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e Of Arabia

"勞倫斯到費薩爾處,只見他的大本營遭到土爾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 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里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 關於勞倫斯,導演大衛.里恩有這樣一段闡釋:""勞倫斯是一個極其複雜、超群出眾的英雄人物。"

基本資料

第三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1963)
片名:Lawrence Of Arabia
中文:阿拉伯的勞倫斯
出品: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年份:1962
導演 大衛·里恩
製片 山姆.施比格爾
編劇 羅伯特.鮑特
主演 彼得.奧圖爾
亞歷克.金納司
奧馬.薩里夫
安東尼.奎恩

劇 情 簡 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趁機侵入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無力抵抗土耳其侵略軍。英國軍方派了一個"阿拉伯通"、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裡進行活動。
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的途中,遇見了哈里蘇部族的首領阿里,此人年輕剽悍,後來給了勞倫斯很大的幫助。勞倫斯到費薩爾處,只見他的大本營遭到土爾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費薩爾採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占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則與阿里率領突擊隊穿過沙漠,冒著炎熱與風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該城。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枝彈藥,叫他們牽制士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採取行動的,但做法上比較講究策賂。他換上阿拉倫人的服裝,儘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里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但戰後,英阿雙方在管轄大馬士革這個問題上發主嚴重分歧,勞倫斯困於複雜的政治外交鬥爭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國後,憂鬱不得志。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
關 於 電 影
該片全長三小時三刻鐘。上集場面壯觀,氣勢宏偉;下集主要描寫各軍事、政治人物唇槍舌戰的交鋒,充滿潛台詞與戲劇性。許多人物與情節都有歷史根據。勞倫斯是本世紀英國著名的軍事情報專家,影片通過他在阿拉伯半島的一段經歷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拉伯人民要求獨立的願望,同時也揭露了英國茬牌殖民主義者的野心。關於勞倫斯,導演大衛.里恩有這樣一段闡釋:"勞倫斯是一個極其複雜、超群出眾的英雄人物。他為一般社會所不容,但身在茫茫沙漠裡卻大顯身手。影片前半部分描寫非凡的勞倫斯如何登上英雄寶座,而後半部分則描寫他從神的高度一落千丈的悲慘結局。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他近乎於一個預言家……"該片用70mm膠片拍攝。所有外景與內景均在阿拉伯半島和開羅拍攝。弗雷迪.揚出色的攝影、優美的構圖,充分揭示出沙漠的雄渾與壯麗。特別是上集,沙漠變幻莫測的圖景與人物的情緒、場面的氣氛交融一體
《阿拉伯的勞倫斯》在一九六二年度的奧斯卡獎角逐中,戰勝豪華巨片《最長的一天》與《叛艦喋血記》(重拍片),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與最佳音樂七項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