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後退:狙擊關東軍》

大興安嶺,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紅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指揮下突然越過日軍認為紅軍不可能經過的地點對日軍的後方實行深遠迂迴和包抄,蘇聯空軍出動上萬架次,將成百上千噸的炸藥投到了關東軍的頭上——者是日本陸軍第一次遭到如此大規模的轟炸。蘇聯遠東方面軍第三集團軍對日本關東軍第7軍發動攻擊。 

類型:歷史傳記

作者:朱可夫

內容簡介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蘇聯對日宣戰。一百五十萬蘇聯紅軍在蘇聯遠東方面軍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和蘇聯遠東第一集團軍馬力諾夫斯基將軍的指揮下從三個方向攻擊日本關東軍。

蘇聯紅軍部隊出乎日軍意料地越過大興安嶺無人區,向日軍背後發動攻擊,馬力諾夫斯基的部隊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攻擊濱江(哈爾濱),一場被世人稱為遠東“閃電戰”的戰役打響了。

由於紅軍部隊的攻擊,日軍被迫將部隊撤退。而其餘退路都被紅軍封死,日軍部隊只能從一座橋上撤退,蘇聯紅軍為了減少傷亡,併合圍日本關東軍,更快地奪取大縱深戰役的全面勝利,派出了空軍降落部隊突襲鐵橋。

蘇聯某空降師第二三七團第一營的空降部隊受命攻占這座鐵橋,並死守不許後退,直到援軍到來。

然而由於投送方向弄錯了,一營遭到日本關東軍的伏擊,損失慘重,營長壯烈犧牲。紅軍被迫向另一方向轉移。在政委的領導下,紅軍隊伍經過幾次接觸,終於遇到了八路軍部隊,並與八路軍一個主力團一起奮勇血戰,攻占了這座鐵橋。

瘋狂的日軍很快發動了反撲,兩軍聯合部隊連續擊退了日軍十七次進攻,八路軍除政委外全部陣亡,一營僅剩七人。這時,蘇聯紅軍坦克先遣隊終於趕到,連同蘇聯空軍一起消滅了進攻日軍,任務終於完成了。

卡圖科夫政委:“兩國軍民友誼理應萬古長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