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第三節創業準備第四節輕鬆閱讀參考文獻附錄後記

前言

在2008年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拿到了吳志蘭老師編寫的這本《中學生職業規劃》。幾年前,我與吳老師結識,她當時已辭去了中學英語教師一職,立志要為中學生職業規劃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並查閱國內大量的相關資料,有了較為明確而成型的想法。我被她的勇氣和執著所感動,也因此而得以將她的想法在人大附中付諸實施。她所開設的中學生職業規劃選修課程成為人大附中獨特而豐富的選修課體系的一部分,很多學生從中受益。於是,當這本書到我手裡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吳老師的請求,為其欣然作序。希望更多的學生通過這本職業規劃書能受到觸動,參照書中的各個條目去設計自己未來的發展之路。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是國家包分配的,我們中國人習慣了讓父母、老師、組織來安排自己的人生。過去有不少年輕人抱怨自己無法選擇自己的職業、工作單位,乃至生活,但當可以選擇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會選擇。記得大學生分配剛實行單位和個人雙向選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感到無所適從。那時,不少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留學的學生感嘆說:“自由意味著自我的釋放,但也意味著沒人管,什麼都要自己去做,什麼都要自己去選擇,沒人告訴你該做什麼、怎么去做,壓力太大了,很累很累。”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這種狀況有所緩解,青少年對獨立、自主、個性化發展有了自己的要求,並能得到實現。然而,由於缺乏這方面的有效指導,我們的學生還是面臨著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學的專業不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大學畢業時才發現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是自己完全沒有準備充分的,甚至工作很多年以後才發現自己“入錯了行”,到那時才發現自己“浪費了那么多時間在不應該、沒必要學習的東西”上,但已為時晚矣。中國已經進入文化、經濟、個人多元化發展的時代,青少年越早認識自我,越早規劃職業,就能越快越好地發現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家長、學校應該為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支持、幫助和引導,這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發展,也關係到國家的安定和強大。據我所知,在中學開設系統的職業規劃課程,為中學生編寫出職業規劃指導書籍,吳老師是開創者。我認真翻看了這本書,覺得它的突出特點是實用,從一個一個的問題出發詳細解答,並有很多自我測試題目和表格,學生學習完書中的內容後,就能對自己的職業傾向、興趣、能力、發展潛力等有所了解,是真真正正的自助書籍!在2008年新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之際,我聽到了太多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就失業的故事,也看到了太多在職人員被公司裁員、工作多年的人突然失業的新聞,這和大環境有關,也和個人的職業能力有關。2009年是中國的牛年,中國人必將渡過難關,我們要靠自己創造輝煌。我相信,這本職業規劃自助書將為眾多中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提高職業規劃能力助一臂之力,自主、自助自強,使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精彩書摘

1.什麼是中學生職業規劃?簡單地說,中學生職業規劃就是讓中學生能儘早地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學會職業決策,能從小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等方面鍛鍊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2.中學生職業規劃有哪些具體內容?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學會職業決策是中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內容。認識自我就是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性格和價值觀,並根據這些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樹立“學習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理念,並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不斷提升實現自己職業目標所需要的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認識職業是學生通過探索職業和體驗職業的過程,了解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每天都要做些什麼;從事這項職業需要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在哪裡可以得到相關的培訓;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相關的工作,等等。學生通過探索和體驗職業,親身感受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歡並適合這樣的職業,並在探索和體驗的過程中鍛鍊自己查找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等等。 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是指認識如何將現在的學習與將來的職業聯繫起來,並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合適的教育。 進行職業決策是指了解影響作職業決策的因素,知道作職業決策的步驟,並根據自己了解的相關信息作出科學的決策。 3.中學生職業規劃的核心是什麼?中學生職業規劃的核心是行動,即實踐。職業規劃不完全是坐在教室里講理論。理念和方法對於學生來說,當然是很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行動。要了解職業,必須到網上書店圖書館,尤其是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去了解。很多職業,你沒有自己去觀察、訪問和體驗,就不可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聽別人說一份職業怎么樣是不科學的,因為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自己去體驗。同時,綜合能力的提高,也不是靠理論講出來的,必須在社會實踐、職業體驗中去鍛鍊。比如與人溝通的能力,你只知道一些溝通的理論和技巧,卻不實實在在地去與人打交道,肯定是無法提高的。所以,我們希望學生在知道職業規劃的理念和方法以後,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實踐機會,在實踐過程中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4.哪一類孩子最需要職業規劃?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職業規劃。成績好的孩子需要。他們需要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如何把自己努力學習的知識和未來要從事的職業掛鈎,除了書本知識外,自己想從事的職業還需要什麼綜合素質。同時,職業規劃還可以幫助他們在高中畢業時選擇合適的專業,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合適的職業。成績差一點兒的孩子更需要。他們可以在職業規劃的過程中,發掘自己除了書本學習能力之外的其他潛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並將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與將來的工作聯繫起來,把自己鍛鍊成某方面的行家裡手,獲得未來就業市場上穩定的就業競爭力。5.中學生作職業規劃是不是太早了?應該說是太晚了。在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已開發國家,他們的職業教育是從幼稚園開始的。在西方,特別是美國、德國等職業系統非常規範和發達的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更是貫穿國小、中學和大學,通過職業模擬、看錄像、實際嘗試操作等方式使孩子從小就對自己和職業有一定的了解,孩子從國小開始就在為自己要從事的職業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上作準備,為提高綜合素質參加各種各樣的志願者活動、職業體驗、兼職工作。而我們呢?往往很多人到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我們不能總是比別人晚好幾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認為,大學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將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課程中有涉及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我們各部門的壓力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大。教育部學生司陳瑞武也曾經說過,“職業生涯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關係到國家未來人才的質量。目前,高等學校職業指導發展很快,但職業生涯教育應該將重心放到基礎教育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