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戰艦

“幽靈”戰艦

被發現等於被消滅”,這已被當成現代武器研發領域的信條,許多設計者都認為,隱身是比強大的裝甲更為有效的防禦手段。空軍首先接受了這種思想,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多種隱身戰機被投入使用。海軍緊隨其手,隱身戰艦也走出設計室,成為最新的海上明星。然而,圍繞這種新穎而又昂貴的戰艦,不同的觀點依然在激烈地爭論著。

“幽靈”戰艦

“幽靈”戰艦

如同隱身飛機的發展歷程一樣,美國是發展隱身戰艦的積極探索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公司們設計製造了“海影”號試驗隱身船。這種隱身船的水上部分與兩個狹長的水下船體相連,能夠送還小海浪的陰力,最大限度地減小暴露艦艇的痕跡。承重結構以45度傾角將船體水上部分與水下部分相連,不僅提高了船體的橫向強度,也減少了它的有效雷達反射面積,船體的特殊構造能使敵方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有來無回。船頭、船尾也依照此種方式製作,以便“散射掉”雷達波束。同時,在船體結構連線部分塗有能吸引無線電波的特殊材料,因為這些地方是反射雷達波的主要來源。

洛克希德

的專家著手建造“海影”號絕非偶然。正是這一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隱身技術的F-117A“夜鷹”戰鬥機。的確,波長較長的米波雷達依然能夠發現隱身目標,這也是“夜鷹”在科索沃戰爭中受損的主要原因。米波雷達的天線尺寸較大,在地面使用不成問題,但若要在排水量相對較小的艦船上架設並在風暴條件下使用是極其困難的。
儘管“海影”號的研製已經取得了成功,但美國海軍卻並沒有急於將它變成一艘真正的戰艦。在美國,決策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近一二十年內不會出現海上勁敵,因此他們不急於在完善的設計工藝出現之前手著製造隱身艦,只是把“海影”號上使用成熟的部分隱身技術使用於未來艦艇的設計中。美國海軍計畫在2010年交付新型隱身驅逐艦,即DD-21,將會採用更加先進的隱身技術。根據美國報刊刊載的圖片,DD-21看上去很像美國國內戰爭期間的淺水重炮艦。低低的船舷,絲毫不見擁護的上甲板,甲板下有垂直飛彈發射裝置,艦體中心部位是帶有雷達和其它無線電技術設備的多角型上層建築。為了達到更好的隱身效果,就連155毫米的主炮炮管也被做成了梯形,其射程高達180-200公里,並藉助於航天導航系統搜尋目標。
最先開始製造隱身艦的卻是法國人,與美國的“海影”號試驗船不同,法國的“拉斐特”號隱身護衛艦擁有傳統的結構布局,如單船體、艦橋結構、桅桿等。然而,“拉斐特”卻並不是一艘普通戰艦。在它的設計中有許多別出心裁的地方:船隻體頂部向甲板傾斜,結構的連線部分都呈圓弧形;在部分天線設備被流線型桅桿隱藏,所有易被雷達發現的部分都藏在甲板下或船體的艦橋內;艦橋由能吸收無線電波的合成材料製成,並塗有吸收無線電波的特殊塗料。據稱,排水量3600噸的“拉斐特”號,有效雷達反射而面積僅相當於500噸的巡邏艇。
隱身艦也引起了北歐國家的興趣,其中最為積極的當屬瑞典人。1993年,瑞典海軍裝備了“斯米蓋”所墊飛彈試驗快艇,其排水量140噸,速度可達每小時50海里或更高,武器配備包括2枚反艦飛彈,40毫米艦炮和2個魚雷發射裝置。“斯米蓋”的結構樣式並不十分美觀,看到它,人們就會想到烏龜。在低船隻本和外表平滑的上層結構內有可伸出式飛彈發射裝置、桅桿、通信和雷達天線;船體塗滿了能吸收無線電波的材料,進氣口安裝有反雷達網柵,3層船殼使船體不釋放紅外線。
由於“斯米蓋”的試驗非常成功,瑞典已決定為其海軍建造14艘YS2000型護衛艦,首艘被命名為“維斯比”號,不難想像,在很多方面都根據“斯米蓋”製作,只是未採用氣墊式結構,因為它的排水量近600噸。除了結構上的隱身措施外,“維斯比”的船體和上層建築由碳纖維材料構成,碳材料本身能吸引無線電波,再加上船體構造能有效散射雷達信號,因此隱身效果良好。如果海況良好,普通軍艦在50公里內便可被雷達發現,天氣不好則為25公里。對於隱身艦來說,這兩個距離相應縮減為22公里和13公里。但對於“維斯比”艦來說,風平浪靜時被雷達發現的距離為11公里,風暴天氣下的距離則為8公里。
另一個多島礁的北歐國家挪威也在建造隱身艦,“海洋”和“阿爾塔”氣墊隱身掃軒艦(共9艘)開始在海軍服役後,挪威的克維內爾公司開始建造220噸的氣墊飛彈舴“斯戈爾德”,隱身技術在此種艦艇得到了更的廣范的套用。如果試驗結果良好,挪威將訂購6艘此種艦艇。
雖然英國還未生產出一艘隱身艦,但在海軍武器展覽上卻提供了很多設計方案。例如,英國航宇公司和馬爾羅尼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其技術工藝與法國的“拉斐特”相似。其中的“海上幻影”方案被認為最為先進,它的船頭不部分不僅可減弱雷達的無線電波,也可減少因海浪形成的阻力。在強大壓力的作用下,水霧通過傳輸系統向外噴出,能減少熱輻射並干擾高頻雷達。
西歐艦船製造大國荷蘭的專家也拿出了自己的隱身艦方案,皇家舍里德公司的雙體隱身船設計方案便是一個範例。它以在北海航行的快速旅客渡船為藍本,平滑的上層建築從船頭一直延伸至艦艉,蓋住了兩個船身,上層建築靠近船艉部分仿佛被削平,成為直升機平台。該公司研製出“海箭”隱身艦船家族,並準備出口。
就連技術並不那么先進的印度也開始製造自己的隱身艦艇。報稱,印度海軍計畫建造3艘隱身護衛艦,第一艘的建造工作已開始,預計2004年加入海軍服役。根據設計,這些配備最尖端的武器和雷達系統的隱身戰艦可以避開敵方雷達和潛艇的追蹤。印海軍作戰部官員表示,隱身戰艦的設計原理就是儘量減少戰艦發出的聲音和紅外信號,從而使依靠聲納和紅外信號捕捉目標和定位的潛艇無法有效地搜尋和發現目標。
儘管如此眾多的國家試圖研製和生產隱身艦,但除了法國以外,其它海軍強國並不急於為自己生產隱身艦船,而是把產品用於出口。“隱身”是否真的會成為未來戰艦的發展潮流呢?
21世紀的隱身艦不僅不易被發現,而且武器系統、雷達系統、通訊系統、導航系統、推進系統都與現代的普通軍艦大不相同。儘管如此,圍繞隱身戰艦的爭論並未平息,不少人仍對隱身艦表示懷疑,其理由是:最好的,也是最為有效的隱身艦艇仍然是潛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