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

《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

《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是作者傾盡數年心血所凝結成的一部專論近代士人的學術力作。作者以翔實的資料為依據,運用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方法,將近代士人歸劃為豪俠、怪傑、遺老、鴻儒四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既讓這些歷史人物返回到生動的歷史情態中,顯現出他們作為生命個體的豐贍與複雜,又將先哲們用智慧、激情、嘆息乃至泣血的生命所凝結的這份世紀性的精神遺產,置於新世紀的陽光下,予以立體觀照與重新審視。在對上述四類歷史人物進行心理勘探、歷史定位、靈魂揭秘的過程中,披示出作者明睿的理性思辨精神與靈氣飛揚的詩性智慧,以此激起當代學人的文化自省、重建人文精神的熱情呼喚。

作者簡介

邵盈午,原名迎武,山東乳山人。1956年出生於濟南。現為徐州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學研究所所長。先後出版《蘇曼殊新論》、《柳亞子詩歌新探》、《南社人物吟評》、《蘇曼殊畫傳》、《編輯卮言》、《范曾畫傳》、《中華根與本》、《邵盈午序跋集》等十餘種專著,計六百餘萬言。

目錄

第一章豪俠
世亂天教重遊俠
“任俠成風”的社會心理基礎與文化淵源
縱死猶教俠骨香
近代豪俠的人格特徵
俠肝義膽映蒼穹
第二章遺老
何謂“遺老”
一時之義古今通義
含謨吐忠
梁濟的“死義”
王國維的“自沉”
沈曾植的“不合時宜”
鄭孝胥的“愚忠”
文化失范的惶恐
匪夷所思之詞
並非結語的結語
第三章怪傑
怪傑意味著什麼
幽光狂慧的龔自珍
辜鴻銘的狂、怪、罵
章太炎的“特立獨行”
劉師培的“激進”與“變節”
梁漱溟的“為王者師”
近世奇人有“二黃”
“無所依傍”的熊十力
怪傑的人格魅力與主體價值
假如人間無“怪傑”
第四章鴻儒
兩難困境:人世抑或出世
一點回溯:“士”之源流
康有為的“六經皆我”
梁啓超的“善變”
晚清“國粹派”的口舌之功
寥落終憐吾道孤
鵑血啼乾”賦《落花》
文化自省:學術究竟是目的還是手段
精英意識的失落
當今之“士”:價值何在?
後記
再版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豪俠
世亂天教重遊俠
近代以降,中華民族被迫踏上一片充滿屈辱與痛苦的歷史沼澤地;易言之,中國近代社會的劇烈動盪,並非歷史本身獨立發展、瓜熟蒂落的結果,而是由於西方列強的蠶食鯨吞,逼使中國在尖銳的中外民族衝突、文化衝突、社會衝突中走上一條“被近代化”的道路。以故,在當時的仁人志士心目中,“近代中國”不啻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字眼;“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一向以剛毅雄強著稱,可一旦落到現實感受的層面,競也發出如下的悲悽之聲: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有感一首》
西方列強的鷹瞵虎視,大清王朝的顢頇窳敗,哀哀的噍類,慘澹的愁雲,以及一個扼腕唏噓的熱血豪俠所身受的巨、大刺激,都濃縮在這四行小詩之中了
就當時的整個民族而言,其意識形態普遍處於“屈辱一壓抑一自尊”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正是在“壓抑一自尊”的雙重強力的撞壓下,一批又一批高擎民族復興火炬的愛國志士,凜然於匹夫之責,義無反顧地將青春的生命投向禦侮圖強的時代激流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