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毛腿”飛彈

“飛毛腿”飛彈

”飛毛腿“飛彈(Scud)是一個已經被大眾接受了的辭彙,指蘇聯在冷戰時期開發並被廣泛出口的一系列的戰術彈道飛彈。這個名稱是從"北約官方名稱"(參見en:NATO reporting name)為SS-1飛毛腿得來的,是西方的情報局將"飛毛腿"這個詞與一種飛彈聯繫起來的。這種飛彈的俄國名字是R-11 (第一個版本) 和 R-300 Elbrus (後來的一個版本)。飛毛腿這個名字被媒體等不止用做這兩種飛彈,而且還指別的國家根據蘇聯原型廣泛發展的許多種飛彈。偶然地,在美國,飛毛腿被泛指為任何國家的不是從西方原型發展出來的彈道飛彈。

國別:前蘇聯
類型:地空飛彈
型號:SS-1型
在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用蘇制“飛毛腿”飛彈頻頻攻擊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直到戰爭結束前幾小時,一枚“飛毛腿”飛彈還擊中了美軍的一個餐廳,
造成數十名士兵傷亡。美軍稱這是戰爭期間遭受的最大傷亡,是“最黑暗的時刻”。實際上這種武器在蘇聯叫作P—17型戰役戰術飛彈,“飛毛腿”是北約國家給它起的名字,美國人則叫它SS一1型飛彈。它首次出現在1957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飛彈直徑840毫米,長約10.4米,發射車用史達林Ⅱ型坦克改裝而成。行軍狀態飛彈發射架橫置在坦克頂部,使用時向車體後方傾轉,直立於地面。
它採用單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最大飛行速度達到5倍音速,最大射程 160千米,最小射程80千米,全重4500千克。它配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戰鬥部,一種是常規戰鬥部,重 700千克;另一種是
核戰鬥部,重 400千克。核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0萬噸TNT炸藥。8年後的紅場閱兵式上,出現了另一種新戰術飛彈,它的外形與“飛毛腿”十分相似,只是長度增加了 0.6米左右,西方專家分析這是“飛毛腿”的改進型,因此稱它“飛毛腿B”。彈體加長後,它的最大射程也從160千米增加到280千米。飛彈重量增到6300千克,核戰鬥部重量 700千克,威力只有10萬噸TNT當量。增大射程和減小威力以後,可以提高戰場使用的靈活性,便於攻擊各種不同距離不同性質的戰術目標。新彈的運載車不再用坦克車體,而是用越野載重車改裝而成。採用這種8輪式載重車作為運輸、起豎、發射車,便於在公路上高速行駛,並且可以在發射以後迅速裝彈。
繼“飛毛腿B”之後還出現過一種“飛毛腿C”飛彈,據稱它的射程進一步增至480千米。美軍有的情報報告則稱見到了射程為450千米的“飛毛腿KY一3”型飛彈。但是這些飛彈至今沒有詳細報導。
“飛毛腿”飛彈裝備蘇軍統帥預備隊和集團軍戰役戰術火箭旅,每個旅編有18輛發射車,每輛車配備4枚飛彈,全旅共有72枚。主要用於對敵實施縱深打擊,消滅敵核襲擊兵器,摧毀敵主要軍事集團,尤其是摧毀敵坦克機械化部隊及戰役預備隊,破壞敵地面軍隊和航空兵的作戰指揮體系;消滅敵防空兵器,牽制敵軍作戰機動,阻止敵戰役預備隊的開進,破壞其戰役後方工作,摧毀敵軍重要通信交通樞紐。除了蘇聯和華約國家外,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國也都擁有了這種武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和伊朗相互發射大量“飛毛腿”飛彈,攻擊對方的重要城市,成為當代軍事史上有名的“襲城戰”。“飛毛腿”飛彈雖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而名噪一時,可是它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精度太差。一般報導它的圓公算偏差範圍為300米,實際上在戰場上使用時偏差達到1000米以上。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後一天,埃及發射 3枚飛彈攻擊以色列的三個目標,結果都末命中要害部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