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

做官難,在中國內地做官更難,在中國香港做官難不難?南方都市報十餘位資深記者盡訪香江高官,為此著作新書《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8月中旬在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發行。唐英年、范徐麗泰、曾鈺成、湯顯明等17位香港高官直述人生經歷,傾談為官智慧,透視香港政壇風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

書名:《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

作者:陳文定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平裝:240頁
開本:16

ISBN: 9787802345607

內容簡介

做官難,在中國內地做官更難,在中國香港做官難不難?唐英年范徐麗泰曾鈺成湯顯明等17位香港高官直述人生經歷,傾談為官智慧,透視香港政壇風雲。香港高官的從政理念,內地官員的必讀教材,堪稱政府公務員的“枕邊書”。

香港高官的智慧在哪裡?在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翩翩風度里,把玩著紅酒瀟灑遊走在政商兩界;在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的親和溫婉里,有著為了顧全大局而隱忍韜光的大境界;在廉署專員湯顯明的豪放無忌里,如有合理懷疑可調查特首;在警務處長鄧竟成的儒雅淡定里,統帥數萬警力卻尊重民權為先;在教育局長孫明揚的圓潤通達里,不是圓滑而是審時度勢……

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不是憑空生成,也不僅僅與個人的修為有關。它植根於香港這個豐富多元的社會,植根於香港這個文明開放的世界。在這個地方,權力受到約束,權利得到保障,輿論享受自由,法治得以彰顯。

作者簡介

陳文定,江西永新人。《南方都市報》深圳高者站副站長,此前任《江南都市報》要聞編輯、《新京報》北京新聞副主編。曾獲江西省新聞獎,並連續三年獲得全國都市報晚報好新一聞一等獎。2002年7月,時任《南方都市報》總編程益中向其頒發“總輯一號嘉獎令。”

看點

《並非官話: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一書,不僅僅是展示一群富有智慧的香港高官,更是展示一個不同政治生態下的社會、一個不同制度背景下的世界,為民族的復興、民權的確立、民眾的富裕提供鏡鑒。

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邱震海,《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傾情作序。著名作家、官場小說第一人王躍文;政治體制改革以及黨建研究專家、中央黨校教授王貴秀;中國政府改革研究專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反腐研究專家、《蘇共亡黨十年祭》作者黃葦町等友情評點。

目錄

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議員爆粗口是個壞榜樣
議會是一個尊嚴的議事廳,在那裡你可以擺道理,可以用嚴詞來辯駁,因為真理是越辯越明。但任何人都不應該不尊重議會,不尊重這個理性討論的場地。
香港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我贊成黨內先民主起來
很多時候,幹部的選拔就是在黨裡邊。而黨做得好不好,就會影響一方民眾的實際生活。所以在黨里先來一個民主的監測、民主的選拔,這樣我們幹部的素質可以提高。再通過這些幹部給地方帶來越來越多的民主,讓民眾有越來越多的知情權、參與權。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不了解內地,等於閉門
現在香港和內地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我們的選民非常關心內地的公共政策。我們的議員辦事處近年收到很多香港居民求助的議題,都是跟內地有關的。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是從巨觀的香港發展,還是從我們自己的選民最切身利益出發,我們都要增加跟內地的交流。
香港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市民通情達理,做官就不難

有些事情你必須要做,必須要審時度勢,我覺得每件事情都不能脫離現實,一定要考慮實際情況,就算有些人覺得你根本不是解決問題,但也必須要做取捨。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做旅發局主席,不領一分錢工資
香港是有很多人希望為香港和國家做實事。雖然我和理事們全都沒工資,但是每人都做得很高興,覺得是為局為行業盡力。
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損害部分人的利益,是必需的
有時候,大社群和小社群會出現意見分歧。克服這個困難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多點討論,讓大家明白,這件事情雖然損害部分人的利益,但是是必需的。
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發展是硬道理已不合時宜
每一件事不能都是發展為先,要找最佳平衡點。這是不容易的,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意見,要溝通、拿出來談。
香港審計署署長鄧國斌:審計不會政治化
我不受命於任何人,我直接跟行政長官報告,不向任何司長局長負責,也不向立法會負責,雖然我們要將報告給予他們審核。同時,我們也不會政治化,不可能說某個黨叫我們去審,我們就去,這是我們的機制。
香港衛生署署長林秉恩:消除疫情的恐慌,關鍵在於告訴市民
消除疫情的恐慌,關鍵在於告訴市民,讓信息傳播具有透明度。這是基於一個常識,也是基於一個官員的良知。
香港勞工處處長謝凌潔貞:遊行示威,對執法沒有影響
你讓他發泄,他的情緒就會排解,這是容許的。但是從維權、執法的角度來看,遊行示威對勞工處執法是沒有影響的,不會因為有工人遊行示威,他所得到的對待和沒遊行示威的工人不一樣。
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與其瞞報,不如向公眾作出交代
如果你不主動報,某報紙知道了,肯定會找線人了解情況,但那只是一方說法。所以還不如醫管局及時地、統一向公眾作出交代。內地基本上沒有公平、公開的投訴機制,所以出現了“醫鬧”。
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竟成:市民信任,是警察的驕傲
執法人員獲得市民信任是相當重要的。畢竟單靠警隊力量,難以解決所有治安問題。偵破罪案等行動,警員都需要市民幫助。
香港廉政公署專員湯顯明:死刑對貪官的阻嚇力量真那么大
把死刑作為懲罰貪官的靈丹妙藥,這是走不通的。你看全世界其他司法體系,沒有說有死刑的國家的犯罪率就低。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張炳良:跟政府部門打交道,用正常方法就行
內地如果要參考香港的經驗,一方面政治決心要很強;另一方面要讓百姓知道,跟政府部門打交道,只要用正常的方法就可以了,一定要杜絕一些部門由於壟斷某些資訊或者資源分配,而存有貪污的空間。
香港食物環境署署長卓永興:街頭小販是一道人文風景

內地的小販管理困難重重,香港的小販管理則從容很多。我覺得這是兩個社會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導致的必然結果。在香港,我們很多時候把小販看做一種人文風景,對有技術的街頭工匠進行保育。但反觀內地,這么多的無牌小販,隨機販賣食物,不要說保育,就是管理也是困難重重。
香港政府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禁毒關鍵仍是家庭
香港除了推行校園驗毒計畫外,針對家長和學校推出的資源套是很好的經驗。因為一般家長面對子女吸毒,除了驚愕和憤怒,大部分人都不懂得如何處理。
香港市區重建局主席張震遠:政府和專家,都不是神仙
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專家,都不是神仙,拿出的重建方案未必就是最好的,只有綜合各方意見和反對聲音,最終出來的方案才會是完善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