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寬恕》

學者陳漱渝主編的《一個都不寬恕》,1986年曾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初版,當時該書躋身暢銷書排行榜前列。2010年8月,《一個都不寬恕》一書又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再版。陳漱渝表示,論爭的內容涵蓋了20世紀早期魯迅和復古派、現代評論派的論爭,30年代左聯內部的幾次論爭等等,論爭人物涉及吳宓、章士釗、梁實秋、田漢、郭沫若、顧頡剛等,“而論戰起因,既有不同文化營壘的分歧,又有由誤會引發的私人糾葛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一個都不寬恕》《一個都不寬恕》

書 名:《一個都不寬恕》

作者: 陳瀨渝 主編

出 版 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8

字數: 600000

頁數: 520

I S B N : 9787511500472

內容簡介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為魯迅參與的歷次論爭提供了比較完備的史料,也為研究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論爭內容涵蓋20世紀早期魯迅和復古派、現代評論派的論爭,左聯內部的幾次論爭等等,論爭人物涉及吳宓章士釗陳源梁實秋田漢郭沫若徐懋庸顧頡剛高長虹等。而論戰起因,既有不同革命營壘的分歧,又有由誤會引發的私仇等。

作者簡介

陳漱渝,男,祖籍湖南長沙,1941年生於四川重慶。196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1976年4月調入北京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曾任魯迅博物館副館長兼魯迅研究室主任。2001年任《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現任魯迅博物館研究館員,兼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等。 主要著作有:《魯迅與女師大學生運動》、《魯迅在北京》、《魯迅史實新探》、《許廣平的一生》、《民族魂一魯迅的一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魯迅史實求真錄》、《宋慶齡傳》、《風情·親情·鄉情》、《五四文壇鱗爪》、《甘瓜苦蒂集》、《倦眼朦朧集》、《披沙簡金集》等。

書名由來

書名取自魯迅雜文《死》,寫於魯迅去世前44天。文中披露了魯迅重病時擬定的七條遺囑。其中第七條是:“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魯迅補充道,“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編輯推薦

本書立意新穎,為魯迅參與的歷次論爭提供完備而新穎的史料,也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提供了生動豐富的史料。翻開書頁,我們便可以聞到當年文壇濃郁的硝煙味,可以看到以魯迅為旗手的文化新軍跟形形色色、明明暗暗的敵人進行較量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作者闡述

海南周刊:我們該怎么理解所謂“不寬恕”?

陳漱渝:魯迅通過對中國歷史的深入研究和對中國現實的深刻洞察,總結出了一條重要的經驗教訓:“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中國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這其實是老實人自討苦吃。

魯迅還舉了一個例子:辛亥革命之後,紹興都督王金髮寬恕了殺害秋瑾女士的謀主章介眉,待二次革命失敗,章介眉勾結袁世凱反把王金髮槍斃了。這就叫“自家掘坑自家埋”。

海南周刊:魯迅“一個都不寬恕”的對象是誰?

陳漱渝:魯迅提倡“一個都不寬恕”,主要是針對壓迫者在暫時失勢時提倡的“恕道”,主要對象是那種本性不改的敵對勢力。

在實際生活中魯迅寬容了不少曾經傷害過他的青年,但他不寬容那種一方面貽害於人,一方面又騙以“寬恕”美名的偽善者。因為對這類人實行“恕道”,只能讓他們贏得喘息時機,捲土重來。魯迅的主張是“打落水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