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

“二.七”慘案是指1923年2月7日,直系軍閥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造成的流血事件。

事件概述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各站工會代表在鄭州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吳佩孚丟棄“保護勞工”的假面具,命令軍警用武力加以阻撓和破壞。並封閉總工會會所。總工會當即組織全路兩萬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提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並將總工會移至武漢江岸辦公。
2月4日總罷工開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動,全線所有客貨車一律停開,千餘公里的京漢線立即陷於癱瘓。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糾察隊長、共產黨員曾玉良,領導工人粉碎了軍閥破壞罷工的陰謀。2月6日,湖北工團聯合會和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發動武漢各工團代表兩千餘人赴江岸慰問,並和鐵路工人萬餘人舉行集會和遊行示威。遊行隊伍高呼“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打倒軍閥”等口號。
北洋軍閥與美英等帝國主義國家加緊勾結,2月7日,曹錕、吳佩孚等派大批軍警分別在長辛店、鄭州和武漢江岸等處進行血腥鎮壓,湖北督軍肖耀南藉口調解工潮,誘騙工會代表到江岸工會會所“談判”,工會代表在去工會辦事處途中,遭到反動軍隊的槍擊,赤手空拳的工人糾察隊當場被打死30多人、打傷200多人。反動軍隊還闖進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林祥謙、施洋及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長、共產黨員史文彬均被捕。林祥謙被捕後,在敵人屠刀前,寧死不屈,拒絕下令復工,慷慨就義。施洋也在武昌被殺害。

歷史意義

慘案發生後,儘管反動軍閥到處捆綁工人,用恐怖手段強迫工人復工。但工人們堅持鬥爭,在沒有得到總工會復工命令以前堅決不復工,各地工會也都拒絕單獨談判。罷工鬥爭堅持到2月9日,京漢鐵路總工會的武漢工團聯合會為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保存力量,準備將來進行更大的鬥爭,於是忍痛下令復工,大罷工宣告結束。在這場鬥爭中,京漢路各地工人死50餘人,傷數百人,被捕和被迫流亡的有1000多人。接著,各地軍閥也都對工人運動採取了高壓政策,全國第一次罷工高潮暫時轉入低潮。

這次慘案暴露了軍閥的殘暴本質,也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革命堅定性和組織紀律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