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級護衛艦

無畏級護衛艦

11540型護衛艦(俄文:Сторожевые корабли проекта 11540,英文:Type Project 11540 Frigates;蘇聯以警戒艦“Сторожевые корабли”編列;北約代號:Neustrashimyy Class Frigate無畏/不懼級護衛艦;蘇聯代號:ЯСТРЕБ“鷹”)是蘇聯/俄羅斯海軍隸下的大型艦隊警戒護衛艦。本級艦旨在作為蘇聯海軍未來艦隊護衛艦骨幹,在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擴大了艦體,強化遠洋適航性,擁有齊全強悍的火力配置,堪稱蘇聯最高武器整合水平的展現,原本計畫大量建造,取代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和61型卡辛級驅逐艦,但本級艦的建造卻適逢蘇聯解體,僅付諸動工3艘,2艘進入服役,現均隸屬於俄羅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

基本信息

滿載排水量:4250t。
標準排水量:3450t。
艦總長:131.2m。
水線長:123m。
艦寬:15.5m。
吃水:4.8m。
航速:30kn。
續航力:4500nmile/16kn。
人員編制:210人(其中軍官35人)。
動力裝置:COGAG。2台燃氣輪機,功率35.72MW;2台燃氣輪機,功率17.79MW,雙軸。
飛彈:可以使用SS-N-25艦對艦飛彈,但未裝。可能裝有SS-CX-5“薩普萊斯(SAPLESS)”艦對艦飛彈(可能是一型SS-N-22(“白蛉”M)飛彈)(從魚雷發射管發射)。4座SA-N-9“長手套”6聯裝艦對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指令制導,主動雷達尋的,射程12km,飛行速度2Ma,戰鬥部重15kg,32枚飛彈。
2座CADS-N-1“刀”(KORTIK)/“卡什坦”艦對空彈炮合一發射裝置,每座有1個雙管30mm“加特林”炮和8枚SA-N-11(“格里森”(GRISSON))艦對空飛彈以及“熱閃”/“熱點”火控雷達/光電指揮儀。飛彈為雷射波束制導,射程8km,彈重9kg。火炮射速9000發/min,射程1.5km。SS-N-15/16反潛導彈發射裝置,慣性飛行,射程120km,戰鬥部為40型魚雷或核彈頭,從魚雷發射管發射。艦炮:1座100mm/59艦炮,仰角85-,射速60發/min,射程15km,彈重16kg。魚雷:6具與反潛飛彈發射裝置結合在一起的533mm魚雷發射管、能發射SS-N-15/16反潛飛彈以及40型反潛魚雷或533mm魚雷。“薩普萊斯”艦對艦飛彈也可以從這些魚雷發射管發射。反潛深彈:1座RBUl2000型10管迴轉式反潛深彈發射裝置,射程12km,彈重80kg。
滿載排水量:4250t。標準排水量:3450t。艦總長:131.2m。水線長:123m。艦寬:15.5m。吃水:4.8m。航速:30kn。續航力:4500nmile/16kn。人員編制:210人(其中軍官35人)。動力裝置:COGAG。2台燃氣輪機,功率35.72MW;2台燃氣輪機,功率17.79MW,雙軸。飛彈:可以使用SS-N-25艦對艦飛彈,但未裝。可能裝有SS-CX-5“薩普萊斯(SAPLESS)”艦對艦飛彈(可能是一型SS-N-22(“白蛉”M)飛彈)(從魚雷發射管發射)。4座SA-N-9“長手套”6聯裝艦對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指令制導,主動雷達尋的,射程12km,飛行速度2Ma,戰鬥部重15kg,32枚飛彈。
2座CADS-N-1“刀”(KORTIK)/“卡什坦”艦對空彈炮合一發射裝置,每座有1個雙管30mm“加特林”炮和8枚SA-N-11(“格里森”(GRISSON))艦對空飛彈以及“熱閃”/“熱點”火控雷達/光電指揮儀。飛彈為雷射波束制導,射程8km,彈重9kg。火炮射速9000發/min,射程1.5km。SS-N-15/16反潛飛彈發射裝置,慣性飛行,射程120km,戰鬥部為40型魚雷或核彈頭,從魚雷發射管發射。艦炮:1座100mm/59艦炮,仰角85-,射速60發/min,射程15km,彈重16kg。魚雷:6具與反潛飛彈發射裝置結合在一起的533mm魚雷發射管、能發射SS-N-15/16反潛飛彈以及40型反潛魚雷或533mm魚雷。“薩普萊斯”艦對艦飛彈也可以從這些魚雷發射管發射。反潛深彈:1座RBUl2000型10管迴轉式反潛深彈發射裝置,射程12km,彈重80kg。
水雷:2條水雷軌。對抗措施:8個PK10和2個PKl6箔條誘餌發射裝置。電子偵察及干擾機。2部“足球”,2部“半帽”,4部“半杯”雷射偵察設備。火控系統:2部“鍾冠”數據鏈。雷達:對空/對海搜尋——“頂板”三坐標雷達,D/E波段。
導航——2部“棕櫚葉”雷達,I波段。
火控——“十字劍”雷達(用於指控艦對空飛彈),K波段;“鳶聲”B雷達(用於指控艦對艦飛彈和艦炮),I波段。
敵我識別——2部“鹽罐”;4部“箱吧”;聲吶:“牛軛”和“鯨舌”艦殼聲吶,主動搜尋和攻擊,中頻。“牛尾”可變深聲吶或拖曳陣聲吶。直升機:1架卡-27“蝸中”直升機。說明:該級的第一艘艦1990年12月在波羅的海開始海試。第三艘艦1993年7月下水時僅完成了船體部分,以後再未進行任何進一步的建造工作,並於1997年中拆解。該級艦稍大於“克里瓦克”級,並搭載有一架直升機,直升機是現代西方護衛艦武備中的標準組成部分。在艦的主甲板平面的兩舷側各有3個水平發射裝置,它與首向成18-角。這些發射裝置可供發射SS-N-15/16反潛飛彈和普通的魚雷。該級艦還有類似於“基洛夫”級最後3艘艦上位於擋板之後的發射裝置。直升機甲板橫跨整個艦寬。後煙囪異乎尋常地與甲板齊平,但兩煙囪經首次海試後稍有增高。該級艦在隱身性上作了許多嘗試。主推進裝置與“無畏”Ⅱ級相同。基地在波羅的海。
(一)研製背景與計畫
1.“無畏”級的產生
“無畏”級的設計最早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產品代號為1154,當時“克里瓦克”級(代號1135)的建造已接近尾聲,海軍希望設計建造一級新的護衛艦,在反潛、反艦和對空武器的配置方面更加合理,改進原“克里瓦克”級沒有艦載直升機系統的缺陷,並能改進“克里瓦克”級在適航性、內部容積和指揮控制設施方面的不足。
由於在發展“無畏”級的一些分系統方面遇到的困難,使該級艦的設計比原計畫時間推遲了約5年。據“美國國防市情況報告”報導,“無畏”級上裝備的反艦飛彈和反潛飛彈原來都是用於潛艇的,從潛艇的650mm魚雷發射管發射。為了用於“無畏”級,改為從固定式拘魚雷彈射器上發射。“無畏”級裝備的新裝備還包括綜合首聲吶系統和一套很先進的、全分散式的綜合指揮系統。
2.建造計畫
“無畏”級原打算作為“克里瓦克”級以後的新一代護衛艦,建造數量當然是比較多的,由於設計上遇到的技術困難的延誤,接著出現的前蘇聯的解體和俄羅斯遇到的經濟危機,使該級艦的發展計畫受到了嚴重影響。首艦“無畏”號於1986年4月開工,1988年5月才下水,1989年12月開始試航,直到1993年1月才正式服役,光海上試航和武器系統的試驗前後花了4年多。
首批艦原已開324艘,2、3號艦分別於1988年5月和1990年9月開始建造,分別於1991年5月和1993年7月下水。建造廠揚塔(Yantar)船廠1998年10月宣布,2號艦已報廢賣掉抵債。3號艦下水後沒有再進行任何工作。
3.使命任務
“無畏”級的主要使命是反潛和反艦,在離俄羅斯沿海不太遠的高威脅區執行反潛和反艦任務;與“現代”級和“勇敢”級驅逐艦編隊執行遠洋作戰任務。對空作戰方面只具有點防禦能力。
(二)總體性能與裝備
1.主尺度和性能
全長(m)131.2
水線長(m)123.0
艦寬(m)15.5
吃水(m)4.8
標準排水量(t)3450
,滿載排水量(t)4250
航速(Kn)30
續航力(nmile/kn)4500/16
艦員(名)210
2.動力裝置
採用COGAG全燃聯合使用動力裝置,2台巡航燃氣輪機,功率17.79MW(24200hp),2台加速燃氣輪機,功率35.72MW(48600hp),雙軸,雙槳。電站為2組柴油發電機組,總容量為3000kW。、
3.武備
(1)反潛武器系統
1架卡-27多用途直升機系統,最大起飛重量為11.5t,巡航速度270km/h,反潛時裝吊。放聲吶或聲吶浮標,磁探儀;帶2枚反潛魚雷或航空深彈。最大航程800km,續航時間4.5h。
SS-N-15/16型反潛飛彈系統,飛彈慣性飛行,射程120kin,戰鬥部為40型反潛魚雷或核彈頭;由艙室內的固定式魚雷彈射器發射。
533mm的反潛魚雷由布置於艙室內兩舷各3個固定的魚雷彈射器發射。
還有1座10管RBUl2000反潛火箭,射程為12000m。
“無畏”級由直升機、反潛飛彈、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組成了四個層次的反潛火力。反潛飛彈的備彈量為8枚,反潛魚雷備彈量為8枚。
(2)反艦武器系統
“無畏”級的反艦武器系統由反艦飛彈系統和100mm艦炮系統組成。
SS-CX-5型反艦飛彈由艙室內的魚雷彈射器彈射,備彈8枚,據報導它原是潛艇用的反艦飛彈,也有說它可能是SS-N-22小型化的派生型,反艦飛彈可能還要裝備4座四聯裝的SS-N-25反艦飛彈,但目前還未裝。
1座單管100mm艦炮的對海射程為15km,發射率60發/min。
(3)對空武器系統
“無畏”級的對空武器系統由SA-N-9飛彈、CADS-N-1彈炮合一系統和100mm艦炮系統三個層次組成。
4座六聯SA-N-9飛彈,垂直發射,SA-N-9飛彈為指令制導和雷達制導,射程12km,備彈32枚。
2座CADS-N-1彈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統,每座有一組六管30mm炮和8枚SA-N-11飛彈,該級艦的SA-N-11飛彈的備彈數不詳。CADS-N-1上裝有“熱閃光”/“熱點”火控雷達和光電指向器。飛彈可雷射制導,射程8km;六管30mm炮,發射率9000發/min,射程2km。
1座單管100mm艦炮,射高10km。
此外,還裝有8座PKl0型和2座PKl6型干擾火箭作為來襲飛彈的軟殺傷武器。
(4)水雷戰裝備
備雷軌2條。
“無畏”級的外形、配置及照片見圖2.6-2和圖2.6-3。
圖2.6-2俄“無畏”級
1?4座SA-N-9艦空彈垂直發射裝置;2?2座CADS-N-1彈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統;3?1座單管100mm艦炮;4?艙室內的固定式魚雷彈射器2座;5?1座10管RBUl2000反潛火箭;6?“頂板”三坐標空/海警戒雷達;7?“十字劍”SA-N-9飛彈火控雷達;8?“鳶鳴”B型火控雷達(反艦飛彈和100mm炮);9?“牛尾”變深聲吶或拖曳線列陣聲吶;10?1架卡-27直升機。
4.主要電子設備
(1)雷達
“頂板”三坐標空/海警戒雷達1部;“棕櫚葉”導航雷達2部;“十字劍”SA-N-9飛彈火控雷達1部;“鳶鳴”BSS-CX-5飛彈和100mm艦炮火控雷達1部;2個“鹽罐”(Saltpot)、4個“箱條”(BoxBar)敵我識別器。
(2)聲吶
“牛軛”(OxYoke)和“鯨舌”(WhaleTongue)中頻主動搜尋與攻擊艦殼聲吶1部;“中尾”(0xTail)變深聲吶或拖曳線列陣聲吶1部。
(3)電子戰系統
“半帽”電子偵察機2部;“邊球”干擾機2部;“半杯”雷射偵察機4部。
(4)作戰指揮和數據系統
全分散式的作戰指揮系統一套,“皇冠鍾”(BellCrown)數據鏈2套。
(三)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1.突出反潛和反艦兼顧防空
“無畏”級是一級火力極強的護衛艦。它裝備了現代護衛艦的全部反潛裝備,從直升機、反潛飛彈到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組成遠中近嚴密的反潛火力,艦上也可能裝備了拖曳線列陣聲吶。反艦火力除了100mm炮外,裝備了從魚雷彈射器彈射的SS-CX-5反艦飛彈,還要裝備從艦面發射的SS-N-25反艦飛彈。在護衛艦上裝兩種反艦飛彈,這是罕見的。因此,也存在著這樣的可能性,SS-CX-5飛彈的彈射發射有些問題,因而改為從艙面發射的SS-N-25反艦飛彈。
圖2.6-3俄“無畏”級照片
由SA-N-9飛彈、100mm艦炮和CADS-N-1彈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統組成的中近程防空系統,其火力之強(兩種飛彈、兩種火炮)是同類護衛艦中沒有的,而且“無畏”級也是俄海軍中首次採用飛彈垂直發射技術的護衛艦。
2.注意隱身性設計
“無畏”級在隱身性設計上特別注意了降低雷達截面積和紅外輻射。在降低雷達截面積上採取的措施是:一是相對壓低了上層建築的高度,從船型和上層建築的布局看,“無畏”級是“克里瓦克”級的改進放大型,但與“克里瓦克”級相比,“無畏”級相對壓低了上層建築的高度。二是上層建築側壁採用了與眾不同的傾斜方式,一般採用的向內傾斜會嚴重減小上一層甲板上的內部空間。為此,“無畏”級側壁採用了從側壁底部向內傾斜,至側壁的中點開始又向外傾斜,至側壁的頂部又恢復到側壁底部的垂直線上。這樣既傾斜了整個側壁,又不會影響上一層甲板上的內部空間,這不能不說是俄羅斯的創新之作。三是根據“無畏”號的完工年代判斷,會在雷達反射的較強部位敷上雷達吸波材料層。
在紅外抑制方面,最為明顯的例子是“無畏”號的後煙囪是如此至低,如果煙囪內沒有高效的冷卻設備和熱禁止措施,煙囪出現的火舌和高溫煙氣對機庫頂的天線和機庫頂兩側的CADS-N-1彈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統將是不能承受的。
3.反潛飛彈和反艦飛彈的新穎發射方式
“無畏”級的SS-N-15/16型反潛飛彈和SS-CX-5型反艦飛彈都採用了從艙室內布置的兩舷各3座的固定式魚雷彈射器發射,這也是“無畏”級的創新之舉。這種做法免去了在艦的艙面單獨設反潛飛彈和反艦飛彈發射裝置,達到了減小艦的長度和排水量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