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會址

“八七”會址

中國 共產黨歷史上著名的八七緊急會議(簡稱“八七會議”)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的標誌。其會址座落於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9號(原三教街41號),是一幢二十年代初期建造的一底三樓的西式公寓,當年是蘇聯駐國民政府的農民問題顧問羅卓莫夫的住宅。

“八七”會址“八七”會址

歷史簡介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著名的八七緊急會議(簡稱“八七會議”)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的標誌。其會址座落於武漢漢口鄱陽街139號(原三教街41號),是一幢二十年代初期建造的一底三樓的西式公寓,當年是蘇聯駐國民政府的農民問題顧問羅卓莫夫的住宅。

1927年春夏,暴風驟雨般的反帝反封建民眾運動席捲全國。遭到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內一切反動勢力聯合起來共同鎮壓革命運動。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破裂,每一次大革命失敗。在這危機時刻,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由於白色恐怖異常嚴重,交通非常不便,時間十分緊迫,所以參加這次會議的只有當時在武漢的中共委員翟秋白李維漢張太雷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候補中央委員毛澤東李震瀛陸沉,中共監察委員楊匏安王荷波,中央軍委代表王一飛,團中央代表李子芬楊善南陸定一湖南代表彭公達湖北代表鄭超麟等21人。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和另外兩位俄國同志。鄧小平作為黨中央秘書參加了會議。

“八七”會址“八七”會址

會議由李維漢擔任執行主席。羅明納茲和翟秋白分別作報告。他們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形勢,指出了中國共產黨的錯誤,提出了新形勢下黨的基本任務。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嚴厲地批判了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討論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等問題。毛澤東在發言中強調指出: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和《最近農民鬥爭的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最後選舉產生了臨時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緊張地開了一天。

八七會議堅決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總結了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最主要的任務。在革命遭到嚴重挫折的危機關頭,它撥正了革命航向。

景點概況

八七會議會址於1978年8月7日正式建立紀念館對外開放。1982年補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