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怎么樣》

本書試圖展現駐華外國記者在中國從事深度報導的經驗、技巧和框架,以深度訪談這種相對生動、不那么學究化的文本,向包括政府官員、專業記者和普通百姓在內的“公眾”,提供一份有助於我們理解外國媒體的讀本。塑造國家形象、傳播中國聲音,這不僅是政府面臨的挑戰,也是公民承擔的責任。如果能夠多一份理性、少一點衝動,多一些專業知識、少一點民族情緒,多一點冷靜務實的心態、少一些不切實際的完美期待,我們或許能對所謂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的理論多些理性思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怎么樣中國怎么樣

這是海外視角中的中國現象訪談錄。西方對中國的印象,從“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妖魔論”到“中國機遇論”、“中國發展論”,明顯呈現從單一化到多元化,從否定到肯定的軌跡。駐華記者因其成長的文化及語言背景與中國文化及語言背景相衝突,無可避免地帶著意識形態偏見來解讀中國,而又因為他們長駐中國,是中國人與中國文化最直接的旁觀者與描述者,改變世界的眼光,從他們開始。

作者簡介

張志安張志安

張志安,浙江安吉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傳播學博士,院長助理。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秘書長,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新聞生產社會學、深度報導、國際傳播等。曾主編或主撰出版《記者如何專業:深度報導精英的職業意識與報導策略》(2007)、《報導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導的精英訪談及經典案例》(2006)、《媒介敗局:中外問題媒介案例分析》(2006)、《媒介行銷案例分析》(2004)、《媒介資本市場案例分析》(2004)等多本著作,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新聞生產與社會控制的張力呈現:《南方都市報》深度報導個案研究》、《深度報導從業者職業意識特徵研究》、《三十年深度報導實踐軌跡回望與專業反思》等學術論文數十篇。

書籍目錄

序:境外記者在中國
對外國媒體的期待應該更現實點——CNN駐北京分社社長吉米(JaimeA.FlorCruz)訪談
儘量站在中間的立場——路透社中國首席記者林洗耀(BenjaminLim)訪談
我感興趣於中國現實中的張力——《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EdwardCody訪談
用阿拉伯的眼睛看中國——半島電視台北京分社社長伊扎特·舍赫魯爾訪談
神秘的中國適合寫偵探小說——《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馬利德(RichardMcGregor)訪談
中國的故事在於變化與運動——英國《衛報》北京社社長華衷(JohnWatts)訪談
有意思的中國故事很難寫——日本共同社駐中國記者鹽澤英一訪談
不喜歡從慕尼黑來判斷中國的感覺——《南德意志報》駐華首席記者包克(VonHenrikBork)訪談
以理解的心態去看待中國——新加坡《聯合早報》北京首席特派員葉鵬飛訪談
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越南通訊社北京分社社長阮春正訪談
好記者應該儘量地接近公正——《紐約13報》亞洲部負責人葛根(EdwardA.Gargan)訪談
給所有當事人說話的機會——路透社北京分社高級記者儲百亮(ChrisBuckley)訪談
尋找使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故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駐京記者付畢德(PeterFord)訪談
以話筒作筆描摹萬象——美國國家公共電台駐中國記者孔安(AnthonyKuhn)訪談
無所謂新聞正負,只在乎報導真實——英國電視第四頻道駐京記者林夕(LindseyHilsum)訪談
後記

文摘

Richard McGregorRichard McGregor

2000年馬利德(RichardMcGregor)先生在上海入職國際性的商業報紙《金融時報》,2005年被任命為該報設在北京的駐中國分社社長,2008年5月任期結束。他還為英國廣播公司、《國際先驅論壇報》以及《遠東經濟評論》撰寫文章和新聞稿件。馬利德先生對中國的報導受到了廣泛的好評,2008年亞洲出版業協會授予其最佳評論及書面意見獎。他還因中國政治的系列特寫報導廣受讚譽。
訪談實錄
訪談時間:2008年1月28日下午
要看到經濟數字背後的力量博弈
問:您來中國做報導有多久了?
答:有7年半了。其中,在上海待了4年半,然後在北京待了3年,直到現在。《金融時報》在上海、北京、香港三地有辦事處,其中香港辦事處比較大,報導廣州等地的新聞。
問:如果請您簡要描繪下中國給您的印象,會是怎樣的?
答:中國既有序又無序,如同兩者的混合,具有強大的能量,有著很多的不確定。經濟處於迅速的變化發展中,而且經濟比政治更為自由,我簡直很難想像20年後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問:其他方面呢?比如環境、文化及社會狀況等。
答:中國文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有一種“悠久”的概念,不僅體現在歷史朝代悠久,也體現在中國語言裡面很多的類似表達。
中國文化是一種很獨特的文化歷史悠久,中國人吃苦耐勞、性格堅韌,很有進取心,總是很努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此外,中國發展得非常快,稍不留神就會跟不上發展節奏。如果不對中國發展時刻關注的話,你就無從知道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要跟上中國的發展速度挺難的。還有,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中國出生的,我認為中國很適合小孩生活,中國人都喜歡小孩,這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神秘的中國適合寫偵探小說:《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馬利德(RichardMcGregor)訪談)

文章後記

內頁內頁

由於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文化特徵、媒介環境、新聞價值觀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彼此在交流中始終存在鴻溝和隔膜,甚至經常產生矛盾和衝突。與此相呼應,中西方媒體在對他國進行報導時,也往往容易失之準確、全面與客觀。儘管無法“心連心”,但是可以“手拉手”。要想拉手,就必須對西方媒體多些了解,在知曉和理解對方的基礎上,方能換位思考,並懂得如何跟其打交道。
對於不斷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中華民族,如何對外說明中國、塑造積極的國際形象,已然成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驗和命題。在“一個世界、多種聲音”的全球輿論格局中,只有尊重真相、把握規律、開放透明才能贏得公信力和話語權。從2008年西藏“3·14”事件到2009年的新疆“7·5”事件,政府在對外傳播的理念和策略上大為改觀和進步。
筆者撰寫本書,目的有二:一、滿足學者的研究旨趣。作為筆者“深度報導系列訪談”的第三本(前兩冊為《報導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導的精英訪談及經典案例》、《記者如何專業——深度報導精英的職業意識與報導策略》),本書試圖展現駐華外國記者在中國從事深度報導的經驗、技巧和框架,堅持筆者“新聞生產社會學”的研究路徑,從生產者、生產過程的角度來辨析影響外國記者報導中國的複雜因素,由此豐富以往過多側重文本解讀、框架分析的相關研究成果。二、盡一份公民義務。以深度訪談這種相對生動、不那么學究化的文本,向包括政府官員、專業記者和普通百姓在內的“公眾”,提供一份有助於我們理解外國媒體的讀本。塑造國家形象、傳播中國聲音,這不僅是政府面臨的挑戰,也是公民承擔的責任。如果能夠多一份理性、少一點衝動,多一些專業知識、少一點民族情緒,多一點冷靜務實的心態、少一些不切實際的完美期待,我們或許能對所謂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的理論多些理性思考。

書評

作為外國記者,他們必須批評。如果我老闆來了,我說我非常喜歡這裡,他就會想:“是不是這小子以後該寫的不敢寫了?馬上把他調走。”這個價值觀是不一樣的。——路透社中國首席記者林耀(BenjaminLim)
西方媒體和日本媒體的關注點肯定不一樣。西方國家更注重民主、人權問題。如果日本記者寫很多關於人權的報導,稿子的刊登率不會很高。——日本共同社駐中國記者鹽澤英
每個國家都有負面的訊息,但我們不關注這些,也不報導。我們報導的都是中國的好處,特別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東西,值得學習的東西。——越南通訊社北京分社社長阮春正
到目前,半島電視台不允許使用“恐怖主義”這個概念。因為到目前為止,整個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在內也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定義-什麼叫“恐怖主義”。——半島電視台北京分社社長伊扎特
在這裡做新聞,會有各種限制,但我並不害怕,、我在其他國家,曾經挨打,曾經被遣返,也曾經進過監獄,而在中國遠沒有那么危險——英國電視第四頻道駐京記者林夕(LindscyIIilsum)
中國是一幅馬賽克,我們只能一片片地把它貼出來。——CNN駐北京分社社長吉米(JajllleA.FloFCruz)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