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毛澤東1941年3月17日為他編著的《農村調查》出版時所寫的序言和4月19日撰寫的校讀後記,原載於《農村調查》,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3卷。1941年中國共產黨即將走過20年戰鬥歷程,為克服黨內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影響,同我黨當時所處的地位和肩負的任務相適應,毛\n澤東編集《農村調查》一書,並撰寫了序言和跋。

《〈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

正文

毛澤東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闡述調查研究的意義和如何進行調查研究的重要論文。《農村調查》一書匯集了毛澤東保存的 1927~1934 年期間農村調查的材料。1937年10月,毛澤東曾為該書寫過一篇序言,即序言一。1941年在延安正式出版時他又寫了序言二和跋。1953年序言二及跋收入 《毛澤東選集》第 3卷。1982年 1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將序言一增收到《〈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
"序言"反覆說明編輯出版《農村調查》一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找到一個如何了解情況、研究問題的方法。作者重申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真理,指出對於擔負指導工作的人來說,有計畫地抓住幾個單位,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即階級分析的方法,作幾次周密的調查,是了解情況的最基本的方法,這樣才能獲得關於社會問題的最基礎的知識。"一切實際工作者,必然向下作調查。對於只懂得理論而不懂得實際情況的人,這種調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則他們就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繫。"作者還著重闡述了調查研究所應採取的態度和方法,強調民眾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眼睛向下,對民眾滿腔熱忱,拜民眾為師,才能做好調查研究工作。作者在"跋"中提出一個重要思想,即要正確地處理保持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純潔性同實行現行社會經濟政策的關係;闡述了共產黨的策略路線在不同時期的原則區別;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和革命幹部必須鍛鍊自己成為懂得馬克思主義策略的戰士;指出片面地簡單地看問題,是無法使革命勝利的。
《〈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調查研究的基本思想,它幫助人們學會套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從事社會調查。該文曾作為中國共產黨延安整風運動的學習檔案之一,對全黨幹部從思想上清算王明等人的教條主義錯誤,端正思想路線,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自覺性,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