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24屆春節聯歡晚會台前幕後》

《中央電視台24屆春節聯歡晚會台前幕後》

年年歲歲春節晚會,給千家萬戶帶來祝福。讓億萬百姓歡樂開懷,因為,這是一年一度的文藝薈萃。二十四個春節,二十四台晚會,值得珍藏,值得回味,因為,這是地道的精品國粹。春節是咱們中國老百姓最看重的傳統節日,講究的是闔家團圓、喜氣洋洋。儘管如今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已不再是人們除夕夜惟一的娛樂方式,除夕之夜,春節聯歡晚會在中央電視台隆重上演,精彩紛呈的節目為全國億萬觀眾送去了節日的祝福,也伴隨他們度過了一個歡樂的除夕之夜。想了解這24年來春晚走過的風風雨雨嗎?那還等什麼,讓本書帶你回顧春晚這24年來的歷程。

中央電視台24屆春節聯歡晚會台前幕後中央電視台24屆春節聯歡晚會台前幕後

作者

李慶山,李敬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第1版(2007年1月1日)
平裝:285頁
開本:16開
ISBN:9787801996008
條形碼:9787801996008
產品尺寸及重量:23.5x17x1.6cm;458g
ASIN:B0011CTFL6
Amazon.cn銷售排行榜:圖書商品里排第446,175名(查看圖書商品銷售排行榜)

前言

從1983年開始,中央電視台在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向全國億萬觀眾送上一道精美的文化藝術大餐——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晚”)。截止到2006年,央視已成功舉辦了24屆(1983—2006年);按12年生肖一個輪迴算,恰好是兩周。2007年的春晚,是第三個生肖輪迴首年的開始,將是什麼樣?數億觀眾正翹首以待。有道是:年年春節曾相似,歲歲春晚各不同。

連續24屆春晚,作為一個電視節目來說,如此經久不衰,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觀眾最多的一台綜藝晚會,實屬難能可貴。

顯然,這是一個在特別的時段採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製作的一台特別的節目。春節是中國人和全球華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除夕之夜,則是萬家團圓、閨家歡樂的良辰吉時。在這個時光里,央視採取現場直播、與觀眾互動等方式,用最喜聞樂見的各種藝術形式,將眾多文藝團體和明星大腕的精彩節目,配以精美時尚的舞台布景,集中地展示在螢屏上,讓人們在享受團圓、歡樂、美味的同時,得到在一年勞作結束後的放鬆和娛悅,實在是一件美而又美的事。於是,久而久之,春晚成了每年億萬家庭如年夜飯那樣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同時便有了強大的生命力,並將長期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人們越是喜愛的東西,對它的議論就越多,對它的關注度也就越大。每當春節臨近時,春晚往往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並且人們不僅議論台前的諸多節目,更關注的是那些幕後細節,諸如,今年的晚會是如何策劃的,有哪些人競爭導演,執導的思路是什麼,與往年有什麼不同?春晚將有哪些好看的節目?張三、李四上不上春晚?……春節過後,人們除了歡快之外,還會對春晚評頭論足一番。

有關歷年春晚的談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里,而有的則像謎一樣,長期縈繞在人們的心裡。因為有許多春晚節目已作為優秀的傳統節目保留了下來,有些名演員還繼續活躍在舞台上,只要揭開某一年春晚內幕的一角,人們依然會興趣盎然。這可謂是一種很好的春節文化現象,是現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對此,我們將24屆春晚台前幕後的故事和花絮,儘可能地從不同的角度把它表現出來,以滿足大家對這種文化欣賞的需要。

24年的歷程值得回顧,那些在春晚中發生過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值得玩味,本書權當一個大螢幕,現已拉開,請你以平和的心態,客觀、全面地到台前幕後去看看吧,也許會得到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我們儘管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對少數當事人也作了採訪,但由於時間跨度長,現有資料少,對幕後故事難以一一收集到,特別是對那些多次上春晚的演員不能一一採訪,因此使得本書尚存不少缺憾,對有些情況的敘述也難免失之偏頗,還望諒解。

作者

2006年12月

目錄

第1章

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舉國除夕萬家歡,共品春晚頭道餐
1983年的春晚是否屬於第一屆?/2
馬季為春晚開拓立了頭功/2
第一屆春晚的總導演花落黃家/3
相聲演員當起了主持人/4
姜昆吃掉了道具??燒雞/5
曾讓周總理笑得直流眼淚的啞劇小品/6
春晚的主調究竟是什麼?/7
第一個登上春晚舞台走紅的歌手/7
“開心大笑”是劉純燕第一次上春晚的
特殊任務/8
“阿Q”成為小品的奠基石/9

第2章

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愛國、統一、團結
台灣、香港人能不能人主央視春晚?/11
梅開二度/12
煽動眼淚的“動情點”/13
《吃麵條》一波三折/14
目前被傳唱億萬遍的《我的中國心》/16
《難忘今宵》雖然難忘,推出卻頗費周折/18
朱明瑛:沒有春晚就沒有今天的我/19

第3章

1985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奮進、活潑、歡快
導演是一個“戴著鐐銬跳舞的人”/22
“射鵰英雄”羅文瀟灑走春晚/23
汪明荃初次登上內地晚會舞台/23
呂念祖以一首《萬里長城永不倒》,一舉成名/24
央視通過《新聞聯播》向全國人民道歉/24

第4章

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奮進、歡快、多彩
王剛以獨特的風格走過春晚高牆/28
馮鞏上春晚得益於姜昆的《照相》/29
《羊肉串》出爐的背後/30
一直沒有送出去的“禮”/30
蘇小明與《軍港之夜》/31
張德蘭捎來的“祝福”/32

第5章

1987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向上、喜慶、紅火
鄧在軍掛帥/34
民族歌曲聯唱是怎樣出台的?/35
力排眾議推費翔/35
“小小的”蘇紅/36
為什麼用王虹與徐良合唱《血染的風采》?/37
胡曉晴與《春天的鐘》/38

第6章

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奮進,歡快
《西遊記》何緣上春晚/40
牛群是怎樣謄“牛”的?/40
《狗娃與黑妞》出台經歷/41
彭麗媛與《我們是黃河泰山》/43
春晚使程琳走上一個新台階/44
春晚上的《思念》使毛阿敏名氣大升/44

第7章

1989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歡樂、向上
慈禧“命名”的節目上了春晚/47
春晚劇組從“沙粒”中淘出“金子”/47
《愛的奉獻》與王光美/48
台灣民歌王”在晚會上演唱三首歌/49

第8章

1990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和諧、歡快
《超生游擊隊》被春晚導演“槍斃”的真相/51
《小背簍》成就了宋祖英/52
“小丑”凌峰的愛國情結/53
趙本山曾兩年帶節目進京未過關/54
二人轉演藝成就了小品王/54

第9章

1991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歡快、多彩
黃金搭檔/57
怎樣突出金羊年主題?/57
梨園一大奇蹟/58
《撿破爛的游擊隊》與春晚失之交臂/58

第10章

1992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歡樂、祥和
導演趙安的“小嘀咕”/60
主持人楊瀾收到一個“紅包”/60
真唱好?假唱好??/61
郭昶與潘長江在春晚之後/62

第11章

1993年春節聯歡晚會歡樂、祥和、自豪、向上
招標總導演的幕後/65
參與競爭1993年總導演的張子揚為何能勝出?/66
《兩棵樹》柔情似水/67
相聲《拍賣》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67
梁雁翎《像霧像雨又像風》/68
誰是《濤聲依舊》的原唱?/68

第12章

1994年春節聯歡晚會團聚、自尊、奮進、祈盼
總導演非郎昆莫屬/71
郎昆是什麼人?/71
大突破/72
狗娃鬧春》是無心插柳/73
春晚節目被歷史博物館收藏/73
為什麼1994年春晚無港台當紅明星?/74
動人的一幕/75

第13章

1995年春節聯歡晚會親情、友情、鄉情
藏族姑娘卓瑪真情打動億萬觀眾的心/78
為了全國老百姓的歡樂,捨去老命也值了/79
“牛大叔”最後一刻才被正式“提乾”/80
舞劇《土裡巴人》惹了場官司/81

第14章

1996年春節聯歡晚會歡樂、祥和、凝聚、振奮、輝煌
張曉海任總導演“鋌而走險”/83
趙麗蓉為上春晚,半夜苦練書法/85
黃宏搭檔徐帆/86

第15章

1997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自豪、奮進
袁德旺走馬上任/88
朱軍:第一次主持春晚百感交集/88
亞寧的“冒場”/89
那英在彩排時亂了套/90
何慶魁與《紅高粱模特隊》/91

第16章

1998年春節聯歡晚會中華民族春節大團圓,萬眾一心奔向新世紀
起用韓偉/93
趙本山、高秀敏、范偉“鐵三角”初次形成/93
那一年,演播大廳差點失火/94
那英、王菲《相約98》/94

第17章

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歡歌笑語大團圓
突出五個字/97
春晚幕後之星/97
網上直播全線處於停滯狀態/98
別具匠心的舞美設計/98
宋丹丹與黃宏“分手”的原因/99
“動情點”的覆沒/100
《大專辯論會》被現場“槍斃”及其感人幕後/101
晚會收到一位業餘創作者的作品/102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是怎樣誕生的?/103
李瓊是怎樣走紅的?/104
《山路十八彎》轉了幾道彎才在春晚上面世/105
四位洋笑星說中國相聲/106
大山攜子上春晚/107
姜昆相聲、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一同被“斃”/108
內幕:春晚總結/109
觀眾眼中的1999年春晚/111

第18章

2000年春節聯歡晚會滿懷豪情跨世紀,龍騰報春慶振興
“小嘀咕”與“小心眼”/114
春晚防“賊”/115
龍年春晚的“一二三四五”/115
倪萍、趙忠祥龍年隱退/118
陳佩斯、朱時茂告狀晚會節目侵權者/118
幕後的數字/121
總導演趙安談春晚三大特色/121
賣什麼的偏不吆喝什麼??反串/122
春晚非上不可嗎?/123
奇志、大兵:不願再遭“腰斬”/124
人不知情的幾個片斷/124
鞏漢林暗中給趙麗蓉拜年/125
趙本山病房裡趕小品/125
專門坐飛機去上海排練/125
騰格爾拒絕央視春晚/126
專家點評龍年春晚/126
明星期待中的春晚/127
歷數春晚幾大“硬傷”/129

第19章

2001年春節聯歡晚會喜慶、親切、昂揚、展望
女導演間的競爭/131
金越過上導演癮/132
何慶魁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學會了打字/132
卞留念春晚感言/133
春晚是道具的海洋/133
另類節目放異彩/134
編導們與獅、熊等猛獸共度三天/135
宋祖英讓歌/136
五個胖子的“千斤組合”出籠經過/136
《賣拐》原來不是為央視春晚準備的/138
潘長江表演的節目差點“下課”/138
首次登上春晚的打擊樂/139
錯過三十,還有十五/140
最後一個“秘密武器”/141
葉凡一路過關斬將/142
牛群、宋丹丹未上春晚的緣故/143
春晚“被廣告撞了一下腰”/144
“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頒獎晚會令人
耳目一新/144
為何兩大晚會一起辦?/145
總撰稿話說春晚/145
對春晚提出的三大問題/146
春晚之最一覽表/147

第20章

2002年春節聯歡晚會祖國頌、社會主義頌、改革開放頌
陳雨露出人意料地中標總導演/150
春晚方案揭秘/150
晚會是否能按方案實施/157
採取“全封閉”政策/157
春晚首次實現“五地同台”/158
為什麼把分演播場選在深圳?/159
細數2002年春晚“亮點”/160
春晚導演要過“三關”/161
參與春晚的煩惱/162
真情互動/163
網友與春晚第一次親密接觸/163
春晚中的高科技/164
不遷就港台演員/165
呼籲倪萍復出/165
動情點的策劃與擱淺/166
笑神一語道破春晚不涉及足球秘密/167
節目單變動另有隱情/168
馬年春晚是如何做“馬文章”的?/169
奇志、大兵的無奈/169
足球模仿秀流產始末/170
台灣相聲走上央視春晚/171
眾星“赴湯蹈火”/172
第一個網路歌手走上春晚舞台/173
零點新年鐘聲報時10秒鐘底價380萬/173
久等的米盧最終未能出現在春晚上/174
《賣車》、《花盆》實力大比拼/175

第21章

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凝聚力、自信心
金越為何再一次坐上總導這把金椅/179
王小丫落選是否另有隱情?/180
80萬美金弄不成“虛擬人”,姜昆上春晚流產/180
馮鞏自掏腰包尋素材/181
馬季質疑《馬路情歌》分類/182
兩個一等獎作品的風波/183
趙本山為一句台詞怒訓搭檔/185
魏明倫點評春晚:集雕蟲小技之大成/186
盤點春晚節目之“最”/187

第22章

2004年春節聯歡晚會祝福
老導演走上新舞台/189
首簽央視歷史上第一個“保密書”/190
猴年春晚小品三大新看點/19l
央視醞釀創新機制/192
倪萍“煽情”是赫還是假意?/193
周濤是不是春晚大餐中的“果汁”?/194
朱軍說錯話、周濤現場“失聲”是咋回事?/194
節目單外的節目/195
英達首次攜小品《婚禮》上春晚/196
方青卓婉拒春晚真相/196
魔術王子李寧梅開三度/197
黃宏為何沒出席頒獎晚會?/197
66歲的嚴順開再戰春晚/198
作曲家姜延輝來春晚送歌記/199
李春波:央視春晚該反省反省了/201
高音上春晚是否走了金鐵霖的關係?/201

第23章

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盛世大聯歡
導演的辛勞/204
春晚審查全揭密/204
“北盛南衰”的情況怎么辦?/206
開門辦春晚,大力推新人/207
《千手觀音》力挫群雄,高居榜首/208
黃宏一句台詞惹了麻煩/208
變魔術:陳寒柏付出“慘重代價”,劉亞津恨不能鑽地縫/209
潘長江、容祖兒在演出中的小“貓膩”/210
從小品《裝修》前的對白被刪看演員隨機
應變能力的重要性/211
楊少華:好節目不“愁嫁”/212
楊臣剛上台前後“冰火兩重天”/212
張明敏20年後擬上春晚沒實現/213
趙本山與小品/213
眾歌手為何獨鍾於春晚?/214
春晚與造“星”/215

第24章

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團結、奮進
如果把中央電視台設在南方……/218
《俏夕陽》的故事/219
《俏夕陽》是否侵權?/220
為了實現對絕症妻子的承諾/221
侯寶林、馬三立合說相聲胎死腹中/222
春晚台詞每10分鐘錯一次/223
台灣演員朱德剛與《新說繞口令》/224
《說事兒》出了點事/226
幸運的晏菲/226
歌手希望:演唱要作出規範/227
這是不是叫“拿農民開涮”?/228
2006年春晚五大硬傷與處方單/230
央視春晚的四個“相當”/232
關於春晚是否再辦下去的爭論/234
附錄:24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節目單/237
後記/286

精彩書摘

1983年的春晚是否屬於第一屆?

一般而言,1983年被視為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元年,春晚第一屆,但也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說,1983年以前,中央電視台也搞春節聯歡晚會。導演鄧在軍回憶,具有公眾影響的春節晚會應該是在1979年,這年中央電視台單獨組織了“茶座”形式的《迎新春文藝晚會》,由她和楊潔執導,此後每年都有不同規模和形式的新春晚會。因此,她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文藝復甦的角度講,1979年的央視春晚應該算是第一屆;但從規模和影響而言,1983年的春晚應算作第一屆。對此,許多人認為,1983年之前的春晚,都是一般的晚會,並且是事先錄製好了,到時候再放的。而央視春晚之所以說1983年為第一屆,是因為在這一年,央視在以往新春晚會的基礎上,進行了方方面面的創新,包括整體設計、表演規模、藝術形式、轉播時間等都做了重大改變,因此這一年的春晚,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在億萬觀眾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正是從這一年之後,春晚的影響越來越大,從大陸擴展到港台以至逐漸引起全球華人的關注,春晚開始真正融人到中國老百姓千家萬戶過年的習俗中去了。
馬季為春晚開拓立了頭功

對央視來說,1983年的新形式、大規模的春晚是一個新事物。那么,這個新事物是怎么產生的呢? 1981年春節前夕,中央電視台和廣東電視台聯合舉辦了一台春節聯歡晚會,非常成功,各類節目都受到了好評。馬季帶著他的幾個徒弟跟著鄧在軍導演一同參加了這場晚會。馬季在晚會中感受頗深,啟發很大,之後對鄧在軍導演說:“如果中央電視台在除夕之夜也能舉辦類似這樣的一台大型晚會,以娛樂性節目為主,穿插歌舞,設主持人,並讓主持人在其中插科打諢、活躍氣氛,不也挺好嗎?”鄧在軍當時心裡也是這樣想的,但沒有立即做出反應。回到北京後,馬季又把這一想法跟黃一鶴導演講了一遍。黃一鶴一聽,馬上拍板:“多好的創意啊,如果中央電視台能把這樣的晚會舉辦成功,將是造福全中國人民的大事啊。”當中央電視台文藝部主任洪民生聽到這一建議後,更是拍手叫絕。於是,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中央電視台任命馬季、姜昆、王景愚、楊勇等作為主創人員,另外,聘請了侯寶林與袁世海作為顧問,開始籌辦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後來有人說馬季為春晚立了頭功,是春晚的開拓者之一。
第一屆舂晚的總導演花落黃家

198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雖然比以前的晚會正規多了,但那時還沒有實行總導演制。中央電視台的領導們都清楚,第一屆春晚,挑選導演應當慎重,要優中選優,誰能擔當這一重任呢?央視領導頗費思量。春節晚會的總導演不同於其他文藝形式如電影、戲劇導演。雖然,電影 、戲劇和春節晚會都是一種綜合藝術,但前者的導演都是各自藝術的設計者、指揮者和綜合者,這一特性就決定了導演在完成從文學劇本到銀幕或舞台形象轉化的再創造中,始終處於中心地位和發揮中心作用。由於春晚的特殊性,春晚的總
導演 就不完全是晚會的設計者、指揮者和綜合者。他可以“設計”,但其設計一定要通過台里的領導,得到認可後方能執行;他也可以“指揮”和“綜合”,但他後面還有一個指揮他的“指揮者”。也就是說,春節晚會的總導演不僅有設計和指揮的能力,還得有服從“指揮”的品格和胸懷。 1982年的深秋,王楓和洪民生經過反覆磋商和徵求意見,終於把第一屆導演的人選落到一個人的身上,他就是文藝部資深導演黃一鶴。那年45歲的黃一鶴,15歲參軍,在部隊文工團曾經是個小提琴手,轉業後來到中央電視台,執導過多次迎春晚會,是個實力派人物。但在此之前的執導中,還沒有太大的名氣,對1983年有著很高要求的春晚,儘管決心很大,也有自己的一整套想法,但心裡還是沒底。從接受任務的那一刻起,他就完全進入了角色,馬上找來幾個合作最齊心的搭檔談起來。他們一直談到深夜,連晚飯也忘記吃了。他們一共談出四條重大措施:第一,進行實況直播,不搞習慣了的錄播;第二,設節目主持人,架起一座表演者與觀賞者信息交流的橋樑;第三,在現場設熱線電話;第四,請國家高層領導人出席晚會,與民同樂。方案報上去,黃一鶴有些忐忑不安,萬一台領導不同意自己的觀點怎么辦? 沒想到的是,台領導當場就拍板了:“支持你們搞實況播出。”這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出人意料的是,就是這個決定,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直沿用了24屆。方案定了,導演和創作組就風風火火幹起來,在北京、上海、瀋陽、廣州等地,選節目,定演員…… 正像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這次晚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空前的成功帶來的是空前的喜悅,不用說這個總導演是選對了。這一導就讓黃一鶴一連導了五屆春晚。


後記

一、本書涉及春晚中大量的人和事,由於多種原因和困難,致使有的內容敘述可能不準確、不全面甚至錯誤,懇望有關當事人給予諒解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以便再版時更正。

二、由於缺少資料和圖片,文中有些地方顯得單薄,有些地方較牽強,重點不夠突出,甚至只寫了“芝麻”而丟了“西瓜”,總之,本書尚有許多不完善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三、據出版社領導初步意見,本書將一年修訂一次,再版一次。這就為上述兩方面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條件。為此,我們真誠地希望當事人、知情者、讀者:請將您親身經歷的或您所知道的真實的有關春晚的情況告訴我們(用文字和圖片),我們將在本書的修訂過程中,依據您所提供的資料,結合上一版本的情況,對本書作出修改和補充,並向您酬謝。

四、但願以您的真情我們的汗水,不斷培植與修整,使本書成為文化園地中的一支奪目的奇葩。

作者

2006年1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