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是由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著作、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分析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構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標體系,預測人口流動遷移和城鎮化發展態勢,總結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經驗,探討人口流動遷移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遷移日趨活躍,並出現一些新的變動趨向。一是流動人口總量持續增加,新生代流動人口逐步成為主體。近3年來,我國流動人口規模以每年1千萬的速度增長。未來30年,還將有3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在勞動年齡人口中,1980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流動人口已占主體。二是人口繼續向沿海、沿江、沿線聚集,城市群成為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目前,沿海軸線、歐亞大陸橋與黃河軸線、長江軸線、珠江軸線和京哈-京廣鐵路這五大軸線地區,集中了全國85%以上的城市,集聚人口已達10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0%多。中國13個較大的城市群聚集了全國65%左右的流動人口。三是流動人口舉家遷移和長期居留趨勢明顯,人口流動逐步由個體鐘擺式流動向核心家庭整體遷移轉變。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平均居留時間接近5年,流動人口攜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動的已占66%。這些家庭十分期待融入城市生活,改善教育、居住、社保、醫療等待遇。

媒體評論

研究基礎紮實,研究視野較寬,主線、主題清晰,是該領域一項有中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創新性成果。
——韓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資料翔實,分析規範,對理論研究和決策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研究所所長)
既是對流動人口最新生存發展描述的全景畫,又是一部圍繞焦點和熱點深入進行理論和政策探討的研究專著。
——翟振武(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

精彩書摘

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理論研究
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是個體之間、群體之間、文化之間、民族之間相互接觸、相互競爭、相互衝突、相互適應的過程。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後如何融入城市社會生活中,國家、流入地政府和公民社會如何幫助有融入意願的外來人順利融入到流入地社會,不僅是社會學家一直關注的經典學術命題,也是相關政府部門極為重視的現實問題。研究形成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理論框架,將為構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標體系、創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為全面、系統、綜合、深入把握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歐美國際移民社會融合理論
從國際來看,美國學術界對國際移民在接受國的社會融合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比較完善的分析框架;歐洲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融合理論,但對移民的融合問題也有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從熔爐文化到多元文化再到區隔融合——美國社會融合理論體系及其演進
社會融合理論源自美國。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早期,在工業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西方社會興起了移民熱潮。隨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和不同語言的移民共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競爭、誤解和衝突在所難免。如何使社會成員達到相互包容和團結(而非社會隔離和衝突),了解移民的社會融合現狀、特點及影響因素,加快促進移民的融合過程,成為學術界極其關注的重要論題。
……
·查看全部>>目錄一、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專題
總報告中國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報告
分報告之一製造業從業流動人口現狀分析
分報告之二“用工荒”問題綜合分析
分報告之三流動人口收入與消費分析
分報告之四流動人口住房問題分析
分報告之五城-城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分析
二、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專題
總報告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研究報告
分報告之一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理論研究
分報告之二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研究
分報告之三流動人口自我身份認同研究
三、人口流動遷移與城鎮化專題
總報告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人口戰略、體制與政策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