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滴甜水》

《七滴甜水》

《七滴甜水》是李碧華的散文作品集,收錄了數十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主題涉及廣泛,貼近生活,抒發了她對於生活的感知和見解,其中不乏一些經典作品,如:《愛河》、《過去一切不問》、《彩色的眼睛》、《雪擁藍關馬不前》、《浪花餃子體育館》、《七夕許願箋》和《七滴甜水》等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七滴甜水》 七滴甜水

作者:李碧華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2月1日
書號:978-7-5360-5246-8
定價:19

作者簡介

李碧華,出生、成長於香港,任職記者(人物專訪),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 其中電影作品有:《父子情》、《胭脂扣》、《霸王別姬》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島芳子》、《誘僧》、《青蛇》等。雖屢獲國際獎項,卻如已潑出去水,只希望最好的作品仍未寫就。 專欄及小說在中港台新馬等報刊登載,並結集出版八十多本。多國譯本已印行。 美國WILLIAM MORROW出版社擁有部分小說中文以外世界著作權。

精彩書摘

“愛河”
T說,少時住台灣高雄,在那個城市成長、念書、戀愛……“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愛河。”
以為是墜入愛河的故事?
——真有一條河,喚“愛河”。
“多么浪漫的去處。”我們道,“一定是流連忘返的談情聖地,終生回憶。”
“告訴你,”他笑,“那‘愛河’就像不暢通的溝渠一樣,堆積垃圾,有蚊蟲,而且非常的臭。”
又髒又臭,受不了?
但“墮入愛河”的青春少艾,有個清靜地方談心、親熱、流淚、追思、傾訴……已心滿意足。
“愛河”再不堪,久了便適應,忘了難聞的味道,混濁的水色,以及欠清新的空氣。窮,除了公園河畔,消費不起,二人世界,戀人眼中心中只有對方——身在河中只有愛。就夠了。
“愛河”是著名景點,也是政客們向市民許下改造承諾的著力處。今日已經收拾乾淨,水清了,燈亮了,很多人晚上來露天茶座喝杯咖啡。
“當年不聞不問不介意不在乎的青蔥歲月,已非香醇精緻的咖啡可以補償。”T緬懷著他的“愛河”。

最好的日子,過去了。

名喚“初戀"的酒
這家位於“阪急十七番街”的旬菜蔬果料理自助餐廳,陳列好些純米酒、吟釀和燒酎。
“薩摩寶山”是芋酒,即以紫番薯釀製。“自然麥”當然是有機麥酒。“小鶴”,生、熟玄米酒。“小鼓”,深山美栗所造。“月讀零”,胡麻酒。“珍”,人參酒——人參是紅蘿蔔。還有南瓜酒、柚子酒、黑糖酒。名字好聽,如“黑曙”、“牧場夢”、“玄庵”、“天地水樂”、“若紫君”、“千夜一醉”……
不過我見過最動人的還是“初戀”。
以“初戀”為名,不會向嘗盡千杯歷盡滄桑的酒徒招手吧?並非烈酒,所求不過是“感覺”。薄醉、微醺、不勝酒意——若不勝情。這感覺同初戀一樣,每個人都記得。
某年某月某日某一刻,你的迷惘、忐忑、羞赧、顫抖、發熱、冒汗、沾沾自喜、心花怒放、手足無措、天鏇地轉……不管人在哪兒都會無緣無故地傻笑,間中又悲欣交集。不知如何是好。
這瓶“初戀”,密封著。
沒有客人捨得開啟。

兩個火一個水
女人一段婚姻只維持了短暫的兩年。凶終隙末當然有原因。
不過“受傷”的女人不願多說。只道:
“怎會沒陰影?肯定有——我能夠做的,不是遺忘,只可以淡忘。”
“忘”是死了心,的確很難。正如任何傷口,一旦存在,不可能一天半月一年半載極速復元。何況“心”?
人感覺痛,馬上吃藥,不消一刻可止痛。但止痛不算痊癒。
痊癒是沒有感覺——你不但忘了痛,還忘了吃藥。
真正的“忘”,過來人說,就連“想忘記”這個想法都不會有。當根本不再想起,自然欲痛無從了。
不斷嘴硬表示早已忘記了,或千方百計以不屑和幼稚去處理過去事兒,都是忘不了,騙到人騙不了自己。
所以不能遺忘只能淡忘,合情合理亦充滿希望。
淡,一天比一天褪色,到了某個關卡,一跨過去,便完全失憶。這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
別看“淡”字似乎不費勁,造字者有哲理,兩個火一個水的組合,它也是“火里來水裡去”的歷程。
自作多情小市民
聽說D的辦公室,有人暗戀警花。芳名李雅麗,芳齡卅多,負責處理何俊仁遇襲案。此案不易破,逮到動手的疑犯卻揪不出策劃者,即是“元兇”。但身為港島總區重案組總督察,總算盡了力,經常在電視上跟進及報告案情,叫觀眾眼前一亮。
又靚又型。短髮英姿颯爽,雖非制服誘惑,但不知如何,成為年輕男士偶像。
我們取笑他:
  “師姐當差十五年,身居高位,屢破大案,你敢嗎?”
  D說,網上還可找到彪炳戰績:守過O記,掃黃殺雞,捉珠寶大盜,破槍殺案、綁架案……原來好威猛。當堂令男生卻步。
美國有婦人暗戀俊警,一天到晚致電911示愛。
河南鄭州有十一歲男童,半小時內狂打110報案中心電話六十七次,男警接聽默不作聲,女警接聽他便道: “我喜歡你!”、“我愛你!”隔空表態。
 不過誰敢直闖港島重案組?
  社會風氣歪戾,人心惶惶,情緒低落,明知警方為此挑釁襲擊案件頭痛,開個玩笑舒緩一下緊張吧——別理這些自作多情的小市民。

刺青女藝人
大S(徐熙媛)三十歲生日訴心聲。
在台灣紅了多年,她唯一後悔的,是刺青。一時衝動,遺患無窮。但時光不能倒流,圖案亦水洗難清(鏹水可洗,惟腐蝕留痕)。
其實台灣人氣偶像,幾乎位位屬“青幫”:大S、小S蔡依林、范曉萱、阿雅……姊妹淘也好,行內對手也好,皆擁流行指標,不吝示人。不過,比起香港柏芝的十多個刺青,仍有所不及。
或刻名紀念,或盟心示愛,或自娛娛賓,或發泄情緒,或特殊癖好,或江湖地位……刺青是個人決定,自己做主。亦無是非對錯。
不過對事業,尤其投身演藝界,需以“身體”塑造角色展不人前之女子,帶來不少麻煩。
三十年代歌女、古裝仙女艷鬼、純情學生、賢妻良母、革命志士、歷史人物……即使演技精湛投入角色,還得費勁掩蓋足踝、頸項、手背、腰間、大腿各處刺青。避鏡或遮瑕,都令演出打折扣。
體無完膚更不適合當時裝模特兒。
人生多變,刺青女子略為成熟,經過興衰起跌愛恨洗禮.

爛泥與“貓空”
無線一大堆水準不高的劇集,收視率高企只因觀眾無選擇——不過《賭場風雲》頗具追看性。不談劇情發展,先贊演員,爛泥甲歐陽震華幾場感情戲固然精彩,爛泥乙黃宗澤演隱閉青年,撿地上垃圾牛丸吃的頹廢,-take過,落力而專業。宣萱癲喪可愛。許紹雄Camp得抵死(調皮出格)。如與今年的所謂視帝視後(鄭嘉穎、佘詩曼)相比,肯定贏幾條街。
  看完《賭》,接著《友緣相聚》亦精彩、惆悵。
  主持肥姐,拍攝專輯後健康出問題,一度在鬼門關徘徊,現康復靜養。樂天爽朗世故的笑聲只能在節目中重溫。接受訪問的都是當年紅極一時各具特色之名人,經歷人生悲歡起跌,王羽、曾慶瑜、湯蘭花、恬妞、徐楓、翁倩玉、姜大衛……侃侃而談。
最叫人動容,是三四十年前“台灣第一玉女”張美瑤,與俊朗邪氣高雄浪子柯俊雄轟烈而無奈的愛恨。二○○五年,二人還因男方“拖欠贍養費”而對簿公堂。
她們到“貓空”品茶。那處因地質鬆軟,河床長年被衝擊,挖出坑坑窪洞,水流似貓爪痕跡,故命名“貓空”——不知如何,總是聯想緣起緣滅的留痕,和滄桑玉女只追求平淡快樂的一抹委婉淺笑。
滿足
印度有位廿五歲的青年,不管村人的反對、揶揄、鄙視、嘲弄,也不管父親氣得要自殺,堅決與他那七十多歲的祖母結婚。
結婚?
理由是結為夫婦後,可以更好更孝順地照顧她——但,孫兒照顧祖母的方式也一樣親切呀,非要“結婚”?是包括同床,令她得到性滿足嗎?否則何必搞個亂倫的儀式,叫人側目?實在奇怪。
難道是為了錢?但看電視上他們亦不過貧民,無甚家當。再說,祖母可以在遺囑上指定孫兒承受遺產,毋須成為“丈夫”。
娶一個“嫲嫲”,或者“媽媽”,都是成年人自己的選擇。
台灣的莉莉(原名趙繡花),五六十歲濃妝艷抹的魚丸店老闆娘,上任丈夫是廿來歲的小鄭,已轟動一時。現任丈夫竟是泰籍小伙子庫安。莉莉比庫安的媽媽(即是她婆婆)還大六歲。可算是姨媽級。人問庫安難堪嗎?會對年輕辣妹動心嗎?老牛嫩草受得了嗎?他回答:“這是緣分啊!”強調:“我已經很滿足了。”後事如何不得而知,走著瞧。
  一切離經叛道的痴纏,當然是“緣分”,否則如何解釋?而且,也不必向局外的閒雜人等解釋。
自已滿足,關你們什麼事?

學到,才不虧
一般而言,女藝人與男友親熱床照外泄,傳媒刊登,市面流傳,發放者不外四個可能——
(一)女方。(二)男方。(三)新歡。(四)陌生人。
女方發放?怎會?精神有問題嗎?當初情到濃時,或誤信對方,才拍下見不得人的照片。處心積慮也好,自拍自娛也好,都是二人之問隱私。公諸於世,女方所受傷害較大——作為受害人,卻要面對壓力。
男方是床照擁有人,把私密向第三者展示的行動,已對女方不尊重。
新歡打擊舊愛?只是一種手段,說到底並無得益。此舉損人而不利己。
難道沖曬時被人翻印?手機或相機丟失?陌生人撿去?四下兜售賺缺德外塊?仇人布局?江湖險惡?……
事情發生了,再困擾傷心,應先怪自己。
社會中不乏類似的“出賣個案”,為什麼沒得到啟迪而拒拍?出事後,竟堅信對方清白,只遭他人陷於不義?第一回天真,是閱人失準,第二回仍天真,就太奇怪了。
世間女子放聰明點吧。
——雖跌倒,但學到,才不虧。
尋衣、尋花
前曾錯過了上海大劇院一個“後現代多媒體表演”《尋衣記》。不是說好不好看(或許是失望)。網上有簡介,只覺創意新鮮吸引。晚了趕不上,奈何。它說一個年輕女子急於出門赴約,在滴答聲中尋找衣裳,初戀好緊張,一件件穿上脫下。翻箱倒櫃滿地狼藉都不合意。就在陷於絕望之際,“魔衣”出現了……現代女子開始與歷代佳人對話:杜麗娘尋夢、潘金蓮尋情、林黛玉尋花、花木蘭尋愛,悲欣交集,激發現代女子對愛情執著追求的信念。
“多元化,跨時空,影像和技巧的匯集”,當然是宣傳句子。節目其實為商品服務,它是“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閉幕式的一場“內衣秀”。
內衣是女子最溫柔但堅強的堡壘。漢代稱“心衣”、唐代稱“訶子”、宋代稱“抹胸”、元代稱“合歡襟”、清代稱“肚兜”。今日有人稱之為“胸圍”、“胸罩”,都太白了。“奶罩”二字更毫無想像餘地,還感覺很“硬”。
  《尋衣記》擦肩而過是無緣。不要緊,上海南匯年度“桃花節”,四月,萬畝桃園花爛漫,滿天紅艷艷,目為之炫。
  花期內趕得上,沒錯過。

貓也會遇人不淑
美國有一頭山貓,被獵人用利箭射穿頭部,受傷超過一周才被發現,奄奄一息。但獸醫仍立即進行手術,盡力挽救,成功將箭拔出,因箭頭並未射中致命位置,非常僥倖(百萬分之一機會),。大難不死。接受康復治療,只要體力恢復,便可放回大自然。
即使是重傷的動物,人們對生命仍是尊重和珍惜的。
有否看過內地一輯“虐貓連環圖片”?一名衣著性感時髦的中年女子,先捧小貓輕撫,之後獸性大發,用高跟鞋狠狠踩爆小貓的嘴巴和眼睛……虐殺還拍照留念網上流傳。
網民憤怒,聯手緝兇。根據照片的特點、背景、各種線索……終於揪出來,姓名、電話、土作單位(服務行業)和近照,皆曝光。她毫無悔意表示:
“我踩貓怎么啦?這也是一種人生經歷。”
真是無恥而變態。
有一說法指毒女來自黑龍江,是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這得報導正確不能誤傳,病人若知真相,還不快快轉院?
香港有些貓狗主人,每星期把它們帶到醫院和老人院當動物醫生,幫助身心受創者暫時忘卻痛苦,人貓生活添上意義。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我很想知道虐貓毒女有何報應。
並非……而是……
一個廣告盡情展現劉翔身手。請得“110米欄奧運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來當主角,當然因為他跨欄勝過差點會飛的袋鼠。
這廣告討好,是一位身手矯健大男生,為小女孩勇追被獸類侵犯掠奪的玩具,鋤強扶弱正義凜然。而且有點黑色幽默。
不過想深一層——
(一)走到懸崖峭壁,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人就敵不過獸了。
(二)最後還是刷卡另購新玩具叫她破涕為笑。
解決一切問題的,並非人體潛能之極致,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信用卡——有錢,不怕狡黠的袋鼠兇猛的鱷魚。需要幫忙,不一定劉翔或各位心儀的白馬王子,而是任何人任何一張信用卡。
令人如夢初醒?——不過,“護花”過程還是感動的吧,夢醒之前,迷糊、沉醉、不知身是客。
  題外話:在網路上見有些人揶揄劉翔(或金牌選手)“沒文化”。只覺他們不懷好意,又有些多餘。國家栽培的運動員,自小投入艱苦訓練,經歷一般人畢生難遇的得失起跌——何嘗不是“文化”的一種?
毫無出路的純文化,某些時候,只是一張失效的信用卡。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