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兒》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片尾曲——《中國男兒》,這是1895年的陸軍軍歌,又名《學堂樂歌》。

基本信息

原文內容

石更
辛漢配曲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
峨峨崑崙,巍巍長城.
天府之國,取多用宏,
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萬國來同,
天之驕子吾縱橫!
狼奔虎攻,日暮途窮,
眼前生路覓無從!!!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
何不奮勇向前沖?!!!
睡獅千年,睡獅千年,
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慷慨從戎.
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決勝疆場,氣貫長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
至今鮮血猶殷紅?!!!

作品賞析

清末民初,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這是一種選曲填詞的歌曲,起初多是歸國的留學生用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詞,後來用民間小曲或新創曲調的。這類歌曲統稱“學堂樂歌”,類似於今天的校園歌曲。《中國男兒》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天府之國……”九十年前,這首悲壯高昂的《中國男兒》曾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為廣大愛國青年所傳唱。軍閥混戰,內憂外患,國家風雨飄搖,為抗議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列強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日本的無理決定,廣大愛國學子挺身而出,發起偉大的五四愛國民眾運動。他們高揚民主、科學大旗,奮不顧身,救亡圖存。
這是一段跌宕起伏,悲壯激昂的歷史,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之簽訂,日本占據山東,不斷的復辟醜劇,崇洋媚外的軍閥政權,列強的欺壓,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無不令人忿恨不已,怒火難耐。反封建新文化運動,新舊思潮的激戰,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的爆發,上海的三罷鬥爭,直至星火燎原,從賣國賊被罷免到拒簽和約,卻又無不令人激動不已,拳頭緊握,備受鼓舞。
為何青年學子敢以血肉之軀來對抗反動派的槍炮大刀?我不由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青年學子正是憑著那滿腔的愛國熱情,早已將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咬指血書,沿街吶喊,面對反動派軍閥毫不畏懼。六月三日的大逮捕,近千名學生被捕,以至“愈捕愈多,捕不勝捕”,上海三罷使得反動派不得不釋放所有學生,但是英勇的學子們效申包胥七日之哭,“不殺國賊,誓不返校”。
九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面臨的又是一個思想解放,百家爭鳴,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的新時期。“五四”時期,青年學生紛紛將“救國、救民”作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愛國的表現已不再是救國,而是興國、強國。毛主席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理應擔負起振興祖國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視頻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