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9式中型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1974年設計定型。增加了100mm滑膛炮、426kW(580馬力)發動機、雙向穩定器及紅外夜視夜瞄裝置等。曾大批出口到國外,並在一系列軍事衝突中表現出色。

基本信息

概述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69式中型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1963年下達戰技指標,1964年完成設計,1965年生產出樣車,1974年設計定型。車上安裝了100mm滑膛炮、426kW(580馬力)發動機、雙向穩定器及紅外夜視夜瞄裝置等。該坦克在火力和機動性以及夜間作戰性能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所提高。

結構特點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69式中型坦克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與59式中型坦克基本相同。

車體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駕駛艙在車體前方左側,車體中段是戰鬥艙,其上有炮塔,車體後部為動力-傳動艙,發動機橫向布置。炮塔為鑄造件。車內有4名乘員,駕駛員位於車內左前方,便於向前觀察;車長位於火炮的左後側,炮長位置在車長位置的前下方;裝填手位置在火炮的右側。

車內攜帶炮彈44發,2個彈架油箱內裝彈19發,發動機隔板前中組彈架裝彈12發,左側裝甲板固定2發,右側裝甲板固定4發,炮塔右壁固定2發,炮塔尾部固定5發。

安全門設在駕駛椅後側。

武器系統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69式中型坦克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0mm滑膛炮,身管長5450mm,身管中段有抽氣裝置,駐退機和復進機並列布置在火炮上方,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脫殼穿速為1490m/s,火炮最大射速為7發/min。

輔助武器有1挺在炮塔頂部安裝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在火炮右側同軸安裝的7.62mm並列機槍和1挺在駕駛員右前方安裝的7.62mm前機槍。
該坦克的火控系統包括雷射測距儀、炮長夜間瞄準鏡、車長晝夜觀察指揮鏡和1969年式100mm滑膛坦克炮炮長瞄準鏡。雷射測距儀的測距範圍為300~5000m,測距精度±10m,重複頻率7次/min。炮長夜間瞄準鏡為主動紅外式,放大倍率為7×,視界為6°,視距(發現目標)800m,紅外燈功率為500W。車長晝夜觀察鏡放大倍率晝間為5×,夜間為6×,視界晝間為12°,夜間為8°,夜間視距400m,紅外燈功率為200W。其他觀瞄裝置與59式中型坦克相同。

該坦克安裝了雙向穩定器,穩定精度高低向±1密位,水平向±3密位,瞄準速度高低向0.07~4.5°/s,水平向0.09~15°/s。

推進系統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69式中型坦克

該坦克採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機,標定功率426kW(580馬力),標定轉速2000r/min,最大扭矩2453±98N·m,最大扭矩轉速1300~1400r/min,最低穩定轉速不大於500r/min。燃油消耗率不大於238g/kW·h(175g/馬力·h),機油消耗量不大於8.16g/kW·h(6g/馬力·h),冷卻系和潤滑系採用管帶式散熱器,燃料系統採用彈架油箱,總容量為935L。

傳動裝置採用固定軸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並採用多片乾式離合器、二級行星式轉向機和單對外嚙合直齒輪側減速器。
行動裝置採用扭桿懸掛裝置,每側有5個鋼製負重輪,在左、右側第一和第五負重輪位置各裝1個液壓減振器。採用單銷式金屬履帶板,每側91塊。

防護系統

該坦克的裝甲防護與59式相同,採用均質鋼裝甲,鑄造炮塔,車內攜帶半自動型滅火瓶3個,手提滅火器1個,車上裝有電點火煙幕筒2個。

該坦克的通信設備包括1部A-220A型電台和1套A-221A型車內通話器,車內裝有1台6kW的GFT 6000型矽整流發電機。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在該坦克底盤基礎上先後發展了69-Ⅱ式主戰坦克、69-ⅡB式指揮坦克、69-ⅡC式指揮坦克、69-ⅡC1式指揮坦克以及69-3(79式)主戰坦克和653式中型坦克搶救車

1 69-Ⅱ主戰坦克

該坦克是在69式中型坦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1981年完成設計,1982年投入批量生產。

該坦克的主要改進項目有安裝了100mm線膛炮,配備有鎢頭穿甲彈、破甲彈、榴彈,所用炮彈與蘇聯T-55坦克炮彈通用;安裝了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行星側減速器;液壓助力的主離合器操縱和轉向操縱裝置;自動滅火系統;集體和個體相結合的三防裝置;熱煙幕施放裝置;889型電台;橡膠側禁止裙板;機油失壓報警裝置、摩托小時計、快速開啟的安全門等。

後期生產的69-Ⅱ主戰坦克還有一些新的改進,包括雷射測距與瞄準鏡二合一的新型瞄準鏡,在炮塔兩側前部安裝了拋射式煙幕發射器,在炮塔的外部周圍有柵欄式禁止。

該坦克所裝的雷射測距儀的性能與69式坦克相同,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的彈道解算器解算距離範圍為300~3000m(機槍彈為300~800m),解算彈種為穿甲彈和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和並列機槍彈的解算精度為不大於0.05密位,解算時間不大於1s。帶步進電機的坦克炮瞄準鏡倍率為3.5×/7×、視界相應為18°/9°、裝表方式為自動和手動,自動裝表精度不大於0.2密位。
該坦克的變速箱上裝有液壓助力泵和AK-150空氣壓縮機,風扇傳動作了調整,提高了冷卻風扇的轉速。主離合器和轉向機增加了摩擦片,側減速器採行星式傳動。

該坦克熱煙幕裝置的有效遮蔽長度為200m,煙幕持續時間為2~4min,施放裝置連續工作時間為10min,燃油平均消耗量為10L/min。

該坦克的三防裝置以自動控制密閉的戰鬥乘員艙和過濾通風建立超壓的集體防護為主,以乘員個人防護器材為輛。該坦克兩側裝有8mm厚夾布橡膠板的禁止裙板。

該坦克自動滅火器滅火方式為全自動和半自動,感受火警時間為3~5s,滅火瓶數量3個,滅火時間使用1瓶為10~15s,使用3瓶為30~35s。

2 69-ⅡB指揮坦克

該坦克是在69-Ⅱ主戰坦克基礎上研製而成的,1982年設計,當年投產,用於外貿。該坦克裝有2部電台(889型電台和892型電台各1部),炮塔外設有雙天線,一根是2.8m(2節)桿狀天線,另一根為4m(4節)桿狀天線。在車尾外部裝備了由汽油發電機組、換能器和延伸電纜組成的輔助電源。該坦克不僅可在行進間用於聯絡指揮作戰,還可在隱蔽情況下利用汽油發電機組和延伸電纜在地面進行2發,炮塔後部可增裝桅桿天線1根。其餘技術裝備和作戰性能與69-Ⅱ主戰坦克相同。

汽油發電機組由2.2kW(3馬力)的單缸汽油機和1kW單相自激交流發電機組成。換能器由變壓器和單相橋式全波整流器等組成;可將汽油機發電機組發出的230V、50Hz的單相交流電經變壓整流後供車上電台或蓄電池用。

為避免2部電台共車工作時互相干擾,設定了濾波裝置

3 69-ⅡC指揮坦克

該坦克是在69-ⅡB指揮坦克基礎上將892型電台更換為889型電台,即裝有2部889型電台,炮塔外設雙天線,2根天線均為2.8m(3節)桿狀天線,其餘性能和69-ⅡB式指揮坦克相同。該坦克於1982年設計,當年投產,用於外貿。

4 69-ⅡC1指揮坦克

該坦克是在69-ⅡC式指揮坦克基礎上採用天線共用器,將2根天線合併為1根3.3m(2節)寬頻天線,由2部889型電台共用1根天線。

該坦克1983年設計,當年投產,用於外貿。

該坦克的其餘技術裝備和作戰性能與69-Ⅱ式主戰坦克相同。

5 69-3(79式)主戰坦克

該坦克是在59-Ⅱ中型坦克和69-Ⅱ主戰坦克基礎上於1982年發展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它裝有帶熱護套的105mm線膛炮、安裝了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潛望式微擾動簡易火控系統、二代微光夜視夜瞄裝置及VRC-8000型電台和VIC-1型車內通話器。底盤部分的性能和結構與69-Ⅱ主戰坦克相當。

該坦克後來有所發展,火控系統增裝了熱像儀,炮控系統採用了電液複合式雙向穩定器,還增裝了車長超越射擊裝置。在炮塔前部兩側焊裝了煙幕彈發射器支架,在炮塔周圍增裝了柵欄式禁止。

6 653中型坦克搶救車

該搶救車是69-Ⅱ主戰坦克的變型車,由69-Ⅱ主戰坦克去掉炮塔,在底盤上安裝絞盤、液壓起吊架和駐鋤等設計而成,用於對戰鬥損傷、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裝甲車輛實施搶救、牽引後送及換件修理等技術保障任務,必要時也可為主戰坦克構築掩體與開闢道路。1982年開始生產,1983年通過技術鑑定,產品代號為WZ653,通常稱為653中型坦克搶救車。該車機動性好,具有較高的裝甲防護、搶救與拖救作業效能,適宜於在野外條件下使用,車上配有照明裝置和駕駛員夜視儀,能在夜間作業。

車首為操縱艙,駕駛員位於車首左側,絞盤安裝在車體中部,絞盤綱絲繩經車體首上裝甲板,向前伸出車外,以實施拖救作業。動力-傳動裝置仍位於車體後部,與基型車69-Ⅱ主戰坦克布置相同。駐鋤安裝在車首,由液壓裝置操縱起落,拖救時起支撐作用,最大支撐力687kN(70000kgf);修整地形及構築掩體時起推土鏟作用,最大鏟土深度不小於200mm。車尾焊有剛性牽引鉤,剛性牽引架平時固定在操縱艙的左側裝甲板外邊。剛性牽引裝置用於對失去操縱能力的坦克進行剛性牽引。起吊裝置安裝於車體上部,由液壓系統控制,吊臂有2節,可以伸縮和作360°鏇轉,標定起吊重量為10t。

車尾外部裝有1挺12.7mm高射機槍,可用以對付低空敵機和地面目標。

通信系統與69-Ⅱ主戰坦克相同,另外配有103m車內外通話導線,拖救時乘員能用車內通話器同外部進行聯繫。

7 84式中型坦克搶救車

在653中型坦克搶救車基礎上利用69-3(79式)主戰坦克底盤研製而成,改進後的搶救車於1984年正式定型並裝備中國部隊,其代號為WZ653A,正
式名稱為84式中型坦克搶救車。

出口泰國

越南侵柬促成中泰合作

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中泰關係始終受到大國角力特別是中美關係變化的影響。1950年韓戰爆發後,泰國曾積極追隨美國出兵,在戰爭中陣亡1273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泰國又為美國空襲北越提供空軍基地,與支持北越的中國形同水火。

泰國的中國69式坦克泰國的中國69式坦克

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影響泰中關係的消極因素也逐漸淡去。1975年,泰國前總理克立·巴莫訪華,兩國正式建交,巴莫把毛澤東“共產黨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貧窮”的話轉述給國王蒲美蓬,使這位君主對中國有了新的評價。
雙方政治關係正常化後,中泰軍事合作也被提上日程。1978年12月,越南入侵高棉,並全面控制了寮國,泰國北部暴露在越軍的炮口下。在此背景下,曼谷與北京很快拋開多年的敵意,迅速結成防務合作夥伴,共同遏制越南的擴張野心。

中國坦克僅以半價銷售

作為提高泰軍戰鬥力的舉措,中方同意以“友誼價格”向曼谷提供武器。1985年,中國向泰國無償提供了16門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它們在打擊侵柬越軍時非常有效,深受泰國軍人喜愛。1986年差瓦立·永猜裕就任泰陸軍總司令後,中泰軍事合作更趨熱絡。

泰國的中國69式坦克泰國的中國69式坦克

在差瓦立的授意下,多批泰國軍官來華觀摩,他們訪問了多家中國重點軍工單位,還前往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參觀,不僅對解放軍的戰鬥力有了直觀認識,也對價廉物美的中國武器產生了濃厚興趣。1987年,泰國成為首個向中國購買武器的東協國家,採購清單包括50輛69-II主戰坦克、數百輛YW534裝甲車及雙管37毫米高射炮。其中,69-II坦克僅以半價銷售,而且由於泰方要貨很急,中方設在內蒙古的某兵工廠不得不調整生產計畫,把為中東某國生產該型號坦克的任務延後,騰出生產線來滿足泰方需求。
泰國《亞洲防務觀察》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69-II是中國開發的出口型坦克,最大優勢是火力猛烈,其100毫米主炮配備了新型穿甲彈,炮口初速達1480米/秒,射程2400米,在東南亞地區,沒有任何一種裝甲車輛能擋其一擊。69-II坦克還配有中國當時最先進的火控系統和帶液壓加速器的變速箱等,提高了射擊精度、防護力和操作性能。

在邊境衝突中屢立戰功

從1988年起,泰國陸軍將69-II坦克陸續調動至東北部前線,與越軍交鋒。這些坦克果然沒有辜負泰軍期望,由於只有36噸重,在河流密布、稻田縱橫的丘陵地帶行動自如,比起笨重的美制M48坦克,出勤率要高得多。當然,69-II坦克也有一個不小的缺點,那就是它較少考慮乘員的舒適性,習慣操作內部寬敞且有空調設備的美制坦克的泰軍官兵對此頗有怨言。據說,中國廠商後來對此做了改進。

69式坦克投入大海69式坦克投入大海

由於69-II坦克配備了夜視器材,每天晚上,泰軍就將它們開到越軍可能滲透進來的通道上巡邏,步兵則戍守在有機槍、迫擊炮掩護的堡壘里,形成動靜結合的防禦網。從此以後,越軍的偷襲行動得到有效遏制。泰國“SIAM OH”網站提到,1988年2月,越軍一個營試圖占領泰國武里喃府附近一處高地,泰軍緊急出動多輛69-II坦克和一個連阻擊,雙方激戰一天,越軍在丟下數十具屍體後被迫撤離。
越南侵柬戰爭結束後,中國武器被移交給泰軍二線部隊使用。2001年他信出任泰國總理後,中泰軍事關係再掀熱潮,這仍然要歸功於差瓦立——他曾長期擔任他信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據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全評論》等媒體報導,從2006年開始,泰國一直希望以農產品向中國換購數目不詳的主戰坦克以及裝甲車,其中包括採購100輛96式坦克的意向性協定,用於替換服役時間過長的69-II坦克。有泰國陸軍官員表示,泰方仍希望像過去那樣以“友誼價格”採購中國武器,並尋求中國轉讓部分坦克生產技術。

發揮餘熱 沉入大海

2010年8月9日 泰國漁業部門將25輛軍隊廢棄的中國產69-II坦克連同一些卡車丟進大海,目的是形成一些固定的水下建築結構,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護場所,刺激本地魚類種群的繁殖。這些退役坦克以此種特殊方式“發揮餘熱”。

性能數據

型號69 69-Ⅱ
乘員4人4人
戰鬥全重36500kg36700kg
淨重34500kg34700kg
單位功率11.69kW/t 11.60kW/t
單位壓力80kPa 80.7kPa
車長
 炮向前9.125m 8.657m
  炮向後8.953m 8.498m
車體長 6.002m 6.002m
車寬
 不帶裙板 3.270m 3.270m
 帶裙板3.307
車高
 全高 2.807m 2.807m
 至炮塔頂 2.457m 2.457m
火線高 1.738m 1.750m
車底距地高 0.425m 0.425m
履頻寬 580mm580mm
履逞著地長 3.845m 3.845m
履帶中心距 2.640m 2.640m
公路最大速度50km/h 50km/h
越野平均速度22-27km/h22-27km/h
燃油儲備935L935L
公路最大行程420-440km420-440km
涉水深(無準備) 1.4m1.4m
爬坡度 61% 61%
側傾坡度58% 58%
攀垂直牆高 0.8m0.8m
越壕寬 2.7m2.7m
發動機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型號 12150L-712150L-7BW
 類型 12V水冷柴油機12V水冷柴油機
 功率/轉速 426kW/2000r/min426kW/20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類型 固定軸機械式固定軸機械式
前進檔/倒檔數 5/15/1
側減速器類型單對外嚙合齒輪 行星齒輪式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100mm/滑膛100mm/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7.62mm/機槍7.62mm/機槍
防空武器口徑/類型12.7mm/機槍12.7mm/機槍
煙幕彈發射器口徑/數量76mm/2×4具
熱煙幕 有

彈藥基數

炮彈 44發44發
高射機槍彈500發500發
並列機槍彈3000發 3000發
穿甲彈初速 1490m/s 1415m/s
射速7發/min 7發/min
炮塔驅動方式電動和手動 電動和手動
炮塔鏇轉範圍360°360°
火炮俯仰範圍-5°~+18°-5°~+18°
火炮量大俯仰速度4.5°/s 4.5°/s
火炮最大迴轉速度15°/s 15°/s
火炮穩定器
 水平向有 有
  垂直向有 有
火控類型自動裝表
測距儀類型 雷射雷射
三防裝置有
滅火抑爆系統無 有 2

中國現役主戰坦克

中國59式中型坦克我軍自行生產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中國62式輕型坦克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輕型坦克
中國63式水陸坦克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
中國79式主戰坦克在69Ⅱ式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
中國80式主戰坦克中國第二代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85式主戰坦克以80-Ⅱ式主戰坦克為基礎改進而成。
中國88B式主戰坦克88B主戰坦克是在88式坦克的基礎上,經改進而成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96式主戰坦克是我國國防工作者歷經8年的艱苦奮戰而自行研製的準三代主戰坦克。
中國98式主戰坦克國慶50周年閱兵時初次亮相,於2001年服役。
中國99式主戰坦克99式是以98式主戰坦克為原型而改進的,又稱為三代改進型、98改進型、98-I式。
中國MBT2000主戰坦克經過近10年的研製於2000年正式設計定型,定名為MBT2000主戰坦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