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

“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

“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

(圖)“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愛心媽媽”

“當善良是個人行為的時候,它就是天上一顆耀眼的明星;當通過個人力量,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行動中,讓更多人成為愛心媽媽的時候,慈善行為就擁有了太陽一般燦爛的光芒!” 她就是這顆耀眼的明星,這道璀璨的光芒,第二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獲得者——熱依汗•哈斯木。

“愛心”從少年時啟蒙

(圖)“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愛心媽媽”
熱依汗出生在塔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全家人只能靠父親做了點小買賣餬口,就在熱依汗6歲那年,辛勞的父親從卻從家裡裝了一大包糖果看鄰居家收養的孤兒。小熱依汗不解的問爸爸:“為什麼要拿著東西看他?”父親拍著小熱依汗的頭說:“熱依汗,你知道嗎?鄰居家收養了一個沒有爸爸和媽媽的孤兒,可鄰居家也很窮,爸爸應該去看望他啊。”聽了父親的一番話,小熱依汗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也從那時起,父親幫助窮困人家和孤兒這件事在熱依汗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天有不測風雲,小熱依汗9歲時,善良的父親卻突然患上胃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全家的重擔也一下子落到了母親身上。為了把4個孩子護養成人,熱依汗的母親節衣縮食,艱難地供著孩子們念書,懂事的小熱依汗也開始揣摩到了媽媽的心思,不僅學習在班裡最優秀,還經常幫著媽媽幹家務活。
有一年,村裡的一個寡婦突然患病去世,留下了兩個無依無靠的孤兒,為告慰丈夫的在天之靈,熱依汗的母親決定收養這兩個孩子。葬禮一完,熱依汗的母親便找到了村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村長遲疑地說:“你帶四個孩子已經不容易了,再帶兩個那怎么行?”熱依汗的母親說:“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村長放心,有我孩子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他們一口。”村長說服不了母親,只好勉強答應了。
就在母親把兩個孩子領回了家時,熱依汗和姐姐弟妹都很納悶:“媽媽怎么帶回兩個孩子?”此時,熱依汗的母親卻笑著對孩子們開了口:“以後,他倆就是你們的弟妹,要好好的關心!”聽了母親的話,熱依汗高興得跳起來說:“我又多了兩個弟弟妹妹了。” 熱依汗的母親對這兩個孩子像親生的一樣,一直供他倆上學到工作。母親的善舉無形中影響著熱依汗,愛心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熱依汗的心中。
1954年,熱依汗考上了新疆學院(新疆大學的前身),因為熱依汗在校時生活費、學費全免,這無疑給比較困難的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接受高等教育的熱依漢也暗自下定決心:畢業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老師,把愛心獻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1957年,大學畢業的熱依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她夢寐以求的教師。
 

自辦”家庭學校” 義務教育失學兒童

 
(圖)“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愛心媽媽”
 1992年,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了35年的熱依汗光榮地退休了。生活節奏也一下變慢了許多,對於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熱依汗,還真有些不太適應。但一個偶然的機會,點燃了熱依汗老有所為的理想火花。1995年夏季的一天,熱依漢和往常一樣去菜市場買菜,突然聽到幾個男子的漫罵罵聲,同時夾雜著孩子悽慘的哭喊聲,熱依漢決定賞錢去看個究竟,只見幾個粗壯的男子正暴打兩個維吾爾族小男孩,兩個小孩子被打得鼻青臉腫,滿臉是血。痛苦地在地上哇哇大哭。
熱依漢見狀,心中很不是滋味,趕忙上前制止:“別打了,他們還是小巴郎啊。”這幾個男子岔岔地說道:“這兩個孩子偷個我們的錢包!”並反問熱依漢:“你是他什麼人?”熱依漢答道:“我是他們的媽媽!”圍打的人停下了手,半信半疑地說:“這種孩子,回去好好管管吧!”熱依漢拉著兩個正受寵若驚的孩子說:“走,回家去。”
回到家後,熱依漢趕忙打來水,洗去兩個孩子臉上的淚痕、血跡和污垢,又給兩個孩子端上了香噴噴的飯菜,見孩子狼吞虎咽得往嘴裡扒拉著飯菜,熱依汗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原來,一個孩子的父母離婚了,繼母也不管孩子了,另外一個孩子的父母因吸毒販毒被判刑坐牢。就這樣兩個孩子成了無人管教的地步,流浪街頭,靠偷東西維持生活。
面對兩個失去母愛,失學流浪的孩子,怎么辦?熱依漢思索著,如果不管他們,他倆又要回到流浪的生活,繼續學壞,危害社會。一種母愛的力量和教師的天性,驅使她下決心收留他們。晚上,熱依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愛人,她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老伴的支持。
從此,熱依汗將兩個孩子安排在自己家裡住下,給他們買了學習用具和課本,安排好教育計畫和課程表,上午進行文化課和品德教育,下午督導做作業。在熱依漢的精心呵護下,兩個孩子一周后就有了很大的變化,衣服穿得整潔了,也懂禮貌了,還主動幫助熱依漢做家務,也喜歡讀書寫字了,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
一時間,熱依漢收養兩個孩子的事,在石油學院傳開了。該院學生食堂的一位維吾爾族炊事員慕名找到了熱老師說:“我的兒子艾思坎德成天不上學,我也管不了,拜託熱老師給管管。”熱依漢答應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教育,艾思坎德變化很大,沒多久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上學,後來還考上了烏魯木齊體校,2005年在全國拳擊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
還有一位家長慕名帶著孩子找到了熱依漢說:“這個孩子上了三個一年級,到現在還寫不了幾個字,學校不要了,我也沒辦法。”熱依漢收下了這個孩子,經過半個月的教育,孩子會寫很多字,家長感到不解,他帶著孩子找到了烏市教育局的領導把熱依漢辦“家庭學校”的情況作了介紹,還反問道:“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學了3年,還不如在熱老師那學的半個月?”教育局的領導很納悶,經過了解後才知道熱依漢在家裡義務辦學的情況,於是安排媒體做了宣傳報導。
由於媒體的宣傳,不少家長和熱心人紛紛把失學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送到了熱依漢的家,陸陸續續來了47名。熱依漢的家太小,收不下這么多的孩子,她犯難了。於是,他定下了收孩子的三個條件:失去父母的、經濟困難的、特別調皮的。經過嚴格的審查,她收下了27名學生,全都是7到13歲的孩子。熱依漢為每個孩子都準備了學習用具,給他們編了班、安排了課程表,家中的房子都成了教室,輪流給他們上課。對此,熱依漢常風趣地說:“我這是辦家庭學校,退休不退崗嘛!” 熱依漢在家中義務教育27名孩子,一教就是三年。在熱依漢的教育下,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而且學會了做人,改掉了不良習慣。讓熱依漢感到莫大的欣慰是她的汗水沒有白流,功夫沒有白費。後來通過和校方、家長聯繫,27名孩子都回到了學校繼續上學。
三年的朝夕相處,熱依漢和孩子們有了感情。當要離開熱依漢時,媽媽捨不得這些孩子,孩子們更離不開熱依漢,他們留著淚哭喊著:“愛心媽媽,我們離不開你”。後來,這些孩子中有一名在北京當上警察,兩名考上了大學,其他學生都找到穩定的工作。

動員了30位年近古稀的“愛心媽媽”

(圖)“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愛心媽媽”
送走了27名學生了,清閒下來,熱依漢又陷入了思考,現在貧困失學的孩子還很多,僅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動員更多的人參與愛心行動,讓全社會都行動起來。
2001年,熱依漢的一位在烏魯木齊市第三十七中學當老師的同學的愛人病逝,熱依漢到學校看望這位同學,並安慰她節哀。閒談中,熱依漢得知烏魯木齊第三十七中學仍有40多名貧困生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她記上心頭。晚上,她徹夜難眠,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忽然,她想起自己在烏魯木齊市工作的30多位同學,愛心活動為何不能在同學圈裡先開始呢?
熱依漢在烏魯木齊市的同學每月要聚會一次,同學們多數是老師和機關幹部,經濟狀況都較好。一次聚會,熱依汗給同學們講了自己的想法,這些年近古稀、白髮蒼蒼的老人們聽了熱依汗的提議,都非常支持。同學們都說:“我們也是做媽媽的,不能你一個人作愛心媽媽,我們也要為愛心事業做點貢獻”。熱依汗激動地熱淚盈眶,當即拿出500元,其他同學,姐妹們也當即掏錢,一頓飯的功夫就捐出現金5000元。錢籌到了,她和第三十七中領導聯繫了捐款事宜,學校領導大力支持,並專門安排了捐款儀式。捐款儀式當天,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熱依漢擔心姐妹們來不了,可時間一到,熱依漢的同學們都全部按時趕到。熱依汗也再次呼籲全社會都來獻上一片愛心,幫助貧困失學的孩子們。他們資助的18名學生中還有5名漢族學生,此事一經媒體報導,在社會上的反響特別大。社會上許多熱心人都要求捐款,一周下來,熱依漢共收到社會捐來的24300元,熱依漢將全部捐款轉交給了烏魯木齊第三十七中學的領導。
一天,熱依漢收到了六道灣煤礦學校一貧困生布哈利切姆的來信,信中寫道:我們學校有70多名學生失學,我今年考上了新疆師範大學,但父親一條腿沒了,媽媽患嚴重的心臟病,臥床不起,姐姐又精神失常,家裡沒錢供我上大學,求求熱依漢媽媽幫幫我。
收到信的第二天,熱依漢便趕到六道灣煤礦學校了解情況,並向校方索要了20多名貧困學生的名單。拿上名單後熱依漢馬不停蹄地跑遍20名學生的家裡了解情況,走訪完了孩子們的家長,熱依漢又通知到30位姐妹們共商籌款之事。一周之後熱依漢將籌款交到了學校,解決了20名學生的學費。布哈利切姆也得到了熱依漢的資助。一位好心人得知了這件事,將5000元現金裝在信封里塞進熱依漢家的門縫裡,還附了一封信,請熱依漢將此錢轉交給那位布哈利切姆,並表示布哈利切姆以後的學費由自己全包了,信後的署名為:“愛心媽媽”。這之後的四年,這位不留姓名的愛心媽媽每年都要從熱依漢家門縫塞進5000元,在這筆款的資助下,布哈利切姆也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至今,熱依漢也不知道那位不留姓名的愛心媽媽叫什麼名字。
在熱依漢愛心的感召下,30多位愛心媽媽成了熱依漢的“愛心指揮部”,慈善事業的強大力量,同時也帶動了社會上很多“愛心叔叔”、“愛心姐姐”、“愛心哥哥”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熱依漢的同學主動常年承擔著貧困生的學費。加努食品公司經理阿斯婭每年拿出1500元承擔了一名殘疾高中生的所有費用。玫瑰餐廳經理阿米娜承擔了7名學生,個體老闆布爾加承擔了5名學生。
為了籌集更多的愛心款,熱依漢打破世俗觀念,想方設法去挖掘籌款的路子,維吾爾族人的風俗習慣很多,從紅白喜事到同學聚會,孩子“割禮”等活動。經熱依汗提議,同學聚會每次只花原來的一半,一年就省下了七八千元。朋友和同學的孩子結婚,熱依漢提出建議:“婚宴上就不擺酒了,用飲料代替”每桌省出酒錢約200元,40桌就是八千元。婚宴席上還有個習慣,給每桌的“酒司令”(倒酒服務的)都送一條絲巾和一包好煙,給為結婚跳舞的送帽子和圍巾,熱心的熱依漢於是提議:這兩個習慣也可以免了。兩項加起來一次婚禮就可以省出近一萬元。“割禮”是維吾爾族人的一個大禮,主人都要舉辦隆重的儀式,大擺酒席。來賓也要送份禮金,在熱依漢的動員下,很多朋友和同學都將婚禮省下的錢全部捐出,交給熱依漢,獻給愛心事業。還有維吾爾族人辦喪事,要過三天、七天周年,到時都要做禮拜,熱依漢勸解道:“能不能少做一次,一次又可省出幾千元作為愛心捐款”
熱依漢一生勤儉樸素,對愛心事業卻出手大方。她的衣服一穿就是七八年,很少添新衣,家裡的電器還是兒子當年給買的,已用了20年沒有更新。她整日在外奔波,不知磨爛了多少雙鞋,打電話,做公車,打的,每月的平均支出1200元,從沒向政府要過一分補助。有關部門的領導對熱依漢說:你可以從捐款中報銷一部分開支。可熱依漢說:“那些錢是用來資助貧困學生的,不是給我報銷的,我一毛錢都不會動。”

六年來,熱依漢和她的30位愛心媽媽們,已為25所學校,820多名小學生(70多名漢族學生),43名大學生捐款和籌資金額達32.88萬元,還為17名貧困重病孩子治病捐款8.87萬元,使病患孩子病癒重返課堂。
當熱依漢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後,他激動地說:“我是一位媽媽,一位教師,又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如果說有一點成績和貢獻,也有我丈夫的功勞,有我那30位愛心媽媽的功勞,還有參與愛心行動的志願者的功勞。”
 

(圖)“愛心媽媽”熱依汗·哈斯木“愛心媽媽”

 熱依漢用她的高尚人格做出了眾多獨創性的貢獻,她勇於挑戰傳統習俗,讓他們開始為當代教育做貢獻,把助學行為社會化,用愛心燃放著生命的火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