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音義》

《一切經音義》

《一切經音義》是一部工具書。該書以佛經寫本中的詞語為收錄對象,保存了大量異體字資料,具有極高的價值。

內容介紹

《一切經音義》《一切經音義》
佛書名,有二。其一為唐貞觀間釋玄應所撰,二十五卷。其體將佛經應釋之字錄出,注音訓於下,並廣引字書傳說以證之。所釋凡佛教經律論四百四十二部。至於訓釋所資,釋典之外,徵引群籍百數十種。如鄭玄尚書注、論語注,三家詩,賈逵、服虔春秋傳注,李巡、孫炎爾雅注,以及倉領、三倉、字苑、字林、聲類、通俗文、說文音隱諸書,皆久佚之秘籍。故清儒之治國小、斠讎、輯佚者,視為瓌寶。其一為唐貞元、元和間釋慧琳所撰,一百卷。凡開元錄入藏之經典二千餘部,一一徧釋,引書幾七百種。隨唐志著錄久佚不傳之作,如廣倉、字統、字指、字書、韻略、韻詮、纂韻、韻英、桂宛、珠叢、文字集略、開元文字音義,固獨賴其徵引;而如張戩考聲集訓、古今正字、文字典說、文字釋典諸書,並隋唐志亦未著錄。即傳世之書,引說文則聲義並載;引玉篇有野王案語,與楊守敬在日本訪得之詳本及萬象名義之據本合;引國語則唐固注,引孟子則劉熙注。此外文佚秘籍,不可殫記。誠國小之淵藪,藝林之鴻寶。又遼沙門釋希麟撰續一切經音義十卷,蓋慧琳書之續書也。玄應書,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編有引用書索引。慧琳希麟書,北京大學編有引用書索引。

歷史來源

【中文摘要】異體字研究漢字整理與規範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當前關於什麼是異體字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本文采用在構形學理論指導下將構形與字用結合起來的定義,即異體字是指“漢字史上為記錄同一個詞而造的、在使用過程中功能沒有分化或同一個字由於書寫變異而構成的一組形體不同的字元。”
玄應《一切經音義》是一部產生於唐代的以佛經寫本中的詞語為收錄對象的工具書,書中保存了大量的魏晉六朝以迄唐初的異體字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文即以之為研究對象。在漢字構形學理論的指導下,對測查上來的材料進行分析與研究。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異體字可分為異構字與異寫字兩種類型。對於異構字採用直接構件分析法對其進行分類研究,並從中總結出異構字的構形規律;對於異寫字採用歷史比較法和字型分析法結合人們的書寫心理與書寫習慣對其進行分類研究,並從中總結出異寫字的書寫變異規律
【英文摘要】The study of variant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 is the key work of Chinese characters' class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So far, there is not a defi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variant forms is acknowledged by all the scholars. The paper adopts the definition, which is found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mation and combining the forms and the usag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gether, that is the variant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 are the characters which are formed for the sam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