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禁忌》

《中國民間禁忌》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中國民間禁忌風俗,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業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萬事萬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懲罰等。

條目

第1節:民間文化

6

第2節:禁忌方面的一部力作
第3節:關於田野作業
第4節:圍繞"轉化"的設定
第5節:神意和人意?
第6節:關於禁忌的分類
第7節:禁忌分類的科學性
第8節:禁忌的含義
第9節:民間禁忌
第10節:儀式說
第11節:禁忌的特徵
第12節:社會整合的功能
第13節:禁忌系統
第14節:真實的存在
第15節:禁忌的性質
第16節:禁忌的展望
第17節:禁忌的方式
第18節:骨相禁忌
第19節:影像禁忌
第20節:色氣禁忌
第21節:汗液禁忌
第22節:落髮禁
第23節:拔白髮禁忌
第2節:眉毛禁忌
第25節:鼻子禁忌
第26節:口齒禁忌
第27節:心房禁忌
第28節:性別禁忌
第29節:性誘惑禁忌
第30節:性褻瀆禁忌
第31節:婚姻禁忌
第32節:擇婚禁忌
第33節:同姓不婚禁忌
第34節:異姓不婚禁忌
第35節:等級婚禁忌
第36節:戀愛禁忌
第37節:議婚禁忌

第38節:問名禁忌
第39節:婚齡的禁忌
第40節:生肖禁忌
第41節:生肖婚配宜忌
第42節:卜婚禁忌
第43節:嫁娶禁忌
第44節:忌日
第45節:婚期前夕禁忌
第46節:婚禮不賀禁忌
第47節:婚服禁忌
第48節:送親禁忌
第49節:途中禁忌
第50節:下轎禁忌
第51節:進門禁忌
第52節:拜天地禁忌
第53節:洞房禁忌
第54節:婚後禁忌
第55節:不落夫家禁忌
第56節:離婚禁忌
第57節:再婚禁忌
第58節:房事禁忌
第59節:養生房事禁忌
第60節:褻瀆房事禁忌
第61節:生養禁忌
第62節:室內禁忌
第63節:室外禁忌
第64節:沖犯禁忌
第65節:忌接近要地
第66節:忌食驢、馬肉
第67節:分娩禁忌
第68節:忌回娘家分娩
第69節:產房禁忌
第70節:產家炊事禁忌
第71節:產婦禁忌
第72節:忌夜間外出
第73節:生辰忌
第74節:便溺忌
第75節:一胎多子忌
第76節:穿衣忌
第77節:言語忌
第78節:喜禮忌
第79節:死亡禁忌
第80節:飲食忌
第81節:服飾禁忌
第82節:凶色忌
第83節:艷色忌
第84節:穿戴禁忌
第85節:放置禁忌
第86節:食物禁忌
第87節:食品禁忌
第88節:飲食方式禁忌
第89節:中國人是熱情好客
第90節:飢不暴食
第91節:食品製作禁忌
第92節:藥物飲食禁忌
第93節:建舍禁
第94節:擇日禁忌
第95節:格局禁忌
第96節:建造禁忌
第97節:庭事禁忌
第98節:遷居禁忌
第99節:行旅禁忌
第100節:便溺禁忌
第101節:語言禁忌
第102節:歲數、屬相禁忌
第103節:凶禍詞語禁忌
第104節:破財詞語禁忌
第105節:褻瀆詞語禁忌
第106節:集團禁忌語
第107節:社交禁忌
第108節:人際交往
第109節:宴客
第110節:宗法禮教
第111節:行幫規約
第112節:行業禁忌

禁忌的分類

由於禁忌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文化現象,對禁忌的認識又是多學科、多角度的,所以禁忌的分類理論上也就有了許多方式方法,有了許多不同的層次和類別。例如:
從禁忌的信仰根據方面,可以將禁忌分為禁忌對象(禁忌事物)是"神聖的、聖潔的"和"不純的、不潔的"兩大類;

7

按禁忌主體(執行禁忌者)的禁忌行為(無行為)的方式,可分為:視的、聽的、說的、做的、食的、思的等等若干類;

按時間,可分為原始禁忌、古代禁忌、近代禁忌、現代禁忌、當代禁忌等等;或者分為漢代禁忌、唐代禁忌、宋代禁忌、清代禁忌等等;

按地域,可分為歐洲禁忌、太平洋禁忌、尼羅河流域禁忌、中國禁忌、吳越禁忌、定縣禁忌、丁村禁忌等等;

按宗教,可分為道教禁忌、佛教禁忌、伊斯蘭教禁忌、基督教禁忌等等;?
按人種,可分為白人禁忌、黑人禁忌、黃種人禁忌、紅種人禁忌等等;?
按民族,可分為漢族禁忌、滿族禁忌、朝鮮族禁忌、日爾曼族禁忌、猶太人禁忌、吉普賽人禁忌、俄羅斯人禁忌、印第安人禁忌等等;?
按職業,可分為農業禁忌、漁獵禁忌、商業禁忌、醫藥業禁忌等等;?
還可以按年齡,按性別、按物形、按事態等等形式來劃分。?
或者,又可綜合某幾方面的因素來劃分。比如詹·喬·弗雷澤著重論述原始禁忌,將其分為:禁忌的行為、禁忌的人、禁忌的物、禁忌的辭彙等等類別。?
還有具體到某一種因素的分別,如弗洛伊德側重於論述人的因素,他將禁忌分為:對敵人的處置、對統治者的禁忌、對死人的禁忌。在圖騰信仰方面,則又將禁忌分為兩個主要方面,即:禁止殺害圖騰動物和禁止與相同圖騰宗族(部落)的異性發生性關係。?
在中國,當代民俗學界對禁忌的分類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例如陶立?鞠壬?凇睹袼籽Ц怕邸分杏新凼鯸\"禁忌的分類"的專門章節。他將禁忌分為

(1)宗教禁忌;

(2)生產禁忌;

3)語言禁忌;

(4)一般生活禁忌。雖然分法比較籠統,有欠嚴整,但卻是最早討論這一問題的學者之一。

烏丙安先生在《中國民俗學》中對禁忌的分類則是基於禁忌的民間信仰源的。他將禁忌大體上劃為五個方面,即:
第一,把大自然中的自然力或自然物看成神聖的不可侵犯的事物,加以崇拜,形成了對日、月、星、風、雨、雷、虹、水、火、山、石等物的禁忌觀念與行為。
第二,把某種動物或植物看作是和本氏族祖先有近緣關係的神聖物,形成了嚴禁捕殺或禁止沖犯等禁忌。
三,對祖靈的崇拜所派生的關於祖先象徵或遺物的禁忌。
第四,對鬼靈、精靈的崇拜所派生出來的關於所謂鬼、怪之類及其活動場所的禁忌。
第五,對吉凶禍福的命運的迷信派生出來的趨吉避凶觀念所形成的禁忌。
這五個方面,大致可概括為:(1)自然崇拜;(2)圖騰崇拜;(3)祖先崇拜;(4)鬼神崇拜;(5)命運崇拜。這裡的禁忌分類,即是按照這五種生成禁忌的崇拜原由所劃分的。理論系統嚴謹,認識也有深度。只是目前尚未見到全面系統地依此分類法而進行的實際分類成果。或許是因為這五種崇拜形式在實際生活中有所交融,不易分別而存在一定的困難吧。

民間禁忌

禁忌,一方面指的是這樣一類事物,即"神聖的"或者"不潔的"、"危險的"一類事物;一方面又是指的這樣一種禁制,即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類行為控制模式。這樣一類事物和這樣一種禁制之間是完全相通的,它們實際上是一回事而不是兩回事。因為,這樣一種禁制的產生實際上是人們對這樣一類事物的認識(心理反映)的結果。所以換句話說,禁忌就是神聖的、不潔的、危險的事物,以及由於人們對其所持態度而形成的某種禁制。

7

一般說來,"禁忌"是屬於風俗慣習中的一類觀念。它與法律制度意義上"禁止"和道德規範意義上的"不許"都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在風俗慣習中,"禁忌"一類的禁制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之上的。自我(我群)由於心存忌憚而表現出來的自我(我群)的"抑制"性質是其基礎的成分,在禁忌中占有主導的地位。其中"禁止"的意義,也完全是來自於共同的忌諱,來自於"自我抑制"的集體意識,而不存在"意志的強加"和"觀念的強求"。其實施過程必然是通過心意的,因而它屬於一種民間的自然狀態下的禁制形態。因此,又可以直接稱之為"民間禁忌",也就是說,我們所論及的"禁忌"一詞,本身就是等同於"民間禁忌"的。它們共同區別於法律制度或者道德規範中的其它禁制形式。
民間禁忌,主要是指一社群內共同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又是基於該社群中最廣大的基本民眾的。一般說來,它不包含社群中的上層文化,亦即社群中一小部分精英文化的特殊禁制。但是,這並不是說,一社群中屬於上層文化圈子裡的人是能夠被排除在民間禁忌共同信仰的的基礎之外的。他們不但是基礎(基數)之一(部分),而且往往也是難以完全徹底地擺脫其觀念的影響的。
總之,禁忌,便是指的民間禁忌。民間禁忌是比較大的概念,民間禁忌中又可按民族、地域、社會分工等等分成若乾禁忌的方方面面,或者某種具體的禁忌。不過它們的性質仍然是屬於民間禁忌的。只有當禁忌中的"禁止"的成分加強到道德規範化或者法律制度化的時候,禁忌才脫離了"民間"二字,而這時的禁忌,也就不稱其為禁忌了。

禁忌的性質

消極的性質

禁忌中也包含有某種積極的要求,例如"避凶趨吉"的願望等等;而且,從客觀效果上講,有些禁忌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一些有關婚姻的、飲食的、漁獵的禁忌具有某種最佳化人種、保持衛生、維護生態平衡的積極作用等等。但是,就禁忌所採取的基本方式而言,它總是消極的。
禁忌是以制止和抑制的方式去迴避矛盾和鬥爭的。它警告要提防危險,但絕不指導如何去戰勝危險,而只是一味地發出禁令,要求迴避、要求退讓。因此,它雖然給人們強加上了許多責任和義務,但絲毫不能激起人們積極進取的理想和要求。朱天順在《原始宗教》中說:"原始宗教的種種禁忌和儀式,正是人們對自然力感覺無能為力和恐怖情緒的反映,它給人們在向自然界鬥爭時,設下了種種限制,可叫人們與自然現象進行某種妥協,或對它表示讓步、屈服,很難看出它有增加和鼓舞人們向自然界鬥爭的勇氣和力量的積極因素。
禁忌在穩定社會秩序方面,雖然有著一定的"社會契約"的功用,但其消極的性質決定它在推動社會向前發展方面非但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往往還會起到一些消極的作用。如果一個社會要進步,要前進,要發展,那就勢必要打破一些原有的禁忌的束縛,否則,就只能被消極地禁錮著。當然,這種對禁忌的"打破"必須建立在科學的認識的基礎之上的。

迷信的性質

迷信是指盲目的篤誠的信仰。禁忌的先驗性質、消極性質決定了它還必然具有迷信的性質。禁忌的先驗性質帶來的荒謬和消極性質帶來的禁錮,使得禁忌被理所當然地認定為舊文化、舊意識中愚昧、落後的信仰的一部分,亦即迷信的一部分。雖然,其中也有現今仍具實用價值的或者是無害的成分,但是,從根本上講,禁忌屬於應當被破除的一類信仰。

6

對於禁忌的破除,不能簡單從事,不能幻想用刀一砍,就可以解決問題。那樣的話,抽起刀來,迷信的水流又會重新跟了上來。因為,簡單的方式只能一時地使人們由"迷信"變為"迷而不信",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必須正視禁忌,把它擺在桌面上,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地研究它、認識它,就像對待一團需要認識的細菌一樣。等我們完完全全將它認識透徹了,研究到家了,對待它的方式方法,便自然會有了。當然,在具體做法上,還要考慮到人們的覺悟程度和接受能力,以及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等等方面的因素。一般說來,禁忌是一個思想觀念的問題,因此,最好是以說理的方式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只要我們能夠把禁忌迷信的性質分析透徹,解釋清楚,指出它非科學、偽科學的道理所在,人們自然就不再相信它了。

禁忌的方式

被視為禁忌的人體,還與本人所具有的神性有關。一些具有神職神權的人物,或者能夠通過行施巫術、法術上達神明而與神鬼世界勾通的人物也都有較大的靈力,因而也被民間信以為禁忌的人體。他們藉助於神的力量或者自身所具有的神性往往也可以對普通人造成威脅,給普通人帶來禍患和災難。普通的人們對待他們必須向對待神祇一樣,頂禮膜拜,小心奉迎,唯命是從。

人體獲得神性的途徑很多,有的是在轉世信仰的基礎上通過宗教儀式得來的,比如藏傳佛教中的"朱古",亦即"活佛"便是如此;有的是通過尋仙訪道、修真養性得來的,比如道教中的術士、仙師、道長、真人們便是如此;還有的是在病中、夢中與神交往而得到神授的;也有的是在設壇、祭典、巫醫等神事活動中暫時獲得神力的;有些人是生前具有神性,有些人是死後具有神性,不一而足。歷代農民起義,往往藉助於民間對神祇、天意的信仰。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便是以"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辦法來先"威眾",而後起事的;漢末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也是通過畫符治病傳道,利用"漢行氣盡,黃天當立"的讖語,宣傳"黃天泰平"的思想,樹立自己的"神威",來爭取民心的;太平天國洪秀全創建的"拜上帝會"也有類似的作用。一旦某一人體獲得超乎尋常的神性和神力就使普通人肅然起敬,處處對其避忌,不敢稍有冒犯。

7

在許多情況下,神性的大小又同社會地位的高低密不可分。歷代封建帝王都自命為"天子"。天,即天帝玉皇,亦即天神,是中國民間最高的神。天子之意,當為天神派到地上來管理臣民百姓的"全權代表",其神力是高於地面上一切其他人的。甚至天子的神力還要大於一般民間諸神,民間有以天子聖旨、御筆或與皇帝發生過聯繫的聖物來彈壓鬼祟的信仰活動。可見天子的神力之大。天子的這種神力也是世傳的,一般說來是按宗法承繼制度傳遞的。不過,歷史上也常有違反常倫的遞繼出現。所以,究其實質,還是一種世俗的權力交替。

其他各層官宦也大都享有世襲的權力。神力大的宗教界人士也與世俗的權勢者相依相存。在有些地區神權和王權又常常是直接統一在同一人體之上的。他們共同成為民間普通百姓的禁忌對象。中國人一向也就生活在這種種重重禁忌人體的包圍之中,在世俗權力和神權的雙重重壓之下,講究拘忌到極其繁瑣的程度。

禁忌節選

鼻子禁忌

氣息從鼻孔出入,因此而有鼻子與元神相關的禁忌信仰。打噴嚏,俗以為是有人思念或有人在背後咒罵自己。《詩經.終風》云:“寤言不寐。願言則嚏。〔傳〕願,猶思也,蓋他人思我,我則嚏之也。”《毛詩箋》云:“今俗人嚏則曰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信是有人思念,便推想是誰;信是有人咒罵,便覺得敗興,或者認為將有禍患加身。河南林縣等地還認為,如果新年五更起床時打噴嚏更是不好的事情,是凶禍的徵兆。因此,初夕時大人要囑咐孩子,五更起床時要迅速下炕(床),腳一踏地再打噴嚏就不怕了。鄂溫克族人認為打噴嚏或者是有人思念,或者是有鬼在思念。人思念無妨,鬼思念有災。鬼思念誰,誰就要得病。也許是人在連連打噴嚏之後常會病倒的緣故吧。因此,鄂溫克族人在聽到有人打噴嚏時就說:“祝想你的人活一百歲;願想你的鬼掉進火里燒死。”以此來破除打噴嚏可能帶來的厄運。俄羅斯族人聚談時,如有人打噴嚏,在座者需祝其人健康,以禳解不祥。高山族人在耕作時如打噴嚏,便立即輟耕休息,或乾脆停工回家。漢族人常常在打了噴嚏之後要咒罵一句。這些都是破解因打噴嚏而帶來的凶兆的辦法。

7

鼻形關係到面相,因此也有諱忌。俗語有“鼻歪意不端”的說法。鼻子長得直、高為好,但亦不易過高,過高而面顴不相稱也不好。鼻樑短、凹不好,俗稱“塌鼻樑”、“葫蘆鼻”,是勞碌卑賤之命。民間還以為鼻尖下勾者小氣、薄氣,為人陰險。俗稱“鷹鉤鼻”。遇上這樣的人要遠離,避忌與其共事。台灣民間俗信還以為女人鼻子彎尖如鸚鵡嘴的會克夫,不能與之聯姻,等等,亦屬面相迷信的一種。
鄂溫克族忌諱鼻樑(二目之間)的肉跳動、顫抖,以為是死人的徵兆。

耳朵禁忌

耳朵主聽覺,也是人體通神之一竅。一聾三分傻,俗以為耳朵也是有靈性的。佤族人最忌諱別人摸自己的耳朵。漢族有耳朵(一說耳根)發熱的忌諱。耳朵發熱、發燒,通常以為是有人背地裡在咒罵自己,往往用手搓耳朵來破解之。台灣民間忌諱己時、戌時、亥時耳朵發燒。認為巳時左耳發燒會失財,右耳發燒事不明;戌時左耳發燒有爭訟,右耳發燒有口舌;亥時左耳發燒鬧是非,右耳發燒有爭訟。而在其他時刻里耳朵發燒無妨害,有的還兆示喜慶吉祥。耳鳴也有忌諱。鄂溫克族男人右耳鳴,女人左耳鳴都是好兆頭;男人左耳鳴,女人右耳鳴都很忌諱,以為將要聽到壞訊息。有時耳鳴時他們還通過詢問別人來進行占驗。假如對方猜對了,便認為這是有人在想念自己,並祝福自己交好運;假如對方沒有說對自己耳鳴的是哪一隻耳朵,就認為是有人在咒罵自己或說自己的壞話。《台灣風俗志》中記有台灣人關於耳鳴的信仰,書中寫道,耳鳴時,相信會發生下列事情:“子時,左:朋友在思念;右:會失財。丑時,左:有口舌;右:有訴訟。寅時,左:會失財;右:心急。卯時,左:有坎坷,右:有客人;辰時,左:有遠行,右:有客人;巳時,左:有凶事,右:大吉。午時,左:有遠信;右:會生病。未時,左:有酒食;右:有遠客。申時,左:有行人;右:有喜事。酉時,左:會失財;右:大吉。戌時,左:有灑食;右:有客人。亥時,左:大吉;右:有酒食。”其中“失財”、“口舌”、“訴訟”、“坎坷”、“凶事”、“生病”等都是要諱忌的。漢族還有關於耳屎(耳垢)的禁忌。以為自己的耳屎(俗以稱作“耳聾”)不可亂扔,讓別人腳踏了對自己身體不利。如果自己吞食了自己的耳屎則會變成啞巴或聾子。總之,耳屎雖然離開了自我,仍然能對自我有魔法影響,所以要避忌。

口齒禁忌

民以食為天,吃飯必以口,所以民間有許多關於口形的俗信,以為口形關係到人的吉凶禍福。漢族,有“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菜糠”的俗諺,意思是說,男人嘴大有福,女人嘴大無福。還有“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錢糧”的,也是忌諱女人嘴大的,是指嘴大難養的意思。這是舊時對女性的一種卑視和侮辱。民間還忌諱口小,有“口小而圓,衣食難全”的說法。大約是針對男人嘴大吃八方而言的吧。女人嘴小卻是一種美德。所謂“櫻桃小口,一點點”。嘴形最忌諱的是嘴角有紋路入口,這叫做“鎖口紋”。長有這種鎖口紋的會被餓死!俗語有“鎖口紋,餓死人”。

王充《論衡.骨相篇》中記載一個故事。說的是西漢人周亞夫,他是漢高祖時大將絳侯周勃的兒子。在他未封侯時,有一個姓許的婦女為他相命,說:“您三年後要封侯拜相,權傾朝野,除了帝王,再沒有人能和你比。不過再過九年,你要被餓死的。”周亞夫聽了不以為然,笑道:“我的哥哥已經承繼了侯爵。父死長子理應替代他,怎么能輪到我封侯呢?假如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我會封侯拜相,一定是很富貴了,怎么又會餓死呢?這樣說有什麼根據呢?”許婦就指著他的口,說:“你臉上有通往嘴角的橫紋,這就是主餓死的命相。”後來,許婦說的果真都一一應驗了。此事又見於《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民間還有關於嚴嵩也長有鎖口紋的傳說,說他身居宰相,位極一品,終究敗落,拿著一隻大金碗沿街乞討,沒有人肯施捨他飯食而被餓死。這些傳說雖然並非可信,但說明民間確有關於嘴角有紋路入口主被餓死的俗信存在。此外,還有“合嘴出現彎弓樣,其人惡毒心極狂”,“唇厚忠實,辱薄奸猾”等有關嘴形的信仰。除了口形,唇色也有諱忌。所謂“唇紅者主貴,唇白者身寒,唇暗者自插卑,唇黑者主危。”鄂溫克族人認為唇上的肉顫抖跳動,是將有口舌,要與人吵架的徵兆,因而也是犯忌諱的。
唇齒相依,牙齒據信也是有靈氣的。佤族認為小孩子掉牙,要丟到房頂上去,並且要說:“善良的蜥蜴,我的牙給你,你的牙給我,你最講友情,我相信你。”等等,這樣新牙才能長得好。漢族中民間俗信以為,小孩子掉牙,上牙要扔到溝里,下牙要扔到房上,這樣牙才長得快,否則便長不出牙來了。扔牙時要扔到無人處,謹防被人用腳踩了,那樣自己會倒霉的。小孩子掉牙或長新牙時,大人要囑咐不能用舌頭舔牙根,否則長出新牙來歪斜不正。牙忌外露唇外,忌牙色發黃髮黑。不該掉牙的時候掉牙不吉利,主喪親族。基諾族過去有用梨木煙脂染齒的習俗。其辦法是將燃燒後的梨木放在竹筒內,上面蓋著鐵鍋片,待鐵片上的胭脂成發光的黑漆狀時,即手持鐵鍋片以胭脂染齒。染齒也是一種互相愛慕和尊敬的表示。青年男女在一起相聚時,姑娘常把鐵片端到自己愛慕的青年面前請其染齒。此俗是基諾族的古老傳統,據說不習此俗者死後將不受祖先的鬼魂的歡迎。因此,實際上不染齒也是犯忌諱的。如今,此俗已不甚流行。

肩膀禁忌

舊時,人們勞動依靠體力,靠肩挑手提,肩膀是力量的象徵。人們比喻強者,常說,“人家的肩膀頭高”。其中也包含能力超人的意義。漢族人習慣年長的拍打年幼的肩膀,而忌諱年幼的拍打年長的肩膀,以為那樣是對年長者的不尊重。崩龍族人相見,男的最忌諱別人拍摸自己的肩頭,以為是對自己的挑釁和侮辱。肩膀也是人體最敏感的地方之一。漢族人習稱男女調情為“調膀子”。男人忌碰、摸女人的肩膀。阿昌族也忌諱男子扶婦女的肩膀,以為這是不懷好意的舉動。鄂溫克族忌諱肩上的肉顫抖跳動,以為這是凶兆,肩上肉跳兆示三日內要有人死亡。

乳房禁忌

中國婦女禁忌裸露體膚,尤其禁忌裸露乳房。舊時婦女穿衣服也要帶大襟的,把胸部裹得嚴嚴的、厚厚的,連乳房的隆起也要儘量避免。而男人則禁忌看視女人的乳房,其中的原因不單單是性誘惑的畏懼,甚至還包含有注視乳房會導致女人懷孕的信仰在內。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乳房雖然仍禁忌裸露,但人們也開始敢於表現乳房的曲線美了,有些半裸露的服裝也不再遭人過分的責難和非議了。

9

因為乳房對於婦女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是性敏感區,也是用來哺育後代的重要身體器官,所以禁忌隨意撫摸婦女的乳房是各民族比較普遍存在的習俗規約。但是,在沒有或者缺乏性知識和衛生知識的歷史時期,對於禁忌撫摸乳房的解釋並不合乎科學的道理,而是一種“俗理”。例如《清稗類抄》中記載了“俍人善歌”一篇軼事,就反映出民間禁忌摸乳的一種“理由”。該文記述如下:“俍人善歌,女有笄,父母縱之山野間,少年從之,歌者且數十,視女答歌之意為去留。一人留,則眾皆散。男子鐫其歌詞於木贈女,字細若蠅,間以金彩花鳥,髹以漆,女則具繡囊錦帶以答男。婦多美姿,人即撫摸其身,不禁,及乳,則怒,甚且見殺,謂諸支竅皆天生,乳則己所成,不可侵也。”這種解釋雖然簡單,卻也能滿足禁忌摸乳的實際需要了。所以,俗理的實用性和其簡便、易被人接受的特點,便是它得以在民間產生並且通行的必然緣由了。

生殖器禁忌

是禁忌裸露的。一般女孩子長到四五歲,男孩子長到七八歲就不再穿開襠褲了。成年人如果在人前裸露性器官便被視為是對別人的侮辱,是要受到懲罰的。婦女比男子要求更嚴。舊時婦女不慎在人前裸露了性器官,有因羞愧難當而自殺的。異性間禁忌看視對方的性器官。在公共場所,禁忌提及有關性器官的詞。性器官具有不潔性,說話帶性器官詞語的,民間稱之為“髒話”。與性器官接觸的物什,如內褲、便盆、廁所,俗稱之為“穢物”、“污地”。這些都是要避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