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5飛彈

HN-5飛彈

中國研製的攜帶型單兵肩射超低空地空飛彈。紅纓5號的簡稱。由筒裝飛彈及其發射機構和地面電源等組成,總重15千克。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研製的攜帶型單兵肩射超低空地空飛彈紅纓5號的簡稱。由筒裝飛彈及其發射機構和地面電源等組成,總重15千克。行軍時,由人員背在身後;作戰時,扛在肩上站著或跪著發射

HN-5飛彈HN-5飛彈

可在開闊地、戰壕沼澤地、屋頂及低速行進的裝甲車上發射。飛彈體積小、重量輕、操作靈活簡便、便於攜帶和隱蔽偽裝,是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的飛機和直升機的有效武器

包括筒裝飛彈、發射裝置和電池。飛彈由導引頭、舵機、戰鬥部和發動機等4個艙以及舵面和尾翼組成,鴨式氣動布局。採用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紅外導引頭。戰鬥部以破片殺傷為主,兼有聚能和爆破功能。該飛彈有多種改進型號。

基本參數

長度:1.42米

直徑:0.072米

彈重:9.8千克

最大速度:580米/秒

射程:800~4400米

發射高度:50~2300米

型號演變過程

“紅纓”-5地空飛彈是我國仿製蘇聯“薩姆”-7防空飛彈而成的,是我國第一種攜帶型地空飛彈系統,在1984年的國慶閱兵式上首次出現。該系統是一種單兵肩射超低空防空飛彈,在

HN-5飛彈HN-5飛彈

目視條件下,採用尾追方式攻擊高速飛機,採取迎頭方式攻擊直升機。導引頭採用紅外導引頭,主發動機為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後來又研製出其改進型“紅纓”-5A、“紅纓”-5B和“紅纓”-5C。

“紅纓”-5A(HN-5A)攜帶型防空飛彈這是“紅纓”-5攜帶型防空飛彈的改進型,也叫“紅纓”5甲,彈長1.46米、彈徑72毫米、彈重10.2千克、發射重量16.5千克、採用殺傷戰鬥部,戰鬥部裝藥0.5千克,觸髮式引信,動力裝置為1台單室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和1具固體助推器。採用紅外被動尋的制導,導引頭使用常溫硫化鉛探測器,採用熱電致冷技術,提高了探測距離。飛彈具備迎頭攻擊高速飛機的能力。戰鬥部重量加大,殺傷力提高,抗背景干擾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對付速度小於260米/秒的飛行目標,作戰距離為800~4400米,作戰高度為50~2500米,最大飛行速度為500米/秒。

目前“紅纓”-5系列攜帶型防空飛彈主要列裝我軍二線摩托化步兵師(旅)、高炮團中的防空飛彈連、預備役高炮部隊、東南沿海城市的民兵防空部隊和船運部隊。

“紅纓”-5C防空飛彈“紅纓”-5C型是車載型,1986年研製成功,飛彈裝載在4×4的發射車上,每車裝兩組,每組4發飛彈,車上裝有電視、紅外警戒和跟蹤系統。

中國HN-5飛彈流入阿富汗:塔利班士兵樂壞了

阿富汗塔利班反美武裝的來源一直是令美國頭痛的問題,然而日前有訊息稱,包括來自中國的肩射型飛彈與來自伊朗的火炮,都被塔利班武裝分子用來對付在阿富汗行動的美國以及北約部隊。報導稱,中國制的“紅纓五號”(HN-5)肩射飛彈的確落入塔利班武裝分子的手中。“紅纓五號”是中國自製的第一代單兵肩射防空飛彈,外型類似俄制的Strela-2型飛彈,在1990年代初服役。“紅纓五號” 由筒裝飛彈及其發射機構和地面電源等組成,總重15千克。飛彈體積小、重量輕、操作靈活簡便、便於攜帶和隱蔽偽裝,儘管“紅纓五號” 的射程、高度與速度並不突出,但用來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的飛機和直升機綽綽有餘。目前尚不清楚誰提供這些飛彈,因為這些飛彈多年來流傳廣泛,遠到玻利維亞都有人使用。美軍曾在2002年時的一次突襲行動中,發現到一個藏有少量“紅纓五號”的彈藥庫。

向《華盛頓時報》提供“紅纓五號”飛彈照片的塔利班武器研究專家宣稱,塔利班士兵對於能夠拿到這些飛彈十分興奮,因為這可以抵消美國的空中優勢。該名專家沒有說明這些武器是如何運送到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省。

美軍一架CH-47“支努乾”直升機日前在阿富汗南部被擊落,造成八名士兵喪生,美軍官員表示擊落直升機的武器是一枚火箭彈,但目前並不清楚具體是怎樣的武器,北約部隊目前正在對此進行調查。

中國主要防空飛彈

防空飛彈已成為現代防空中主力攔截武器。隨著空襲方式的改變,防空飛彈的發展重點已逐步轉向反導系統。新一代的防空飛彈更加突出反導能力、電子對抗能力和快速機動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