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傾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出現過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

“左”傾
“Left”deviation
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左”傾思想或者急於求成,誇大革命主觀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在革命和建設中採取盲動的冒險的行動;或者在革命組織內部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採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政策;或者在同盟軍問題上實行關門主義,打倒一切。這種“左”傾思想如果形成為系統完整的路線並在實踐中執行,便成為“左”傾機會主義或叫“左”傾冒險主義。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出現過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1931~1934年,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在黨內統治長達4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理論上、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在社會主義時期,1957~1976年在“階級鬥爭為綱”的“左”傾理論指導下,發生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錯誤,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了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左”傾和右傾一樣都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因此既反對右,也反對“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