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化歷程》

《中國現代化歷程》

《中國現代化歷程》包含了中國近現代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力圖縱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各個發展階段和不同道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化歷程》中國現代化歷程

本書包含了中國近現代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力圖縱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各個發展階段和不同道路,闡明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揭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現代化的畸形狀態和難以獲得真正成功的一般規律;論證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現代化轉向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又從經典社會主義現代化轉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性。全書按時間序列分為三卷——第一卷《提前與準備》1911年之前傳統經濟的發展;第二卷《啟動與抉擇》:1912年至l949年10月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啟動和艱難發展;第三卷《改道與騰飛》:1949年10月至2000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道路轉變。 3卷本《中國現代化歷程》,運用“現代化”理論,對1840年至2000年中國160年的現代化歷史進程進行考察分析,成為目前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體裁最新、研究水平最高的中國現代化研究的通史性著作。

著作簡評

該書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闡釋體系。按中國歷史研究通行的分期,對這160年歷史的研究,被分割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及當代中國研究等多個專業領域。但該書突破以往中國近現代史框架,突破舊史傳統的帝王世系與新史傳統的事件系列的束縛,以現代化為研究主題,以工業化、民主化、民族化為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以道路、模式的研究為綱,將三對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專制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矛盾、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矛盾)、四種關係(內因與外因、傳統與現代、政治變革與經濟社會發展、政府與社會的關係)作為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重要因素的具體分析研究,對中國現代化進程作比較符合歷史實況與本質的理論體系營造,著重探討了動力系統、思想觀念、制度和道路等現代化進程的制約因素。這一闡釋系統既包含有現代化理論(特別是馬克思的現代化思想),也包含有歷史學的方法。它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現代化歷史的認識,有助於中國現代化史研究體系的建立,同時對中國歷史學科的創新建設具有啟迪意義和推動作用。

該書深入分析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獨特性和必須處理好的若干突出的特殊問題,從160年現代化歷程中歸納出三種道路、模式,作為研究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總綱:1949年10月前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早期現代化),1949年10月到1978年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和1978年以後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走第一種道路,當時是勢所必然,有極大的被迫性和非自覺性,終因資本主義的不可行性及國民黨政權的被推翻而告結束;走第二種道路,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雖作調整,但在理論上、體制上受到諸多限制;走第三種道路,實行改革開放,確立市場經濟,中國的現代化事業飛速發展。對這三種道路、模式的歸納,構成該書解釋系統的核心。這個核心所包含的問題是:中國的現代化如何從傳統社會的基礎上起步發展資本主義現代化?如何從資本主義現代化轉變為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又如何從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轉變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對這些問題的科學分析,即為本書的精華所在。對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研究,以往大多以考察現代化的指標(如工業化、民主化、城市化等)所達到的程度為主,對現代化的道路問題缺少系統、全面的深入研究,往往忽視與道路選擇密切相關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開闢道路的革命鬥爭往往隱而不彰,有的甚至把革命鬥爭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因而不能反映中國現代化的全貌,也不能揭示制約現代化進程的深層次問題。該書緊密結合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闡釋了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對現代化的推進作用,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如何尋找到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闡述了孫中山的現代化思想,毛澤東、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以及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對現代化發展的意義,從而對中國現代化歷史作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

該書把“民族化”列為現代化主體內容之一,完善了現代化理論。書中強調,中國的現代化,特別是早期現代化,民族化是不可缺的核心內容。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軍事侵略、經濟掠奪、政治壓迫,造成中國的貧窮落後,並給以後幾十年的經濟建設帶來深刻影響。在中國現代化的準備階段、啟動階段,殖民化與民族化的矛盾一直影響中國現代化的性質、道路以及進程;這一對矛盾產生的內因與外因的關係,構成早期、中期中國現代化運動的內在機理。殖民主義者迫使中國處於屈從地位,控制了中國的財政、關稅權和金融市場,掠走無數財富,造成中國早期現代化的畸形和緩慢發展。因此,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爭取國家和民族的獨立是開展和實現本國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否則就沒有完整意義上的現代化。作者根據馬克思的思想,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強調在評估現代化的社會發展指標——工業化、民主化之外還應增加民族化,指出民族化與工業化、民主化一起,共同構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及地區實現現代化的核心目標。這是對國外通行的現代化理論作出的重大補充和修正。這三套指標的思想,以及書中總結的中國人民長期為民族獨立而奮鬥,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在艱難曲折的過程中積累的許多寶貴經驗教訓,在世界現代化潮流中具有廣泛的借鑑作用。

作者簡介

虞和平(1948~),浙江寧波人,中圈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

部分章節

第一卷 前提與準備 
第一編 前提和外因(1840年前後)
第一章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社會
當17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之間歐洲和北美的現代化從暗潮湧動到形成澎湃之勢,並開始向東方潛流。這時的中國,已在傳統的封建制度和農業文明的社會形態下緩慢地發展了兩千年,雖然傳統的社會形態依然保持著,但是其內部構成和對外交往已經發生了程度不同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在傳統社會的肌體上開始滋長起一些新的因素,傳統的價值觀念開始受到批評,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產生,商業和商人群體已有一定的擴展,商業資本已有一定的積累,文化和經濟的對外交往在逐漸增加,從而使傳統的中國社會中既存在著與現代化相牴觸的因素,也產生了一些潛在的適應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