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腎”蘊含無盡財富

本報綜合訊息2月2日是2005年的世界濕地日。“濕地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這是《濕地公約》秘書局為今年的世界濕地日確定的主題。今年世界濕地日的口號是:“濕地多樣性蘊含著財富,別失去它!”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人們把濕地稱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

《濕地公約》秘書局對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這樣解釋:濕地的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共同構成物質和精神上支撐人類的自然財富。濕地的文化遺產是人類與濕地長達數千年融合的產物,這種融合曾給先人帶來財富,這種財富要延續下去,同樣有賴於我們這輩人的努力。

1971年2月2日,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在伊朗拉姆薩爾簽署。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據專家介紹,如果沒有濕地對生態的調節作用,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循環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早在上世紀20~30年代,科學家們就發現濕地的巨大作用。許多科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儘管濕地會變身為沼澤、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涂、水庫、池塘、稻田等多種形態,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淡水資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等方面的作用卻是不容替代的。

在自然界狀態下遵循自然演替規律發展的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的複雜性和穩定性很高,不僅能夠為大量的水生動植物提供優良的生存場所,也為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遷徙、越冬和繁殖場所。沒有濕地的存在,許多野生動物將無法完成其生命周期,生物多樣性將失去棲息之地。

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也把濕地稱為“生物超市”和“物種基因庫”。

然而,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類足跡不斷拓展,濕地正在被工業區拓建、廢水廢氣廢渣污染所侵蝕。

幸運的是,從1971年以來,了解濕地的國家簽訂了《濕地公約》,努力推動對濕地的保護和研究,以便讓濕地更好地為人類和各種物種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生存環境。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越來越深切感受到地球生態惡化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後果,濕地的重要性也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濕地蘊藏的巨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將被人們進一步了解,那時候,濕地就能逐步恢復為正常健康的地球之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