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級驅逐艦

“無畏”級驅逐艦

“無畏”級驅逐艦是通用型驅逐艦,重點在反潛戰,是“現代”級驅逐艦的補充。據報導,該級艦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自持力。

簡介

“無畏”級驅逐艦

艦名

舷號

建造廠

動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瓦西列夫斯基元帥

687

日丹諾夫造船廠

1979.04.12

1981.12.29

1983.12.08

薩波什尼科夫元帥

543

楊塔爾造船廠

1982.12

1985.1

1985.12.30

北莫爾斯克

619

楊塔爾造船廠

1984.06.12

1985.12.24

1987.12.30

列夫琴科海軍上將

605

日丹諾夫造船廠

1982.01.27

1985.02.21

1988.09.30

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

572

楊塔爾造船廠

1986.02.05

1987.06.04

1988.12.30

哈爾拉莫夫海軍上將

678

楊塔爾造船廠

1986.08.07

1988.06.29

1989.12.30

潘傑列耶夫海軍上將

548

楊塔爾造船廠

1987.01

1990.02

1991.12.19

 基地分布如下:“瓦西列夫斯基元帥”、“北莫爾斯克”、“哈爾拉莫夫海軍上將”和“列犬琴科海軍上將”號部署在北誨艦隊;“薩波什尼科夫元帥”、“潘傑列耶夫海軍上將”和“維諾格

“無畏”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
拉多夫海軍上將”號部署在太平洋艦隊。該級的第四艘艦“扎哈洛夫”號在1992年3月火災後被拆解:“特里布茲海軍上將”號1994年進入後備役,1995年機艙發生火災,但到適當的時候可能會需要該艦。“無畏”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已經被拆解,而“斯皮里多諾夫海軍上將”號幾乎不可能再使用。

該級艦1972年10月通過設計論證。是“克列斯塔”Ⅱ級艦的替代艦,但卻以“克里瓦克”級艦的設計為基礎。定型為大型反潛艦。該級艦建造了12艘後便終止了計畫,轉而建造“無畏”Ⅱ級(1155.1型)。
該級艦的2個機庫是並排布置的,用傾斜升降坡道與飛行甲板相連。艦上設有三防(核生化)和損管設備及海上補給裝置。安裝了主動減搖裝置,箔條誘餌發射裝置位於前桅的兩側和魚雷發射管的內側。“籠瓶”(CAGEFLASH)天線安裝在主桅架上以及機庫頂桅桿上。有跡象表明在SS-N-14發射裝置的下發射管上有核武器釋放機構或保險裝置。

性能介紹:

滿載排水量:8500噸。

標準排水量:6700噸。

艦總長:163.5米。

艦寬:19.3米。

吃水:7.5米。

飛行甲板:長20米,寬18米。

航速:30節。

“無畏”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

續航力:2600海里/30節,7700海里/18節。

人員編制:249人(其中29名軍官)。

動力裝置:COGAG。2台燃氣輪機,功率40.8兆瓦。2台燃氣輪機,功率10兆瓦;雙軸。

飛彈:8座SA-N-9“長手套”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指令制導,主動雷達尋的,射程12千米,飛行速度2馬赫,戰鬥部重15千克,射高3.4~12192米,64枚飛彈,4個發射通道。這些發射裝置均布置在船體結構內部,用1.8米直徑的蓋板蓋住。其中,4座位於首樓上;2座位於魚雷發射管之間;2座位於後甲板室前端的反潛深彈發射指之間。2座四聯裝彩虹設計局(RADUGA)SS-N-14“石英”反潛/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指令制導,射程55千米,飛行速度0.95馬赫,戰鬥部為5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或E53-72型魚雷。若換裝艦對艦飛彈,其射程為35千米,戰鬥部重500千克。

艦炮:2座100毫米/59火炮,仰角85°,射速60發/

“無畏”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
分,射程15千米,彈重16千克。4座AK 630 30毫米/65火炮,每座6管,仰角85°,射速3000發/分,射程2千米。

魚雷: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53厘米魚雷。

反潛深彈:2座RBU 6000型12管迴轉式反潛深彈發射裝置,射程6000米,彈重3l千克,

水雷:布放26枚水雷的布雷軌。

對抗措施:2座PK-2和8座PK-10箔條誘餌發射裝置。美國氣幕型降噪裝置。2部“足球”B(“列夫琴科海軍上將”號以後艦),2部“酒杯”(電子偵察設備),6部“半杯”雷射報警器(“列夫琴科海軍上將”號以後艦),2部“坐鐘”(電子干擾設備)

火控系統:MP145雷達和光電系統。2部“冠鍾”和“圓屋”C數據鏈。

雷達:對空搜尋——“支柱對”雷達,F波段。“頂板”三坐標雷達,D/E波段。
對海搜尋——3部“棕櫚葉”雷達,I波段。
火控——2部“眼窩”雷達,F波段(用於指控SS-N-14飛彈)。2部“十字劍”雷達,K波段(用於指控SA-N-9飛彈)。“鳶聲”雷達,H/I/K波段(用於指控100毫米艦炮)。2部“低音帳篷”雷達,H/I/K波段(用於指控30毫米艦炮)。
“塔康"——2部“圓屋”戰術導航系統。
敵我識別——“鹽罐”A和B型,“箱桿”A和B型。
艦載機進場控制系統——“防蠅紗”B(安在右舷機庫)。2部“蠅釘”(nySpike):

聲吶:“馬顎”(“多項式”POLINOM)主動搜尋與攻擊艦殼聲吶,低/中頻。“牝馬尾(鼠尾)”主動搜尋可變深聲吶,中頻。

直升機:2架卡-27“蝸牛”A直升機

返回上頁:驅逐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