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計畫

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畫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是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也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

計畫簡介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
新中國建立以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
為了有計畫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所有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第一個五年計畫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畫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澤東對此有過一段形象的描述:“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計畫的重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編制工作,由周恩來、陳雲主持,從1951年開始著手先後歷時4年,五易定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自1953年至1957年為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畫(FirstFive-YearPlanof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1957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畫。簡稱“一五”計畫。

歷史背景

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
相關圖片
時期。這一時期,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市場物價,恢復了被戰爭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對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確立了國營經濟對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經濟的領導地位,為有計畫地進行經濟建設創造了條件。

計畫內容

在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上,1953年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根據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要求,國家規定計畫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並以此為中心,進行財政、信貸、市場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
按照這個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畫從1951年開始編制,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前後共修改五次。計畫規定工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4.7%,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3%,基本建設投資總額427.4億元,1957年農村入社戶數達到總戶數的1/3左右,鋼產量412萬噸,糧食產量1.9億噸等。這些指標既符合實際,積極可靠,又留有餘地。制訂計畫的方法是重視各部門各主要產品比例關係的協調,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平衡。

執行結果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計畫規定的任務。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
相關圖片
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工具機的工廠——瀋陽第一工具機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線了長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產鋼535萬噸,原煤1.3億噸,糧食1.95億噸。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3%,工農業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1%,農業為4.5%,工業為19%(其中輕工業12.9%,重工業25.4%)。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五年中,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52.1%,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11.9%,工業物質消耗降低2.3%,每百元產值提供利潤17.1元;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9%。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平均每年增長4.2%,其中,農民3.2%,職工4.9%。同時,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喜報頻傳。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繫,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主要經驗

①注意從國情、國力出發,在發展速度上,把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
②注意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
③注意做好綜合平衡,留有一定後備力量,併兼顧重點與一般的關係;
④為適應多種經濟成份的存在和發展,採取了一些靈活政策。但是,由於某些方面要求過急,農、輕、重比例不協調的苗頭已經出現,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在這個時期內實行了對糧、棉、油的統購統銷。
“一五”計畫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以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70%和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占60%作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農業的發展。二是1956年出現全局性的冒進,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47.35億元,比上年增長70%,高於1953、1954兩年的投資額,基本建設貸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國家財政緊張。三是社會主義改造過急過快,為以後相當長時間留下後遺症。

目標效果

計畫規定工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4.7%,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3%,基本建設投資總額427.4億元,1957年農村入社戶數達到總戶數的1/3左右,鋼產量412萬噸,糧食產量1.9億噸等。這些指標既符合實際,積極可靠,又留有餘地。制訂計畫的方法是重視各部門各主要產品比例關係的協調,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平衡。
第一個五年計畫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國的強烈願望。第一個五年計畫制訂後,中國的工業化建議和社會主義改造蓬勃發展。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畫超額完成。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1957年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達到637元,比1952年增長42.8%,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費水平,1957年達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衛生、科學、藝術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第一個五年計畫的超額完成,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並初步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

經濟影響

社會主義改造
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占了絕對的優勢。在國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國營經濟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經濟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營經濟由0.7%提高到8%,個體經濟則由7296降低到3%,資本主義經濟由7%降低到l%以下。
基本建設
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其中國家對經濟和文教部門的基本投資總額為493億元,超過原來計畫427.4億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固定資產原值的1.9倍。五年內施工的工礦建設項目達一萬多個,其中大中型項目有921個,比計畫規定的項目增加227個,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產的有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有109個。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個建設項目,到1957年底,有135個已施工建設,有68個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產。中國過去沒有的一些工業,包括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工具機、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膠、無線電等,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從而改變了我國工業殘缺不全的狀況,增加了基礎工業實力。
工業發展
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2年增長53%。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畫21%,比1952年增長128.5%。原定五年計畫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1957年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平均每年增長12.8%。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96,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工具機產量達2.8萬台,比1949年增長17.7倍;棉布為50.6億尺,比1952年增長3296,糖86萬噸,比1952年增長92%。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獲得較大的發展。1957年農業總產值完成原計畫101%,比1952年增長25%,平均每年增長4.5%。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3900億斤,比1952年增長19%;棉花產量為3280萬擔,比1952年增長25.8%。糧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7%和4.7%。五年內全國擴大耕地面積5867萬畝。1957年全國耕地面積達到16.745萬畝,完成原定計畫101%。五年內全國新增灌溉面積21.810萬畝,相當於1952年全部灌溉面積的69%。
交通運輸
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通車裡程達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內,新建鐵路33條,恢復鐵路3條,新建、修復鐵路幹線、複線、支線共約一萬公里。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都先後建成。到1957年底,全國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5萬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

工業奠基

決策回眸
“當時,松花江北岸地區幾乎是一片荒蕪的原野,沒有道路,交通不便,每逢雨季,運輸車輛經常拋錨;松花江像天然的‘封鎖線’,隔斷南北兩岸,許多工人上班只好乘擺渡小船。同時,又缺乏建設經驗,缺少施工工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各路建設大軍開進了施工現場,艱苦奮鬥,排除困難,保證了建設的順利進行。”吉林化工區的一名老職工回憶說。
吉林化工區
吉林化工區是我國“一五”期間建設起來的第一個化工生產基地,包括“156項”中的3個化學工業項目。 
1952年7月,“一五”計畫第一草稿完成。按照陳雲的話說,該計畫的要點是“在今後5年中要辦些什麼新的工廠”。同年8月,周恩來、陳雲等率領政府代表團赴蘇,隨身攜帶的就是該草案。史達林看後表示,中國應該降低5年中工業年平均增長速度,以免計畫太滿,沒有迴旋餘地。“一五”計畫洋洋十餘萬言,但其核心是蘇聯援建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這些項目遍布國防工業、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和能源工業等各個方面,搭起了我國整個工業化的骨架,因此國人也稱之為“工業化奠基之役”。
工業化時期
雖然這156個項目,在“一五”期間投入施工的只有146項,另有4項推遲施工,還有6項最終沒有從圖紙變現實,但這仍是中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工業化時期,大多數工程都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設計畫。 
從“156項”(實際為150項)的產業結構看,當時主要出於以下三種考慮:一是針對韓戰爆發後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國防工業極端薄弱的情況,將國家安全放在緊迫的地位加以考慮;二是舊中國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已經成為工業化中的瓶頸部門;三是既考慮到利用原來的工業基礎,又考慮到備戰和改善過去地區布局不平衡。
長春一汽
其中之一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化汽車製造廠。1953年7月15日,工程破土動工,建設者經過3年奮鬥,終讓一座宏偉的汽車廠矗立在長春大地上。1956年7月12日,從總裝配線上開出了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就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鞍鋼集團
鋼鐵是大工業的基礎。根據“一五”計畫,我國不僅要擴建當時最大的鋼鐵基地鞍山鋼鐵公司(以下簡稱鞍鋼),還將興建兩個新的鋼鐵基地,即武漢鋼鐵公司和包頭鋼鐵公司。而鞍鋼的建設又是“一五”計畫鋼鐵建設的中心。為此中共中央發出了“支援鞍鋼”的號召,全國共有55個城市、199個企業從人力、物資、設備等各方面支援了鞍鋼建設。1953年12月26日,鞍鋼的三大工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煉鐵爐舉行建成投產典禮,並向中共中央報捷,毛澤東親自覆信祝賀。

相關問題

一是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以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70%和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占60%作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農業的發展。二是1956年出現全局性的冒進,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47.35億元,比上年增長70%,高於1953、1954兩年的投資額,基本建設貸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國家財政緊張。三是社會主義改造過急過快,為以後相當長時間留下後遺症。

具有意義

建立基礎
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為我國的經濟建設開闢了廣闊前途。有了這個初步基礎,我們就可以在以後的幾十年間逐步構建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大廈,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
開闢道路
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開闢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對農業和手工業搞合作化,把幾億農民和手工業者引向了社會主義道路。對資本主義工業搞加工訂貨,私營商業搞經銷代銷,最後全行業搞公私合營,實行定息,把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變成社會主義公有制,資本家也敲鑼打鼓歡慶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里所沒有的。這些嶄新的經驗,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積累經驗
積累了社會主義有計畫建設的寶貴經驗。
人們常說,中國是計畫經濟國家;實際上,認真制定計畫,嚴格按計畫辦事,主要在“一五”時期。“一五”計畫工作的經驗,為以後的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在雖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人們常說的全國一盤棋,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協調發展,合理布局,等等,這些計畫經濟的用語,都是“一五”時期總結出來的,迄今仍常用常新。這些經驗看來今後仍然將要沿用,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