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旋翼機

“藍鯨”旋翼機

“藍鯨”旋翼機,是2013年9月有天津直博會上展出的一種新型中國產旋翼機概念模型,它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的中航工業直升機研究所網站發布了最近正在研發的三個項目之一,這款直升機採用了四旋翼傾轉翼技術,外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當年的V-44方案。中國的先進旋轉翼飛機研發項目很可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成為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作戰部隊之一。

概述

中國“藍鯨”旋翼機中國“藍鯨”旋翼機

多數常規直升機的飛行速度不宜超過每小時200公里。超過一定的速度,槳葉之間的氣流會導致直升機失去平衡,還會對發動機和機械部分造成巨大壓力,可能導致其出現故障或損毀。幾十年來,直升機設計者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來打破這個速度極限。像“藍鯨”這樣的傾轉旋翼機在固定翼上安裝有旋翼艙——稱為短艙。當旋翼在水平位置時提供升力,當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旋翼處於垂直狀態,提供推力。

四旋翼設計是其面臨的獨有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抵消飛行過程中前旋翼給後旋翼造成的湍流。

背景

在二十一世紀早期,美國海軍十分重視V-44旋翼機和聯合通用中心運輸機方案,並曾提出“海軍基地”概念,構想以戰區一般大的、半移動的海軍平台或者超大型的貨船作為平台,取代在海外基地難以保養的平台。如果這樣的平台建成,美國將輕鬆調動20~30噸重量級的常規或四傾轉旋翼運輸機進行支援,而不需盟友對其進行支持。但是,這兩個方案的並沒有進行下去。

儘管美國在沖繩部有24架MV-22B“魚鷹”運輸機,並能在1小時內到達釣魚島。但中國擁有“藍鯨”旋翼機會大大增強中國的軍事能力,並很有可能在未來戰爭中獲勝。

性能

“藍鯨”旋翼機採用四傾轉旋翼構型,載荷20噸,時速538公里,作戰半徑815公里。它具備垂直起降能力,並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擁有備用配電裝置。該直升機採用複合材料打造,擁有先進的光動力飛行控制系統,“智慧型”航空電子系統還有助於減少飛行員的工作量。

用途

“藍鯨”具備垂直起降能力,起飛所需場地較小,並且能夠在複雜地形環境,如山區、海島進行起降和運輸。“藍鯨”交付後,將擔負救災、垂直補給、運輸重型裝備及人員等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