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圖”玉山子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是一件無與倫比的工藝珍品,製造於清代。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禹治水圖”玉山
製造年代: 清
材料: 密勒塔山玉制,底座銅鑄嵌金絲
規格: 器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5300多千克,底座高60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介紹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通體立雕,作山峰狀,重岩疊嶂,古木參天,瀑布煙霞,山路盤環。山子表現了大禹治水過程中開山導石的艱辛的勞動場面。人物以組別巧妙穿插在山岩之間,布局周密,有條不紊。山子背面上端有乾隆御筆名匠朱永泰刻的兩行大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下面是乾隆的御製詩及自注文。並鈐“八徵髦念之寶”六字篆文方印。正面陰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方印。
從刻文可知,此器材料系新疆和田一帶的密勒塔山玉雕琢。圖景稿本系根據清宮舊藏宋或宋以前的畫軸摹繪修改而成的。乾隆帝制此器的目的是通過頌揚大禹治水的功績,表白自己師法古代聖王之心,博取明君的聲名,並以此顯示國力的強盛。
和田距京師何止萬里,在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運輸的艱難可想而知。據估算,行程竟耗去三四年時間。玉料到達京師後,經設計、繪圖、制蠟樣、制木樣,然後發運江蘇揚州,由匠師施工,再運回北京,擇地安置,刻字鈐印,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功告成,又花去八年時間。前後共費時十餘年,總工程量達15萬工作日,用去白銀萬餘兩,才製成這一件中國玉器史乃至世界玉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
乾隆以愛玉藏玉著稱,他還親自過問宮廷造辦處工作的諸項事宜,督導了多次大型玉雕的琢制工程。在乾隆三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短短十來年中就製造“秋山行旅”玉山、“南山積翠”玉山、雲龍玉瓮、大玉瓮、“大禹治水圖”玉山等數件千斤以上的大型玉雕。這無疑標誌著清代玉雕的高峰。
“大禹治水圖”玉山是一件無與倫比的工藝珍品,是一件無價之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