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是由作者徐連達著作、廣東教育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中國歷代官制大詞典

70年代末,隨著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歷史教學與研究迎來了一派明媚春光,史家們探索著並在實踐中擴大史學研究的新領域,史學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充實、不斷更新。在這個時候,我把自己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對中國政治制度史的教學和研究上,並開始有計畫地為撰寫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而努力。

圖書前言

上世紀50年代初,我即已進入史學隊伍行列,在復旦大學歷史系任教。那時候,歷史教科書的四大版塊和以階級鬥爭為主線的史學體系,嚴重地制約著歷史教學內容和研究方向。70年代末,隨著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歷史教學與研究迎來了一派明媚春光,史家們探索著並在實踐中擴大史學研究的新領域,史學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充實、不斷更新。在這個時候,我把自己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對中國政治制度史的教學和研究上,並開始有計畫地為撰寫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而努力。我認為要寫出一部有質量的史書,應具備廣博的學識,其先決條件應當掌握大量豐富的歷史資料,在此基礎上才能整理出有系統、有內容、有規律的史著。由此,我從歷代職官志人手,旁及《會要》、《十通》,其他相關的史學論著及前人的考證都列在我的視線之中。這樣,我就像鑽牛角尖一樣,深深地埋沒在大量的史料堆中而不能自拔。幾年過去,手頭上抄錄的史料少估也有上千萬字,但中國政治制度史的撰作卻無片言隻字。可是就在此期間內,同行中捷足先登者卻已接連出版了幾部中國政治制度史的著作。笨拙的我只得放棄以前的計畫,轉而向無人敢於問津的《中國歷代官制詞典》的編撰工作中去。因為我覺得這是一項有創新意義的工作,深信它若一旦問世,必將受到史學工作者的認可,對於廣大文史愛好者來說,也會具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

精彩書摘

【三郎】秦漢三類郎官的合稱。眾說不一,或指中郎、外郎、散郎;或指議郎、中郎、散郎;或指中郎、郎中、侍郎;或指中郎、郎中、外郎。《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二世)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索隱》:“三郎謂中郎、外郎、散郎。”《正義》:“《漢書·百官表》雲有議郎、中郎、散郎。”而《史記會注考證》引蘇林日:“三郎者,中郎、郎中、外郎。”而《國小紺珠·職官·三郎》則指三郎為“中郎、侍郎、郎中”。
【三孤】許慎《五經異義》引《周禮》:“天子立三公,日太師、太傅、太保,天官屬,與王同職,故日:坐而論道,謂之三公。又立三少以為之副,日少師、少傅、少保,是謂之三孤。”(見《北堂書鈔》卷五十)《通典》卷二十:“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八以為孤在六卿之中,非三少。孫詒讓《周禮正義·掌次下》贊同王說,並謂孤為執政之卿士,秩次亞於三公,故也通稱公。
【三組】古稱結印章之絲帶為組。三組即三顆官印,表示兼任三種官職。《漢書·楊仆傳》:“懷銀黃,垂三組。”《注》:“銀,銀印也;黃,金印也。仆為主爵都尉,又為樓船將軍,並將梁侯,三印,故三組也。”唐杜牧《樊川文集·上周相公啟》:“楊仆三組垂腰,蘇秦六印在手。”

圖書目錄

凡例
筆畫查字表
詞典正文
後記
附錄我國歷代紀元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