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計》

《中國統計》

《中國統計》雜誌的前身是1953年創刊的國家統計局機關刊物——《統計工作通訊》,後幾經更名,一度停刊、《中國統計》復刊,多次改版、擴版,一直是國家統計局的機關刊物。1992年起入選全國中文類核心期刊。包括統計公報、數據、分析、出版、法規、管理、直報等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統計》《中國統計》

基本信息

鼎發代號:C12344
國內刊號:CN11-2448/C
郵發代號:02-841
刊期:月刊
語言:簡體中文
版式:大16開64頁
出版日:當月17
出版地:中國大陸出版
發行單位:中國統計雜誌社
社長:嚴建輝
主編:項威
編輯部主任:熊自力
編輯部副主任:張玉妹
責任編輯:胡文華 張宏偉
美術編輯:馮燕玲
發行:劉元
編輯出版:中國統計雜誌社
通訊地址:北京三里河月壇南街57號國家統計局
訂閱處:全國各地郵局
國內總發行:北京市報刊發行局
國內郵發代號:2-841
每冊定價:8.00元
全年定價:96元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國外總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
國外發行代號:M762
廣告許可證:京豐0071

內容概述

《中國統計》是由國家統計局主辦的統計專業權威性刊物,它除了刊登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年度統計公報,定期發布國家統計局審定通過的全國主要經濟統計指標外,還通報每月國內經濟述評,緊密聯繫時事,發表統計專稿,反映經濟生活中的焦點問題。

影響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刊物還通過統計知識的傳播,以宣傳教育為先導,大力普及統計法律、法規,弘揚以法治統精神,竭力增強全民的統計法律意識,促進中國統計事業的健康發展。《中國統計》服務讀者,指導統計教學的特色反映在刊物內容上,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首先是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傳播統計知識。統計工作涉及的知識領域是相當廣闊的,從為讀者服務的高度出發,《中國統計》在欄目設計和內容選擇上,充分考慮了統計工作的複雜性和統計知識的豐富性,欄目設計力求體現統計工作的各個方面,開闢了“焦點掃描”,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統計法制經緯”,以各種不同形式的文體普及統計法律、法規知識,增強人們的統計法制觀念,“問題研究”欄目,則分析統計實際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先行一步”介紹各地統計工作的先進經驗及統計方法的改革、更新,此外,更有“自由談”、“學以致用”、“數海星辰”、“新聞傳真”等固定欄目,使刊物真正成為一本集指導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大型專業性刊物。開辟如此眾多的欄目,都力求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透析統計知識、解決專業問題,為實際工作和統計教學服務。
其次突出嚴遞、準確科學的特點。在高品位的基礎格調上,追求可讀性,統計科學本身正如李鵬總理題詞所指出的那樣,就具有嚴謹、準確的特點,不允許隨意性,這就要求在內容設計上要特別注重準確性和科學性。從發布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相關政策,到進行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與全國第三產業普查的相關工作,及建立國家普查制度改革統計調查體系的系統工程,處處都體現著以上兩個特點,在高格調的基礎上,刊物井未失去可讀性。如:《透過表象,抓住實質—四川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分析及出路選擇》、《當前湖北省刑事犯罪的新特點》,以確鑿無誤的統計數字,針對四川湖北的實際問題與具體情況,加以分析找出對策,剖析問題實在透徹,文章品位高,可讀性強,看後令人信服,耐人尋味。
再次在內容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對統計教學的指導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高等及中等統計教學都更加迫切地需要為現實的經濟建設服好務,統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同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更加密切相關,統計教學同經濟生活的聯繫日益密切。而現行的統計教材與統計制度改革的步伐相比,已經明顯地滯後於時代。如何使統計教學不拘泥現行教材,確實是統計教學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該刊的“學以致用”、“計算機樂園”、“問題研究”等專欄,就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間題。開展新國家統計報表制度,抽樣基礎知識與實務,資金流量核算方法的系列講座,新國民核算體系綜合評價,以及計算機技術在統計中的套用,開展如統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與三維立體報表方法的講座,彌補了專業教材的不足,使學校的統計教學能夠藉助這份專業刊物,緊跟學科發展的最新前沿,使教學更具實用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