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為物》

《美之為物》

《美之為物》是美國作家南西.艾科夫所著,張美惠譯,本書是一部美得讓你眩暈的作品,它能揭開你不知道的秘密。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美得讓你眩暈的作品,揭開你不知道的秘密。

內容簡介

《美之為物》美之為物

美是什麼?美到底是來自客體亦或主體?物質亦或精神?形式亦或內涵?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而聚訟紛紜的難題,美一涉概念,便兩邊都不是這難題的關鍵其實來自一個根本的矛盾,就是人無可避免地要用分析性的概念來論說美,而美卻是一個綜合的境界,如“整體存在感”、“物我(或人我)合一感”;所以,只要一旦將整體存在區分為形式與內涵、肉體與心靈,問美在哪一邊?就必然兩邊都不是了。

圖書獲獎

《美之為物》由是美國作家南西·艾科夫所著,張美惠譯,本書榮獲以倡導圖書設計之美為主旨的201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並將參加2011年度德國萊比錫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評選活動

此項評選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指導、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具體承辦。2011年度評選的報名組織工作於9月正式開始,得到了業界的熱烈回響。組委會共收到參評圖書316種、341冊,分屬全國150家出版單位,圖書內容涵蓋文學、藝術、經濟科技、教育、歷史、生活等各方面。反映出近年來中國的圖書製作工藝水平提高迅速,許多作品印製精美、工藝精良。經評審三輪投票和嚴格評審,20種圖書最終脫穎而出。7年來全國總計有148種圖書獲“中國最美的書”殊榮。

圖書目錄

第一章美的本質
什麼是美,我們如何知道?
美的理想存在心靈而非肉體
美的典範
美是神聖或罪惡?
美的演化
第二章美的誘惑
可愛
父親最知道
外貌與真相
善良的外表
天生不平等
美麗是一種地位
天賦不平等,期待也不平等
外貌與性
第三章美的優勢
女人較愛美?
年輕的愛
往上嫁
嫉妒
美的生物學
畢育七神

精彩書摘

然而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幾天卻可能出現略不相同的反應,而且是與孩子的外貌有心理學家分別在嬰兒出生後幾天及三個月後錄下母親的行為,發現最漂亮的嬰兒獲得最多的注意,母親花最多時間抱他、凝視他的眼睛,對他說話,旁人必須特別費力才能喚起這位母親的注意。至於比較不漂亮的嬰兒呢?母親會花較多時間照顧嬰兒的需求(擦汗、拍背、查看調整睡姿等),母親的注意力較易被轉移。這些母親還不至於忽略孩子,只是情感似乎較保留和理智。
專家並未請母親為孩子的外貌打分數,這樣做恐怕太逾越人情。不過他們問了一些關於孩子的狀況與照顧上的問題,結果發現不漂亮嬰兒的母親比較會抱怨壓力大、時間不夠、精神差、擔憂經濟問題等。這些差異到三個月時大致消失,但漂亮嬰兒仍然受到較多注意與關愛。
人們很容易評斷出哪一個嬰兒最可愛,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嬰兒選美比賽。漂亮的嬰兒有一定的典型,或者只是比標準的嬰兒比例稍微誇張一些,總之要能惹人憐愛。所謂醜嬰兒就是缺少這個特質,因而看起來年紀較大,早產兒與其他不健康的嬰兒常會給人“較老”的錯覺。把這些嬰兒和足月生產的嬰兒兩者照常混合,會讓人覺得較麻煩而脾氣變壞,較少人願意主動去照顧。事實上,不漂亮的孩子還可能有更悲慘的遭遇。曾有人就加州與麻州接受法院保護的受虐兒做調查,發現極高比例的孩子都不漂亮。並不是說他們比一般孩子邋遢或陰鬱,而是頭部與臉部的比例看起來較不可愛。很可能這些孩子的長相無法像嬰兒般惹人憐愛,因而較易淪為受虐兒。此外,老成的臉也可能讓人誤以為較能照顧自己。證,據顯示,很多受虐兒的父母確實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許。最後一點,受虐兒的相貌易給人健康狀況不佳不易存活的印象,就像早產兒一樣。

201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於2003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並將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圖書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第二年舉行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自2004年以來,先後有六批148種“中國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其中8種圖書榮獲了“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