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

2010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韓美兩國計畫在中國黃海海域附近,舉行大規模反潛演習。屆時,美國“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可能現身。韓國則派出驅逐艦、常規潛艇和“F-15K”戰機。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韓美軍隊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軍演。

簡介

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

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韓美兩國計畫在中國黃海海域附近,舉行大規模反潛演習。屆時,美國“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可能現身。韓國則派出驅逐艦、常規潛艇和“F-15K”戰機。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韓美軍隊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軍演。

韓國政府在2010年5月得出天安艦遭朝鮮魚雷擊沉的結論後,宣布美韓將在黃海海域舉行聯合反潛演習,應對朝鮮威脅。此次演習經歷兩次推遲,最終決定在7月中旬舉行。

由於演習地點靠近中國,中國民眾反應激烈;中國外交部和中國軍方也相繼表態,反對此次美韓黃海演習。

艦隊組成

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

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核動力潛艇

韓國:1艘驅逐艦和F-15K戰鬥機

韓國:1800噸級潛水艇“孫元一”艦

背景資料

喬治·華盛頓”號於1992年開始服役,屬美國最大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長333米,寬77米,乘員人數逾5500人,滿載排水量9.7萬噸。喬治·華盛頓”號於1992年開始服役,屬美國最大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長333米,寬77米,乘員人數逾5500人,滿載排水量9.7萬噸。

幾個歷史記憶
大家都記得1958年的“8·23”炮戰,那次美國來了多艘航空母艦,但是毛澤東根本就不理他這一套,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情況對我有利就打,情況對我不利我就不打。而且當時提出的戰法就是“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叫做“直接打蔣間接打美”。結果我軍一朝蔣艦開炮,美艦趕快跑到12海里以外去了,它說這是公海,你不能再打我了。毛澤東就得出一個戰略判斷——美國在台海地區是採取戰略守勢,而不是戰略攻勢。這是一個歷史記憶。

還有一個歷史記憶,就是1996年的台海危機。美國派兩艘航空母艦到中國的台海地區進行軍事威懾。當時我軍正在進行飛彈實射演習,我軍的前幾發飛彈是在美國航空母艦來之前打的,後幾發飛彈是美國航空母艦來了之後照舊打的。因此,美國人得出了一個戰略結論,就是一旦美國進行軍事介入,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決心和意志絕不動搖。這是第二個歷史記憶。

第三個歷史記憶,就是1994年10月,美國海軍在未向我方事先通報的情況下,派遣“小鷹”號航母沿中國領海邊界巡航,並駛入中國領海,跟蹤中國海軍核潛艇。我軍立即起飛戰機監視、驅離,一度出現空中對峙的局面,這就是著名的“中美黃海對峙事件”。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對航空母艦並不懼怕,美國也別拿航母來嚇唬中國人民。當然,一旦美軍航母真的抵近我們的家門口,我們還真的要認真對待。一是要提高警惕、加強戒備;二是要把壞事變成好事,就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知己知彼的機會,把美國航母當做我們模擬對抗的參照系,進行演練。首先要知己,可以檢驗一下我們的偵察預警和感知系統靈不靈,能不能看到你、聽到你,對你進行準確定位;另外,可以檢驗一下我們的聯通系統,看它能不能聯得上、溝得通;再一個就是可以檢驗我們的快速反應能力,看它能不能做到靈敏、快捷、穩、準、狠。

同時,既然美軍的航母自己送上門來了,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抵近觀察。我們可以看一下航母的運動軌跡,航母的最佳作戰陣位,航母編隊的作戰編成,以及航母編隊的作戰技術指標,包括通信聯絡的方式,我們都可以進行抵近觀察。以前美國總是說中國派間諜對它進行了偵察,現在別再拿這個來說事了,你主動送到我們家門口了,就別怪我們反偵察了。

以前我們搞軍事演習,還要設計一個紅藍對抗方案,還要找一個藍方當對立面,還要付出成本。現在可好了,這個成本也不用要了,美國直接給我們當藍方。我們就可以借美國航母當參照系,進行實地模擬演習。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應該更怕一些。如果美國要把這個擔憂去掉,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別來。

黃海直接關係中國海洋安全 美軍曾數次闖入
美國國防部官員此前表示,此次美韓聯合軍演是為了向朝鮮傳遞一個清楚的信號,即美國在必要的情況下將會協防韓國。然而,打著“挺韓震朝”旗號而展開的軍演行動,卻由於黃海這個有些敏感的海域而變得神秘起來。

事實上,黃海從來都不是一片平靜的海域。為了刺探中國軍事情報,蒐集中國的海圖信息,美國海軍曾數次闖入黃海海域的中國領海,與中國海軍發生摩擦。

2009年5月1日,美國海軍監測船“勝利”號違反國際法和中國法律法規,在未經中方許可的情況下進入黃海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並用滅火水龍頭驅趕兩艘中國漁船。1994年的“中美黃海對峙事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當年10月,美國海軍在未向我方事先通報的情況下,派遣“小鷹”號航母沿中國領海邊界巡航,並駛入中國領海,跟蹤一艘剛剛完成遠海訓練的中國海軍“漢”級攻擊型核潛艇,為此,兩軍戰機一度發生空中對峙。

歷史上自古如此,黃海直接關係著中國海洋安全。從軍事角度來說,在那裡有中國的一些海軍基地、空軍基地等,整個沿海的一些一線軍事部署都在此。從經濟發展來說,這毗鄰環渤海經濟圈,而遼東半島沿海正在建沿海經濟帶,還有京津唐經濟帶,這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重中之重。

演習特點

“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

據2010年06月25日《美聚集13國舉行世界規模最大聯合軍演防範中國》一文報導,此次演習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是針對性強。美軍演習的方案設計主管、太平洋論壇戰略預計研究中心的卡爾?貝克爾表示,中國海軍活動範圍正在越過日本列島,並強調在南中國的主權。他認為,“環太平洋”系列演習原本針對的是蘇聯在太平洋地區的活動,但“現在必須灌入新的理念,即守衛美國及其盟國在商業以及通信海道方面的安全並展示美國的力量,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並確保美國在太平洋上航行自由的權力”。明確地說,美軍演習就是針對中國,“確保南中國海航道通暢”。

二是規模驚人。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荷蘭、秘魯、韓國、新加坡和泰國14個國家的34艘戰艦、5艘潛艇、上百架軍機和2萬多人參加。
三是裝備先進。美軍有“里根”號核動力航母、以及代表未來美國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自由”號是瀕海戰鬥艦、“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核潛艇等8艘先進軍艦參加,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和F-22隱身戰鬥機參加了演習。

因此,美軍“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進黃海的演習和美軍“里根”號核動力航母擔當的14國演習是一個整體。美軍“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進黃海的演習是在東北亞地區第一島鏈內,目的是對中國進行戰略威懾和戰略試探,美軍組織的14國海軍演習是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第三島鏈進行,目的是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和包圍,以扼住中國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兩者相互支援,相輔相成,都是要防備中國,遏制中國的崛起。

演習性質與目的

“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

一、壓制中國,強化美國世界霸主地位
美軍航母進黃海是警告朝鮮、警示中國和世界。雖然中國強大了,但是當今世界唯一的霸主是美國,而不是中國。美國想到哪裡就可以到哪裡,誰都得俯首稱臣。其次,要進一步鞏固美國在西方國家的霸權地位。要讓美國在亞洲、歐洲、美洲的地位大大提升了,話語權加重,以鞏固美國在西方政治中心的地位。因為近些年來,美日韓同盟關係有所鬆動,美國需要一個事件繼續鞏固美國日韓同盟,繼續在韓國行使軍事基地主導權。尤其是日本上一任首相鳩山由紀夫政府要求和美國建立較為平等的關係,令美國政府極為不高興。特別是在普天間機場遷移問題上,日本鳩山政府與美國針鋒相對,雖然日本鳩山失敗並下台,但是在日本亞洲人民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為了消除仇美的不良影響,繼續鞏固美日聯盟,美國極需要一次耀武揚威式的霸權宣洩,以警告世人莫挑戰美國霸主地位,極需要藉助這一次機會逼迫日本政府,威懾日本民眾,莫在沖繩島駐軍問題上發牢騷,拆美軍的台。

二、防範中國,遏制中國海洋權益 
“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平時擔負著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海等熱點地區的監視任務,危機時刻可以進行海空軍事威懾,必要時還能發動戰略、戰役規模的常規打擊和核打擊。在美軍的戰略布局中,也一直是美軍威懾中國的重要平台。此次,美軍航母借著“天安”號事件進入黃海,旨在加強了美軍在東北亞地區的軍事布防。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少將楊毅說,美國的戰略意圖很清楚,就是要“顯示在東北亞的軍事存在和影響” 。因此說,“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出現在中國的門戶,顯示美軍增強在東北亞地區的戰力,對中國黃海沿岸一系列戰略基地、台灣海峽、南海等方面的軍事防禦,構成了極大的威懾,以遏制中國正當的海洋權益要求。

三、威懾朝鮮,消耗中國戰略資源 
軍事評論員宋曉軍說,美韓兩國即將舉行的反潛演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威懾朝鮮。2010年7月5月24日,韓總統李明博公布了“強烈應對措施”,其中包括軍事、經濟和外交等方面,對朝鮮實施“懲罰”。韓國媒體稱,韓美已決定下月舉行大規模聯合反潛艇演習,動用美國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朝鮮日報》說,這是“強烈抗議朝鮮擊沉韓國天安艦”,這次演習將比以往更靠近朝韓海上分界線。中國朝鮮問題專家呂超認為,現在的朝鮮半島是1953年停戰以來對立最嚴重的一次,也是韓國社會的報複決心最強烈的一次,由於朝韓都有牌未出,朝鮮半島的緊張短時間不可能消除。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一直高燒不退,實際上是美國一手製造的。美國為了制衡中國,有效牽制,不斷給朝核問題形成巨大的壓力,實際上是給中國以巨大的壓力,並且持續消耗中國巨大的政治、經濟和外交資源,美軍航母進入黃海參加韓美聯合軍演,就是要強化這個壓力。

四、試探中國,威脅中國海洋安全 
近年來,中國海軍成長非常迅速。美國急於了解中國的軍事力量。為了和中國對抗,美國海軍迫切希望能夠對黃海海域進行調查。由於美國對台軍售造成中美兩軍高層交流中斷,美軍可以借這次韓美兩國的軍事演習將航母開進中國的心臟地區——黃海,乘機窺探中國。由於“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探測距離是航母周邊大概一千公里範圍內,攻擊範圍也在一千公里左右。中國華北、山東半島等沿海很多地方都在它的作戰半徑之內,直接威脅著中國的海洋安全。韓國的《每日經濟新聞》就說:“華盛頓”號航母一旦到達黃海,可以像看自己(指美國)的手掌心一樣觀察中國主要海軍基地、空軍基地及其戰鬥力。

五、防備中國,戰略調整更加明晰 
美軍為了防備中國的崛起,正在進行戰略調整。由上月23日開始,到8月1日結束,兩年一度的多國“環太平洋”演習,原本針對的是蘇聯在太平洋地區的活動,如今針對中國。

黃海是敏感地區

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美韓海軍黃海聯合軍演

據美方公布的資料里看,美韓宣布的演習地域雖然是在公海,但距離北京只有500公里。美方表示此舉沒有違反國際法。在被問到如何看待此番言論時,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說:“美國是有一個霸權心態的,凡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它就遵守,凡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即便是一個國際法,他也不遵守。比如1982年簽署的海洋法公約,全球大多數國家都認為它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海洋利益的劃分,但是美國覺得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沒有簽署,而且對裡面的條文,進行片面的解讀,他認為專屬經濟區就是公海,是可以自由通行的,無需無害通過。凡是符合他利益的,他就來參與這個遊戲規則的制定,強迫其他國家遵守這個規則,凡是不符合他利益的,他就可以無視這個遊戲規則。”羅援表示,黃海是一個公海,但是即便是公海,它也離我們的領海太近,在這裡中國是有歷史傷痕的,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區,連日本媒體都說,“黃海是中國一個不可觸動的敏感地區”,美國也應該明白。

只要具體分析一下美國準備派到黃海的“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以及它的作戰武器,就可以知道,我們為什麼對美國航空母艦到黃海地區感到非常擔憂。

“喬治·華盛頓”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之一,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排水量達9.8萬噸。該航母的甲板面積是足球場的3倍,包括艦橋在內的高度接近20層樓,達81米。船艙有3300多間,可容納6250多名船員。艦上搭載90多架F-18“大黃蜂”戰鬥機、超級大黃蜂戰鬥機、E-2C早期預警機以及直升機。“喬治·華盛頓”號的“前任”是2008年5月離開日本、服役期間與東亞安全局勢密切相關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號。

作為首個在美國本土以外常駐的美國核動力航母,自2008年進駐橫須賀後,“喬治·華盛頓”號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巡航,每年都按慣例出海,定期參加區域軍事演習,以檢驗戰鬥能力。在去年10月美韓海軍舉行的海上反滲透演習中,該航母在黃海第一次高調亮相。

它的航空母艦的艦載飛機是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其作戰半徑是1065公里,另外,它有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目的是干擾和破壞敵方的陸基、艦載、機載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以及預警、監視和火控雷達進行電子干擾,威力很大。此外,“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還載有E-2C“鷹眼”預警機,這種預警機可以同時追蹤2000個目標,而且可以對其中的40個目標實行攔截。再有,它的雷達可以探測在270公里之內的巡航飛彈和556公里之內的飛機。它和北京只有500公里的距離,但是它的雷達可以看到556公里之內的飛機。所以,它的整個探測、觀測半徑也是已經覆蓋到中國的華北地區

航母編隊不光是航空母艦一個作戰平台,還有很多艦載機,以及一些輔助艦艇。把這些加起來,整個一個航母編隊覆蓋了我國華北地區、遼東半島地區,最遠可以探測到蘭州。另外,在這個艦載機上還有S-3B“海盜”反潛飛機,這個反潛飛機上載有反潛深水炸彈、集束炸彈,還帶有60枚聲吶漂浮,它的反潛能力也是很強的。從航空母艦的這些武器配備上來看,它是有很強的偵查預警能力和很強的打擊能力,確確實實對我們構成了威脅。

軍演動態

“華盛頓號”航母甲板上的眾多艦載機。“華盛頓號”航母甲板上的眾多艦載機。

韓美演習推遲到6月底
“華盛頓”號任務詭異:韓國國防部政策室長張光日(音)2010年6月6日在接受韓聯社的電話採訪時透露,韓美兩國原定於6月8日至11日在黃海展開的聯合反潛演習將推遲到6月底,原因是“美方需要更多時間準備”。按照原計畫,韓美兩國海軍將在黃海的格列飛群島北方、德積島和魚青島海域附近舉行大規模反潛演習。美方此前透露說,配備兩座核反應堆、有“流動軍事基地”之稱的“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將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核動力潛艇以及十餘艘其他艦艇的護衛下,駛離日本橫須賀母港,通過朝鮮海峽,到達黃海。張光日6日也證實了美國將派航空母艦參演的訊息。

6月3日,兩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國防部官員對媒體透露說,“華盛頓”號航母奔赴黃海屬“獨立行動”,不是為了參加反潛演習。演習結束後,航母會繼續留在該海域。但韓國媒體卻指出,“華盛頓”號奔赴黃海的目的就是要參與美韓聯合軍事演習,而不是要部署在黃海。美韓兩方截然不同的說法,給“華盛頓”號的此次出航增添了幾分詭異色彩。韓國媒體稱美軍航母在黃海可偵察中國海軍基地 美國航母近些年在韓美針對朝鮮的軍演中經常出現,除“小鷹”號常規動力航母外,“林肯”號、“尼米茲”號等核動力航母也曾經到場助威。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09年10月美軍就在和韓國的共同演習中派“華盛頓”號參加,但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尹卓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強調,美國航母威脅朝鮮一直是在朝鮮的東海岸,也就是日本和韓國之間的日本海。美韓的海上軍演一般在距離黃海很遠的海域進行。而這次因為天安艦事件發生在朝鮮半島西海岸,所以美國就有了“進入西海岸的藉口”。

上一次美國航母進入黃海,可能還是在1994年10月。當時的中美關係因美售台F-16戰機以及後來的“銀河”號事件而陷入低谷,雙方停止了一切軍事交流。由於朝鮮拒絕美日提出的核查並改換輕水反應堆的建議,美國命令“小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開進黃海以封鎖朝鮮西海岸,在未向我方事先通報的情況下,“小鷹”號沿中國領海邊界巡航,與中國潛艇遭遇,兩國戰機一度空中對峙。據說,美國海軍對該事件的描述是“二戰後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區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觸”。

時隔十多年,這次“華盛頓”號可能進入黃海的新聞又引起日韓的強烈關注。韓國《每日經濟新聞》描述說,“華盛頓”號航母的甲板上停著最先進的戰鬥機和預警機,指揮塔下的E-2C鷹眼預警機的作戰半徑達2000到3000公里,如果到達黃海,“華盛頓”號可以“像看自己的手掌心一樣察看中國主要海軍基地和戰鬥力”。

中韓之間最近的距離是93海里(1海里等於1.852公里),如果美韓軍演黃海國際水域(距離中國200公里左右)進行,中國黃海沿岸一定在“華盛頓”號的作戰半徑之內。

日本《行政調查新聞》網站6日報導稱,黃海“遠遠不止與朝鮮有關”,當年日本與清朝軍隊作戰時,在黃海曾取得決定性勝利,日俄戰爭時也在這裡發生過歷史性海戰。黃海堪稱“中國最碰不得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北京的喉嚨”,文章認為,“在這樣的海域製造了能讓美國第七艦隊進入,並堂堂正正地進行調查的理由就是天安艦沉沒事件”。文章同時認為美國要在黃海軍演不乏理由:“在現實中,中國海軍的成長非常迅速。為了和中國對抗,美國海軍當然希望能夠對黃海全域進行調查。”

韓美在黃海舉行反潛演習戰略意圖一石多鳥
火光沖天,爆炸聲連連,中國向停靠在日本橫須賀基地的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發起毀滅性襲擊,一枚先進的反艦彈道飛彈擊中艦體內部,使這座巨大的海上堡壘瞬間成為火海……以上是美軍指揮官詹姆斯·克拉斯卡今年5月發表的題為“中國布局海軍霸權”文章的節選,他在文中虛構了中美在2015年爆發海戰的情景。上述帶有“中國威脅論”色彩的情節固然不會發生,但是,美國核航母,特別是駐守東亞的核航母,在中美軍事關係中扮演的敏感角色,卻是最近幾年來經常被媒體提及的一個話題。

再過不久,美國和韓國將在朝鮮半島西海(即中國所稱的黃海)展開一場大規模的聯合反潛演習,演習的重點是檢驗美韓兩軍發射炮彈、投放反潛炸彈和截取敵方情報的能力。在美軍演習方陣中,“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的出現最引人關注。自2008年9月入駐日本橫須賀基地之後,該航母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巡航,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海等熱點地區都在它的監視範圍內。而它即將出現在中國門戶黃海的訊息,又一次觸動了中美兩國的敏感神經。

韓國海軍214級潛水艦“孫元一”號水面航行韓國海軍214級潛水艦“孫元一”號水面航行

韓美聯合軍事演習被推延至7月
韓美軍事當局計畫在6月底在西海展開的聯合軍事演習被推延至7月。據報導,軍方有關負責人28日稱:“原計畫在本月下旬在西海展開的韓美聯合軍演,由於未敲定訓練日程,被推延至7月。美國尚未敲定重新布置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第7艦隊戰力的日程,軍事演習因此被往後推延。但美國方面已轉達了參加聯合軍演的明確立場。”

據預測,美國第7艦隊下屬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核潛水艇、宙斯盾艦兩棲攻擊艦,以及韓國驅逐艦、1800噸級潛水艇“孫元一”艦、F-15K戰鬥機等將參加韓美聯合軍事演習。

美韓在黃海聯合演習 核航母首次逼近京津門戶 美國海軍與日本2008年12月16日在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舉行聯合應急救援演練,此次演練內容為美國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核泄漏事故處置。

火光沖天,爆炸聲連連,中國向停靠在日本橫須賀基地的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發起毀滅性襲擊,一枚先進的反艦彈道飛彈擊中艦體內部,使這座巨大的海上堡壘瞬間成為火海……以上是美軍指揮官詹姆斯·克拉斯卡今年5月發表的題為“中國布局海軍霸權”文章的節選,他在文中虛構了中美在2015年爆發海戰的情景。上述帶有“中國威脅論”色彩的情節固然不會發生,但是,美國核航母,特別是駐守東亞的核航母,在中美軍事關係中扮演的敏感角色,卻是最近幾年來經常被媒體提及的一個話題。

再過不久,美國和韓國將在朝鮮半島西海(即中國所稱的黃海)展開一場大規模的聯合反潛演習,演習的重點是檢驗美韓兩軍發射炮彈、投放反潛炸彈和截取敵方情報的能力。在美軍演習方陣中,“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的出現最引人關注。自2008年9月入駐日本橫須賀基地之後,該航母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巡航,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海等熱點地區都在它的監視範圍內。而它即將出現在中國門戶黃海的訊息,又一次觸動了中美兩國的敏感神經。

美官員:美韓軍演不針對中國 航母不赴黃海
據台灣《聯合晚報》15日報導,美國《尼爾森報導》引述美國資深官員的話指出,整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這次不會在黃海聯合軍演;而將在日本海演習。美國官員向韓國媒體解釋指出,外界可能認為天安艦事件發生在黃海,因此應於黃海進行聯合軍演。但是“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七、八個月之前已曾在黃海進行過聯合軍演。這次在日本海演習,可以就近從事更多的演練,而不是把許多時間花在來回較遠的路程上。

官員強調,聯合軍演並非針對中國。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華府智庫布魯京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主任卜睿哲指出,聯合軍演在何處舉行並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加強軍力。他說,他確信中國了解,是朝鮮製造事端,迫使美國必須回響。布魯京斯研究所桑頓中國中心研究部主任李成說,東亞的和平與安全,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之一。聯合軍演發出了很正確的信息。天安艦事件是戰爭行為,天安艦事件後,美國應堅強防衛韓國。

2010年7月25日,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下)和9200噸級的宙斯頓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上)離開韓國釜山港前往韓國東部海域參加聯合軍演。

韓國與美國25日清晨開始在韓國東部海域(日本海)舉行為期4天的聯合軍事演習,韓美參加演習的兵力為8000多人。

韓國與美國2010年7月28日結束在韓國東部海域(日本海)舉行的為期四天的聯合軍事演習。但“作為對朝鮮軍事應對的措施之一”,韓美計畫每月都舉行一次聯合軍演直至今年年底。

韓國在黃海單獨舉行反潛軍演

韓國艦艇投放深水炸彈韓國艦艇投放深水炸彈

韓國軍隊2010年8月5日開始在朝鮮半島西部的韓國領海內單獨舉行反潛軍事演習。此次反潛演習規模是韓國歷來最大的。

韓國軍隊聯合參謀本部新聞辦公室5日說,當天清晨7時許,1.4萬噸級的“獨島”號登入艦離開停泊港前往演習地點,為期5天的韓國軍隊反潛演習宣告開始。

韓國媒體援引海軍訊息人士的話報導說:“當天的演習主要在泰安半島、格列飛島附近海域舉行,演習將持續至午夜。”

據介紹,韓國海陸空三軍將投入4500人、29艘艦艇,以及反潛直升機、KF-16戰鬥機等參加這次演習。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將在西部沿岸和附近島嶼展開反特殊部隊滲透演習。

這次演習是專門針對敵方潛水艇滲透的演習,包括探測和殲滅敵潛艇,海上、陸上射擊以及發射魚雷等。

這一由韓國海陸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聯合參加的高強度演習將持續至9日。

韓國結束西部海域單獨軍演

朝鮮方面在當地時間2010年8月9日17時30分(台北時間16時30分)左右向白翎島附近的“北方界線”附近發射了十餘發炮彈,接近18時向延坪島“北方界線”附近發射了100餘發炮彈。炮彈沒有越過“北方界線”,韓國方面沒有任何損傷。鑒於此,韓國軍方進行了通信警告,並密切注意朝鮮方面的動向。 韓國軍隊9日晚按計畫結束在朝鮮半島西部領海內單獨舉行的為期5天的反潛軍事演習。

中國聲音

針對美韓黃海軍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010年15日再次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軍用艦機在黃海以及其它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針對美韓黃海軍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010年15日再次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軍用艦機在黃海以及其它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

中方月內5次表態反對美韓黃海軍演
2010年7月1日,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長馬曉天對美韓黃海軍演作出明確表態,他對媒體說:“因為是在黃海,距離中國領海很近,舉行這樣的演習,我們是非常反對的。”,“(對於)他們的演習我們已經明確地表達了我們的態度,堅決反對。”

在7月6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秦剛被問及,馬曉天的上述態度是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還是他個人的觀點?秦剛回應說,在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應該保持冷靜、克制,不要做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損害本地區國家安全利益的事情。“我們對有關報導表示關切,已經向有關方面表達了我們的嚴重關切,並將進一步密切跟蹤事態的發展。我們將視情作出進一步表態。”

8日,秦剛就此亮明中方態度:“堅決反對外國軍用艦機到黃海及其他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並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

13日,有記者再次提到韓美聯合軍演問題,秦剛說:“上周我已經表明了我們的立場,這一立場是十分明確的。”,針對有記者提問“到底什麼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秦剛表示,中國的核心利益是指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

15日,秦剛再次以“堅決反對”重申了中方態度,他說,中方已就有關問題向有關方面表達了嚴重關切,中方多次闡明了原則立場。中國公眾對此也表達了他們強烈的反應。中方將繼續密切跟蹤事態的發展。

2010年7月16日,針對美韓黃海軍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5日再次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軍用艦機在黃海以及其它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這是中國外交部在其接連四次的例行記者會上就此表明態度。加上此前,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長馬曉天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對美韓黃海軍演表示明確反對。月內,中方對於美韓軍演已經五次作出表態。

解放軍少將稱中國有5大理由反對美韓黃海軍演
第一,從安全理念來看,毛澤東曾經有一句話叫“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打呼嚕尚且不許,在我身邊玩槍弄炮能允許嗎?換位思考,如果我們在美國的鄰國或是美國的東海岸、西海岸搞軍事演習,美國能允許嗎?

第二,從戰略思維上看,底線就是要防患於未然,要有憂患意識;戰略思維的最高境界是要預防危機。我們現在非常強硬的態度,本身就是預防性外交的組成部分。
第三,從地緣戰略來講,美韓宣布的演習地域距離北京只有500公里,在這么近的距離內,任何國家在這一地區進行演習,我們都會感到這種安全上的壓力。美國將“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派到黃海地區,它的作戰半徑在600公里,如果加上它的艦載機能達到1000公里以上。所以,這個地區直接威脅到我們心臟地帶和環渤海經濟帶的安全。

第四,從維護半島安全來看。現在朝鮮半島已經因為“天安”艦事件危機四伏,美國和韓國又在黃海地區搞聯合軍演,危機沒有解決,反而製造了新的危機。這也是我們堅決反對的一個理由。從維護朝鮮半島安全來講,不應該再製造新的危機,而是要控制危機,處理危機。

第五,從維護中美關係來講,特別是對中美軍事關係來講,表明我們的嚴正立場也十分必要。中方一直在努力促進中美軍事關係朝一個健康的軌道發展。中美之間有幾個障礙,都沒有排除,現在美國又製造了新的障礙。

羅援表示,黃海是中國挺進太平洋的一個出海口,在這兒進行聯合軍演,實際上就帶有軍事偵察的任務,不管是對誰,航空母艦來了就有很強的偵察預警能力,就可以對周邊的水文地質進行監測偵察,等於把中國的出海口看了個底朝天。這裡是公海,一旦我們的潛艇從這兒過,它也可以對我今後出海通道的水文地質情況做偵察。它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進行戰略偵察,二是檢驗作戰預案。這都對我們構成了威脅。

解放軍發布禁航通告 6月30日起在東海實彈訓練
我部定於2010年6月30日至7月5日,每日零時至18時,在舟山至台州以東(北緯29度54分、東經122度36分;北緯29度54分、東經123度30分;北緯28度25分、東經123度30分;北緯28度25分、東經122度14分;北緯28度50分、東經122度14分)5點連線海域。即在191、192、196、197、198、203、204、205漁區內進行實彈射擊訓練。訓練期間,嚴禁各類船舶進入上述海域,並聽從海軍艦艇的指揮,以確保全全。

各方態度

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群

專家:乃例行訓練 外界沒必要刻意解讀
香港《文匯報》引述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的觀點表示,解放軍東海實彈射擊訓練與美韓軍演完全是一種巧合,外界沒必要刻意解讀。解放軍在中國領海實彈射擊訓練是正常例行訓練,根本沒有針對任何事件和任何國家。李大光指,中國與美韓都是正常的國家關係,各個領域合作不斷加強,沒有通過軍事行為顯示什麼。

美韓聯合軍演是根據近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特別是“天安”艦事件而進行,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國人沒必要硬將此事說成是針對中國。

海軍專家劉江平香港《文匯報》表示,海軍在東海訓練近年已形成習慣,如2008年2月、2009年7月和今年上半年,東海艦隊某部均分別在東海區域進行訓練。

外媒:關注東亞“海上攻防戰
美聯社:黃海軍演是將是極具挑釁性的舉動。美聯社評論說,黃海是包括中國首都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的門戶,一旦美國航母進入,中國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都將處於其攻擊範圍之內,將是極具挑釁性的舉動,勢必引起中國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美韓黃海軍演暴露牽制中國的意圖。《日本經濟新聞》6月28日發表題為“東亞出現‘海上攻防戰’”的文章,稱雖說美韓軍事演習主要是針對朝鮮進行的反潛訓練,以朝鮮為“假想敵”,但演習地點就在位於青島的中國海軍基地的不遠處,從而暴露出牽制中國的意圖。

網友:中國東海演習大快人心 可讓美國清醒
中國海軍6月24日發出禁航公告,將於6月30日至7月5日在東海進行實彈射擊演練。坊間普遍認為此舉是針對美韓即將進行的黃海軍演,有網友雀躍道:中國出招了!

許多網友認為,明里是針對朝鮮,但是暗裡針對誰,大家都知道。中國絕不能等閒視之,作與己無關,高高掛起之姿態;

有網友對美國航母將進入黃海軍演分析道: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當另一個國家組織這樣龐大的航母戰鬥群進入到可以威脅本國安全的海域時,實際上都是一個最佳的練兵目標:既然你可以在這個海域炫耀武力、進行演習,我同樣可以針對你的行動,組織相應的行動,把你作為目標進行演練——這是一個最接近實操的演練目標。從軍事的角度上,這種演練會收到一般的演練或訓練所達不到的效果。

韓國市民示威抗議韓美聯合軍演

2010年7月25日,在韓國首爾美國駐韓國大使館附近,人們參加反對韓美聯合軍演的集會(標語文字:中斷戰爭演習)。當日,為期4天的大型韓美聯合軍演開始。眾多韓國市民走上街頭,示威抗議,要求查明“天安號”事件真相,反對韓美聯合軍演。

精彩看點

海軍東海艦隊舉行海空實兵實彈演練:雙機編隊攻擊我海軍東海艦隊舉行海空實兵實彈演練:雙機編隊攻擊

其一,頗有封鎖通向黃海之東海航道的味道。
中國人民解放軍91765部隊發出的禁漁禁航通告稱,我部定於2010年6月30日至7月5日,逐日零時至18時,在舟山至台州以東(北緯29度54分、東經122度36分;北緯29度54分、東經123度30分;北緯28度25分、東經123度30分;北緯28度25分、東經122度14分;北緯28度50分、東經122度14分)5點連線海疆。即在191、192、196、197、198、203、204、205漁區內進行實彈射擊練習。訓練期間,嚴禁各類船舶進入上述海域,並聽從海軍艦艇的批示,以確保全全。

東海是進入黃海的必經之地,封鎖東海航道,等於封鎖了美韓艦隊進入黃水師演的通道。其意義不言而喻。

其二,出動海上無形殺手022型新型飛彈快艇。
據相關資料,我國第16快艇支隊轄掃雷艦、登入艦獵潛艇護衛艇4個艦艇大隊,配有中國自主研製的022型新型飛彈快艇。

022是世界第一雙體隱形飛彈快艇,能在海浪中快速而安靜地穿行,能以多種方式對敵艦艇進行隱蔽性遠程襲擊。具備高速、恬靜、隱形三大上風022對航母具有較強的殺傷力,被稱為海上無形殺手。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曾將中國水師022型新型飛彈快艇稱為世界第一種採用穿浪體的隱形飛彈快艇。國際軍情觀察人士指出,這種通常噸位不足五百噸的小型水面艦艇正在給世界第一海軍帶來新的挑釁。此次出動022型新型飛彈快艇參加軍演,明顯針對美航母。

其三,在美韓軍演的時間之窗發布禁航通告。
美韓黃海聯合軍演設計於6月28日起進行,中國正好搶在這個時間之窗之前宣布東海軍演,明顯帶有提前警告的意味。母庸置疑,這次實彈訓練明顯是針對美韓於28日起在黃海進行的聯合軍演。

香港《明報》援用新華社《國際軍事》雜誌總編輯陳虎稱,中國未必會視美韓軍演是挑釁,反過來還可藉助這次有龐大航母戰鬥群進入海疆,而將之作為最佳的演練目標,因為這種演練最靠近實戰,能收到一般或訓練達不到的結果。

日本《行政調查訊息》網站報導稱,黃海堪稱中國最碰不得之處。文章認為,在這樣的海疆製造了能讓美國第七艦隊進入,並堂堂正正地進行調查的理由就是天安艦沉沒事宜。

中國有能力打贏這場海戰

7月初,海軍東海艦隊組織由數十艘艦艇和十餘架戰機組成的大型海空編隊,在東海某海域進行例行性海空實兵實彈演練。圖為海上戰艦發射艦空飛彈攔截來襲飛彈。7月初,我海軍東海艦隊組織由數十艘艦艇和十餘架戰機組成的大型海空編隊,在東海某海域進行例行性海空實兵實彈演練。圖為海上戰艦發射艦空飛彈攔截來襲飛彈。

第一,是中國的航天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完全有可能解決偵察、定位問題。根據美國統計,目前中國在軌的偵察衛星有20多顆,其中光學偵察衛星就有12--18顆。雖說這些衛星大多數是第二代偵察衛星,也就是說大多數是光學與電子偵察衛星,而這類偵察衛星對發現與監視航母,並無可靠性和連續性。但近幾年來,中國開始大量部署第三代偵察衛星,即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偵察衛星,據美國一些媒體透露,中國的此類衛星的成像水平非常之高,甚至可以跟蹤比航母更小的驅逐艦和潛艇。同時,為了解決連續跟蹤與定位問題,中國在太平洋上空開始進行偵察衛星的組網部署。按照美國的估算,只要中國發射 3--5顆此類衛星,就完全可以覆蓋西太平洋的全部海域。

另外,由於中國的同步軌道衛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特別是中國在衛星研製與發射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行海洋定點偵察衛星的快速發射與組網工作,只須幾天即可完成。況且如果只是為了阻止美國干涉我軍解放台灣,並不需要在整個西太平洋進行全空域預警偵察。只要能達到以台灣為圓心,半徑達到2000以上就足夠了。

第二, 遠程地基大型預警偵察雷達系統的建設與完成,讓中國有了可靠的雙基偵察與定位系統。據一些接近美國國防情報系統的媒體透露,中國已經在最近幾年,完成了新型的大型相控陣地基遠程對海預警與偵察雷達系統的建設,這就實現了天、地兩基偵察預警網路系統的雙保險體系,大大提高了對美國航母的偵察與定位的可靠性。這種天、地兩基的偵察與定位系統,完全能夠保證彈道飛彈發射與攻擊航母的攻擊需要。

第三,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發射與套用實現,可以確保反艦彈道飛彈的制導與定位需求。中國已經在三年前就完成了北斗第一代導航衛星的組網建設,雖然這種系統只能還需要進行地面基站的解算,但完全可以給飛彈提供一個可靠的海洋目標引導信號。而隨著第二代北斗全時空、全方位三維全球定位導航衛星的初步組網形成,讓中國軍隊徹底擺脫了對美國GPS的依賴,也就是說,如果在戰時美國關閉對中國所有用戶的導航定位服務,中國仍然可以依賴自己的北斗系統來實現對航母攻擊的精確定位與引導。

第四,中國彈道飛彈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使反航母彈道飛彈的變軌與打擊精度大大提高。根據美國一些媒體的報導,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兩個前彈道飛彈大國,在簽署了戰略武器條約後,把技術方向轉向巡航飛彈,因此這兩個國家的彈道飛彈技術相對停滯或減緩了發展速度。而中國是多年來一直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發展彈道技術的主要大國。相對於早期的彈道技術大國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的彈道飛彈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進入大氣層外和重返大氣層的變軌技術,以及彈道飛彈的精確再制導技術,都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根據俄羅斯一些專家的估計,中國新型中遠程彈道飛彈的命中誤差已經達到 10米以內,這種誤差水平甚至可以攻擊驅逐艦。

當然,這種估計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這些專家根據近年來中國發射載人航天、探月,以及高密度進行的各種各類衛星發射與組網工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技術能力而得出的結論。當然,也許還有他們自己通過技術偵察渠道,所得到的有關中國進行反艦彈道飛彈秘密試驗的相關情報。實際上在彈道飛彈的頂部加裝末制導技術系統和組件,並不是什麼高端技術。

第五,對移動目標攻擊能力的不斷研究與提高,使反艦彈道飛彈完全可以進入實戰部署。在所有彈道飛彈反航母技術中,被認為難度最高的就是動對動打擊技術。也就是說,用重力加速度達到30馬赫的彈道飛彈來打擊海上運動速度可達到30節以上的核動力航母,這種相對運動的目標性質,要求飛彈必須具有極高的變軌修正和引導能力,就是世界彈道技術水平最高的美國也幾乎沒有解決,這也是美國與西方社會懷疑中國反艦彈道飛彈可靠性的最主要理由。

但據美國一些專家研究發現,航母的運動並非是非線性的,也就是說航母受體積、航速和作戰需要限制,其運動速度和方向往往是有章可循的。特別是在航母進行艦載機起降的時候,必須面向或者背向風向,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航向穩定,而這個時機往往是航母的最常見狀態。也就是說航母一但進入作戰警戒狀態,就需要不斷的收放艦載機,而這個時候,它就不能進行高難度的變速與變向機動。在這樣的狀態下,儘管美國核動力航母有極高的航速,但其速度和方向值的相對恆定,對於速度變化能力已經有了很高水平的彈道飛彈而言,基本屬於相對靜止的目標

第六,美國的反導技術並未真正解決反彈道飛彈的全部問題。雖然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已經實戰部署了所謂的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但用美國自己的話說,其嚇人的作用遠遠大於實戰作用。在美國已經進行過的反彈道飛彈試驗中,其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五十,而且是在攻擊目標的位置、速度、方向和軌跡相對知曉的情況下進行的,但仍然達不到基本的可靠性。

實際上,美國的反導就是 “撞大運”的賭博式系統,能打到就打,打不到就算,究竟有多少實戰價值,美國人知道都不清楚。相對而言,美國海軍的標準3系統要比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可靠性更高一點,但其反導水平而言,打一打朝鮮的飛毛腿改進型--大浦洞,可能還湊合,對付中俄兩國的高速度、高機動、大變軌彈道飛彈,其命中機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最重要的一點,是其不具備抗飽和攻擊能力。近年來,由於美國的經濟危機和預算危機,使美國的反導技術研製基本停止了,也就是說現朋的技術水平就是反艦彈道飛彈的參照系了,這就大大的減少了技術難度。

第七,中國反航母作戰將是系統對抗、體系對抗,並非只有彈道飛彈一種手段。而對彈道飛彈打擊的高度緊張,將大大影響美航母編隊的正常承受力。一旦美海軍航母進入我打擊海域,整個編隊必須時刻高度關注彈道飛彈隨時可能打擊,而航母本身並不具備防禦能力,主要依靠整個艦隊甚至戰區的預警和防禦系統。為了規避飛彈的可能打擊,航母要不斷的變換位置和航速,這就會讓整個艦隊高度緊張,疲於奔命。而百密難免一疏,一旦把自己放在一個等人宰割的境地,其神經的脆弱性就可想而知了。在這種情況下,航母編隊還有多少注意力用於支援台灣軍隊啊?

況且中國如果確定打擊一個航母,必然是會運用全部有效的打擊與技術手段,而反艦彈道飛彈可能只是一個序曲、一個角色而已。在被彈道飛彈搞的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對其它打擊手段的警戒和對抗能力,這也就大了航母編隊的整體對抗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減弱,對航母來說,可能更是致命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