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主戰坦克

98式主戰坦克

98式主戰坦克是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坦克上世紀80年代研發,因種種原因試車幾經延遲,1999年10月1日閱兵式上正式公開。由於成本因素估計該坦克不會大量裝備解放軍。

基本信息

研發背景

(圖)98式主戰坦克98式主戰坦克靜態展示

1977年,軍方首次向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呈報了第三代主戰坦克戰術、技術指標要求,後由於在論證過程中出現了來兩種不同的設計思想而產生了意見分歧,導致了項目論證工作的暫時中斷。1984年重新召開了有軍方和研製部門共同參加的三代坦克戰術、技術指標補充論證會,並任命祝榆生為總設計師。1986年,該項目由總參和國防科工委聯合呈報國務院中央軍委;198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給予批示:“三代坦克是解放軍裝甲兵2000年後的主要裝備”。在國家“七-五”計畫中,三代坦克被列入武器重點研製項目,“八-五”期間被軍隊列入四大重點裝備項目。

90年代前期,工業部門生產了數輛樣車。經交有關部門檢測,三代坦克在火力、火控裝甲防護以及一些高技術的套用上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指標,但在某些系統的可靠性上存在技術問題亟待解決,而無法達到軍方要求,故定型時間一再推延。由於三代坦克被指定為“9910工程”的重點車型,時間任務緊迫;在上級部門領導的再三關懷下1998年三代坦克通過了某種定型,被命名為ZTZ—98(也稱作WZ—123工程)式主戰坦克,並小批量生產參加“9910工程”。與此同時,在98的基礎上加緊研製98改型主戰坦克,並爭取於21世紀初批量裝備部隊。
98坦克研製之初,是以全面趕超T—72為目標的。隨著時間的漸進和假想敵的更改,98的性能指標則修改為全面趕超M1A1為目標。後經檢測證實98在火力和防護性能上確實超出M1A1甚至M1A2許多,尤其是在一些高技術的實用化方面,但在某些性能上略遜一籌則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值得安慰的是,98的改型進展順利,技術難關業已攻破。以後裝備部隊的98改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國人面前。

整體布局

(圖)98式主戰坦克98式主戰坦克美圖

由於98式坦克的設計借鑑了t-72坦克的許多設計理念,所以從整體看,98式坦克就象t-72的放大版。98式坦克的底盤較t-72長出近1米,其路輪分布也較後者稀疏。與以往中國陸軍的坦克相比,98式坦克的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其炮塔方面,一改傳統的卵形鑄造炮塔,全面採用焊接結構,其正面與m1系列坦克有許多相似之處。

從整體布局上看,98式坦克仍採用傳統布局模式,駕駛室前置,戰鬥室居中,動力室後置。車體採用裝甲鋼板焊接結構,由首部、側部、尾部、底部以及風扇隔板、動力艙隔板合動力艙頂蓋組成,車首上裝甲板焊接有一對帶彈性卡鎖的牽引鉤、兩個前燈防護支架。車體翼子板上固定有外燃油箱、燃油供給管路、備品、工具附屬檔案箱以及外機油箱,車體尾部支架上固定有兩個備用油桶。

坦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駕駛室上配有一扇單片艙門,艙門前的鏡室內裝有1具晝用單倍潛望鏡和2具潛望鏡。此外,駕駛員還配有1具雙目微光夜視潛望鏡,夜間視距為200米。

在車體首上裝甲板內側,布置有駕駛員艙門螺桿關閉裝置和92式輻射與化學探測器以及濾毒通風裝置。駕駛艙右側布置有右燃油箱和彈架油箱,左側有左燃油箱,駕駛員檢測儀錶板、蓄電池組以及電氣設備,後面是自動裝填機的鏇轉輸彈機。

駕駛員室設有駕駛員座椅,座椅前面底部裝甲板上安裝有操縱桿,右前方有油門踏板、燃油分配開關和預壓泵開關,在啟動引擎時,駕駛員必須將燃油分配開關置於通位,並接通預壓泵。駕駛員的右邊有變速操縱檔位選擇器,上有兩個手柄,一個方向選擇手柄,一個單位選擇手柄。在駕駛員的左邊還有手動制動操縱手柄,在其附近還安裝有各系統的電氣操縱系統。

戰鬥室位於坦克中部,炮塔前部中間安裝有火炮,火炮右側安裝有並列機槍,炮塔內有兩名乘員(車長和炮長),其中車長位於炮塔內火炮的右側,在車長艙蓋的四周設有5個觀察鏡,指揮塔前方安裝有1具周視瞄準鏡,在周視瞄準鏡的後面和車長艙蓋右側各有1個高射機槍槍架;炮長位於火炮的左側,炮長艙蓋前面有1具觀瞄鏡。

動力傳動室位於坦克後部,與戰鬥室以裝甲隔板隔開。動力系統可整體吊裝,布局緊湊,與以往的坦克相比,98式坦克的戰鬥室加大了使用空間,為日後安裝更大口徑的坦克炮保留了餘地。

主要武器

(圖)98式主戰坦克98式主戰坦克靜態展示

中國98式主戰坦克採用一門50倍口徑的125MM高膛壓滑膛炮,該炮與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顯得較長,抽氣裝置位於炮的中部,而後兩者的則位於炮的中部靠前。98式主戰坦克裝備三種彈種,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發射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60米/秒,直射距離 2300米。距離2000米時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850毫米以上,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可達960毫米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000米/秒。125滑膛炮還裝備炮射飛彈具備遠距攻擊能力。該炮配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
98式主戰坦克使用了一挺新W85型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備彈500發)和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各有5個82毫米煙幕彈發射器。

火控系統

(圖)98式主戰坦克98式主戰坦克接受檢閱

98式改進型坦克上安裝有中國研製成功的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熱像儀,該熱像儀不需要光電掃描,而是由探測器直接接收全視場熱輻射信息而成凝視圖像,其作用距離可達7000-9000米,靈敏度和解析度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結構緊湊、造價較低,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4000小時左右,在能見度只有100米在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約4000米,識別距離約3100米。
中國在火控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先後研製成功了多種自動跟蹤式火控系統和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在98式改進型主戰坦克上就安裝了中國最新型的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這是一種可對射擊結果實施自動校正的火控系統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據稱,在測試中,98改在2000米對運動目標進行的數十次第二發補射中,命中率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整體性能令人滿意。

裝甲防護

(圖)98式主戰坦克1999年閱兵中的98式主戰坦克

98式炮塔下在防護力相當於700MM均質裝甲,車體防護力相當於500-600MM均質鋼裝甲;美國的M1A2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600MM和700MM的均質鋼裝甲,德國的豹IIA6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80MM和700MM的均質裝甲,由此看來,98式主戰坦克與西方坦克的防護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層次上。而且,這些指標是只考慮主裝甲的情況,沒有考慮其它防護手段。98式坦克在炮塔後部裝有一種被稱為ZM87的雷射眩目壓制干擾裝置,能夠干擾和破壞敵方觀瞄器材,有效作用距離3000米,強化後可達到10000米。,這套雷射壓制觀瞄系統相對於西方主戰坦克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再有,98式坦克上還裝有JD-3紅外干擾機,可以干擾紅外制導飛彈。

機動能力

98式主戰坦克安裝的是國產1200馬力的4衝程8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坦克單位功率24馬力/噸,公路時速大於65千米/小時,由靜止加速到32千米/小時僅需6秒,懸掛系統為扭桿彈簧式。98式坦克的最大行程為450千米。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能夠生產1500馬力的坦克用柴油機,並且已經用到了98改型主戰坦克上。大馬力的柴油機將使新式坦克的機動性能大大提高,與西方國家先進的坦克相比毫不遜色。

主要指標

乘員:3人
戰鬥全重:48噸
車長:11米
車寬:3.4米
車高:2米
火炮: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列裝了雷射制導炮射飛彈系統。
並列機槍:7.62毫米
高射機槍:12.7毫米
彈藥基數:炮彈:40發
7.62毫米彈:3000發
12.7毫米彈:500發
發動機:1台渦輪增壓柴油機。
發動機功率:1200馬力
最大速度:60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400公里
火控系統:火控系統,由雷射測距儀、彈道計算機、炮手穩定式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以及控制儀表和各種感測器組成。裝備了熱像儀。
防護系統:炮塔為焊接式炮塔,炮塔兩側各裝5具84式76毫米電動煙幕彈發射器。車體外表噴有可防可見光、近紅外、遠紅外及毫米波探測的寬頻譜迷彩塗層。炮塔上裝有JD3型車載紅外干擾系統。
信息系統:車載信息系統

中國現役主戰坦克

中國59式中型坦克我軍自行生產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中國62式輕型坦克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輕型坦克
中國63式水陸坦克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
中國79式主戰坦克在69Ⅱ式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
中國80式主戰坦克中國第二代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85式主戰坦克以80-Ⅱ式主戰坦克為基礎改進而成。
中國88B式主戰坦克88B主戰坦克是在88式坦克的基礎上,經改進而成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96式主戰坦克是我國國防工作者歷經8年的艱苦奮戰而自行研製的準三代主戰坦克。
中國98式主戰坦克國慶50周年閱兵時初次亮相,於2001年服役。
中國99式主戰坦克99式是以98式主戰坦克為原型而改進的,又稱為三代改進型、98改進型、98-I式。
中國MBT2000主戰坦克經過近10年的研製於2000年正式設計定型,定名為MBT2000主戰坦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