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是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作品集。本輯內容中,凡關涉外國人名、書名者,如原件譯音與現在通譯不盡一致處,保留原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手稿,皆為受贈所得。遵循“珍貴藏品既取之於社會就要回報於社會”之宗旨,擇其精華編為《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手稿卷》多輯,陸續推出以饗讀者。

本輯為第一輯。所錄手稿原件,皆為作家本人、家屬及其友人收藏並捐贈。按照一件手稿為一文物單位,每單位包括文物圖片、文物檔案、釋文、作者簡介四部分內容之編輯體例,收錄於此。

本輯所收手稿,均按“手稿”名稱拼音排序:

本輯所收手稿,“文物檔案”之“產生時間”,皆以手稿完稿之時為準;手稿原件中未註明確時間者,皆以學術研究資料為據考證其出版時間並加以注釋,如“20世紀50年代”;個別暫時未見確切史料因而無以為據故難於判別其產生時間者,註明“待查”。

本輯所收手稿之釋文,因手稿類別不同而採用不同形式:小說、戲劇、書信、日記類或結集出版者,釋文為內容簡介式,詩歌、散文及書前序言等,則抄錄手稿原件內容作釋文。

本輯所有“內容簡介”式釋文,皆按原著內容縮寫,並參閱《中國現代作家大辭典》(本館所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原著或各類資料,《中國新文學大系》(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新文學史料》等圖書資料,在此一併致謝。

以抄錄手稿原件內容作釋文時,對原件中的明顯筆誤或缺漏之處,酌情予以補、正,補、正內容放[ ]內;對原件中殘缺或無法辨認之字詞,以“口”替代;原件中的繁寫文字,一律以簡體代之:原件無標點者,代為添加了通用的標點符號。

目錄

A
阿詩瑪
埃特律利花瓶(譯稿)
B
八月的鄉村
巴黎茶花女遺事(譯稿)
巴金赴朝日記
諾爾曼·白求恩斷片
板門店紀事
包法利夫人(譯稿)
附錄
鳳子的名人題簽本
丁玲的名人題簽本
巴金的保衛世界和平簽名本
後記

前言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巴金先生等老一代著名作家倡議、由中國政府支持建成的文學博物館。無論從建築的規模還是從藏品的數量來看,均可排在世界的前列。因此,它也就成為了北京乃至中國文化建設的地標性設施——絡繹不絕的參觀者無不讚頌它所展示的文學的自信與尊嚴,讚頌它展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文學的愛護與推重。

我們固然為此而自豪,同時也清醒地意識到,文學館遠不僅只是一個展示的視窗、一個地標性的建築。文學館的價值,或許更在於它可能為研究者提供一個通往作家作品乃至文學流派的通道,在於它可能為更廣大的民眾開啟一扇走近作家走入文學的大門。近年來,我館積極進行“作家版本圖書館”、“數字文學館”、“手稿珍品館”的籌建,堅持開辦“星期日免費講座”,以及這次編選出版《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從書,都是我們朝著既定的辦館方向的努力。

自1986年巴金先生在北京西郊萬壽寺宣布中國現代文學館開館以來,文學館已經伴隨著國家的發展和文學的繁榮走過了二十寒暑。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懷下,在一代一代館員的努力下,在成千上萬的作家及其親屬的殷殷關切和慷慨襄助下,文學館既變化了容顏,也豐富了館藏。我們倍感欣慰的是,拜金主義的風行,似乎侵襲不到人們心中的文學淨土。許許多多的作家及其親屬仍然繼續無償地向文學館捐贈珍貴的手稿、藏拈乃至作家的各種遺物。如此熱情甚至感染了海外,不少海外著名的華文作家,也都攜其重要文稿資料來歸,其對豐富我館館藏乃至擴大我館影響之貢獻,是不言而喻的。

201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於2003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並將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圖書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第二年舉行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自2004年以來,先後有六批148種“中國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其中8種圖書榮獲了“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