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航天

航天(Spaceflight):又稱空間飛行、太空飛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飛行。系指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動。有的科學家曾把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內的航行活動稱為航天,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外的航行活動稱為航宇,現在則把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內和太陽系外的航行活動統稱為航天。航天活動的目的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與天體,為人類服務。航天的基本條件是太空飛行器必須達到足夠的速度,擺脫地球或太陽的引力。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是航天所需的特徵速度。

基本信息

定義

航天(Spaceflight)又稱空間飛行或宇宙航行,泛指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航行活動,分為載人航天和不載人航天兩大類。

相應英文及解釋

Spaceflight

Spaceflightistheuseofspacetechnologytoachievetheflightofspacecraftintoandthroughouterspace.

早期航天探索

人類很早就有遨遊太空、征服宇宙的理想。宇宙的星球對人類一直充滿著吸引力和神秘感,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

航天航天
,反映了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和探索空間奧秘的心情。《嫦娥奔月》、 《牛郎織女》,以及孫悟空騰雲駕霧、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等,這些古老的神話與傳說,是在生產力與科學技術水平極度低下的古代,人類幻想利用與征服天空的願望。人類為了實現騰空飛行的理想,經歷了一段相當艱難曲折的過程。很早以前,人類就做過種種飛行的嘗試與探索。 在中國的西漢時期、歐洲的中世紀都有人模擬鳥類進行過飛行活動的嘗試。

然而,真正航天飛行的歷史是從火箭技術的歷史開始的,沒有火箭也就沒有航天飛行。追溯源頭,中國是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火箭”這個詞在三國時代(公元 220~228年)就出現 了。不過那時的火箭只是在箭桿前端綁有易燃物,點燃後由弩弓射出,故亦稱為“燃燒箭”。隨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出現,火藥便取代了易燃物,使火箭迅速套用到軍事中。公元10世紀唐末宋初就已經有了火藥用於火箭的文字記載,這時的火箭雖然使用了火藥,但仍須 由弩弓射出。真正靠火藥噴氣推進而非弩弓射出的火箭的外形被記載於明代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這種原始火箭雖然沒有現代火箭那樣複雜,但已經具有了戰鬥部(箭頭)、推進系統(火藥筒)、穩定系統(尾部羽毛)和箭體結構(箭桿),完全可以認為是現代火箭的雛形。

中華民族不但發明了火箭,而且還最早套用了串聯(多級)和並聯(捆綁)技術以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明代史記中記載的“神火飛鴉”就是並聯技術的體現;“火龍出水”就是串、並聯綜合技術的具體運用。

世界上第一個試圖乘坐火箭上天的“航天員”也出現在中國。相傳在14世紀末期,中國有位稱為“萬戶”的人,兩手各持一大風箏,請他人把自己綁在一把特製的座椅上,座椅背後裝有47支當時最大的火箭(又稱“起火”)。他試圖藉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氣動升力來實現“升空”的理想。“萬戶”的勇敢嘗試雖遭失敗並獻出了生命,但他仍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的力量進行飛行的人。今天,為了紀念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國際上將月球表面東方海附近的一個環形山以“萬戶”命名。

雖然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火藥、火箭,但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致使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因而停滯不前。儘管歐洲人在中國發明火箭的幾百年後才學會使用火箭,然而現代火箭技術還是首先在歐洲得到迅速發展。

13~14世紀,中國的火箭技術與其他火藥兵器一同傳到阿拉伯國家和印度,後又傳入歐洲。至18世紀後期,印度軍隊在抗擊英國和法國軍隊的多次戰爭中就曾大量使用火藥火箭並取得了成功結果,由此推動了歐洲火箭技術的發展。曾在印度作戰的英國人康格里夫(WilliamCongreve)在19世紀初對印度火箭作了改進,他確定了黑火藥的多種配方,改善了製造方法並使火箭系列化,最大射程可達3km。19世紀70年代以後,火炮技術在使用性能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火箭終於被準確度很高的火炮所代替。雖然如此,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都成為了近代火箭技術的最初基礎。

近代航天技術發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火箭才又重新蓬勃地發展起來。近代的火箭技術和航天飛行的發展,湧現出許多勇於探索的航天先驅者,其中代表人物有齊奧爾科夫斯基,奧伯特,戈達德。

前蘇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一生從事利用火箭技術進行航天飛行的研究。在他的經典著作中,對火箭飛行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論證,最早從理論上證明了用多級火箭可以克服地心引力進入太空的論點。他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方程,奠定航天學的基礎。他首先肯定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是太空飛行器最適宜的動力裝置,論述了關於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用於火箭的可能性,為運載器的發展指出了方向,這些觀點僅僅幾十年就成為了現實。他還指出過用新的燃料(原子核分解的能量)來作火箭的動力;並具體地闡明了用火箭進行航天飛行的條件,火箭由地面起飛的條件,以及實現飛向其他行星所必須設定中間站的構想。他還提出過許多的技術建議,如他建議使用燃氣舵來控制火箭,用泵來強制輸送推進劑到燃燒室中,以及用儀器來自動控制火箭等,都對現代火箭和航天飛行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美國的火箭專家、物理學家和現代航天學奠基人之一戈達德博士在1910年開始進行近代火箭的研究工作,他在1919年發表的《達到極大高度的方法》的論文中,闡述了火箭飛行的數學原理,指出火箭必須具有7.9km/s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並研究了利用火箭把有效載荷送至月球的幾種可能方案。戈達德博士認識到液體推進劑火箭具有極大的潛力,他從1921年開始研製液體火箭。1926年3月16日,他進行了人類首次液體火箭飛行試驗並獲得成功。火箭長3.04m,飛行2.5s,達到12m高,56m遠,速度103km/h,這使得他成為液體火箭的實際創始人。1932年他首次用陀螺控制的燃氣舵操縱火箭飛行,1935年他試驗的火箭實現了超音速飛行,最大射程達20km。

德國的奧伯特教授在他1923年出版的《飛向星際空間的火箭》一書中不僅確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間真空中工作的基本原理,而且還說明火箭只要能產生足夠的推力,便能繞地球軌道飛行。同齊奧爾科夫斯基和戈達德一樣,他也對許多推進劑的組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真正的近代火箭的出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西斯德國。早在1932年德國就發射A2火箭,飛行高度達到3km。1942年10月3日,德國首次成功地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彈道飛彈——V-2(A4型),並於1944年9月6日首次投入作戰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大約有4300多枚V-2飛彈襲擊了英國、荷蘭安特衛普港和其他目標,破壞嚴重。V-2是單級液體火箭,全長14m,質量為,箭體直徑1.65m,最大射程320km,發動機熄火高度96km,飛行時間約320s,命中精度圓公算偏差5km,有效載荷約1t。

V-2的成功在工程上實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航天技術先軀者的技術構想,並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有實踐經驗的火箭專家,對現代大型火箭的發展起到了繼往開來的作用。V-2的設計雖不盡完善,但它卻是人類擁有的第一件向地球引力挑戰的工具,成為航天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國分別接收了參與V-2研製的部分專家、設備及資料,為這兩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發展火箭和飛彈技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在V-2的基礎上,以美國和前蘇聯為主研製的火箭武器得到了迅速發展,各種類型的飛彈武器相繼問世,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飛彈武器系統。

航天生活

宇宙環境是極為惡劣的,對人體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輻射溫度差異等,這些不利因素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在這種環境中,航天員是無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對嚴峻的宇宙空間環境,怎樣才能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呢?我們的科技人員為其研製了一個基本與外界隔絕的密閉環境即密閉座艙,用來保護航天員。
一會兒是早晨,一會兒是黑夜
人們長期的生活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眠一般都安排在夜晚。飛船在航天飛行中的晝夜周期和我們在地球上的晝夜周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一天是一次日落日出,並定為24小時。空間飛行時的一次日落日出,周期長短不一,因為它和飛船繞地球飛行的軌道高低相關。軌道高,晝夜周期就長;軌道低,晝夜周期就短。飛船航天飛行期間的晝夜周期,白天和黑夜時間長短是不一致的,白天時間長,黑夜時間短,90分鐘一個晝夜周期,最長的黑夜僅僅是37分鐘。飛船由地球陽面進入陰面時,就如同由白天進入黃昏黑夜一樣。太空梭速度很快,太陽出來時好像“迅雷”似的一躍而出,太陽落山時也如“鏇風”一樣迅速地隱去。
一個航天員曾經這樣描述宇宙間的一天:早晨,計算機控制的鐘喚醒我們起床。醒來拉開窗簾看宇宙空間,陽光燦爛,天色真美。可是不大一會兒,太陽沒有了,天暗下來了,黑夜來臨了,我們想又該睡覺了吧。真是有趣極了,一會兒是早晨,一會兒是黑夜……

站著睡躺著睡都一樣
宇宙空間最特殊的就是睡覺姿勢,失重時,身體完全放鬆會自然形成一種弓狀姿勢。航天專家認為,在太空中睡眠,身體稍微彎曲成弓狀,比完全伸直平躺著要舒服得多。
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如果不這樣,飛船內的姿態在發動機開動時,就可能跟艙壁碰撞。所以,航天員一般還是喜歡將睡袋緊貼著艙壁睡覺,這樣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在失重時,反正分不清上和下,站著躺著睡都一樣,所以,航天員既可以靠著天花板睡,又可以筆直地站著靠牆壁睡,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由於人在失重時飄浮,航天員行動起來會感到困難和不方便,動作都不像在地面上那樣協調。坐立不穩搖搖晃晃,稍一抬頭仰身就有可能來個大翻身,彎腰時又可能翻筋斗,所以一切動作都得小心從事。
航天員在宇宙飛行中可以遙望地球景色,這也是他們太空生活的一大樂趣。自古以來,飛向太空就是人類最美好的遐想。航天員在飛船上看到的地球漂亮極了,它是一個綠色的體。白天你仔細看去時,地球大部分是淺藍色,密密的森林帶看起來更是藍色的,惟一真正的綠色地帶是中國的西藏高原地區。一些高山湖泊看起來是明亮的並且呈鮮綠色,好像硫酸銅礦地區顏色。溫度很低又沒有彩的地區,如我國喜馬拉雅山那樣的高山區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那兒的地貌。航天員能看到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奇景,要算是伊朗的卡維爾鹽漬大沙漠,這片大沙漠看上去像木星,中間有一個紅色、褐色和白色的大鏇渦,這是因為鹽湖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蒸發之後而留下的光輝耀眼的痕跡,它像綠寶石一般閃閃發光。
離不開體育鍛鍊
航天員生活在太空當中,同樣離不開體育鍛鍊。它除了增強體質外,還有其特殊意義:增強對失重及其他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航天飛行中不良環境對航天員的有害影響。在長期航天的空間站內,都設有專為航天員體育鍛鍊的“小型體育場”,設定一些特殊的航天體育器具供航天員使用。這些器具有腳踏車功量計、微型跑道、彈簧拉力器及負壓筒等。
在宇宙中航行的航天員和地球上的人一樣,都需要有個人清潔衛生的處理,如刷、洗臉、洗澡、大小便等等。失重條件下處理清潔衛生及廢物非常複雜,需要有特殊的設施和技巧。
失重時刷牙,牙膏泡沫很容易飄浮起來,水珠在艙內飛飄,會影響人的健康和儀器正常運轉。飛船中的航天員不能採取地面上的刷牙工具和方法。那樣做,說不定在哪一環節把水泄漏出去,水就會飄浮起來,所以,航天員只能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刷牙。美國採用的是一種特製的橡皮糖,讓航天員充分咀嚼以代替刷牙,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航天員洗臉,其實是取一塊浸泡有清潔護理液的濕毛巾擦洗面部。隨後,把毛巾鋪在按摩刷上用來梳理頭髮。
航天員若在空間站上長期生活,還需要洗澡。長期的載人空間站上,就配備有航天工程技術人員設計製作的航天浴室設施。這種浴室,只不過是一個強力尼龍布浴罩,浴罩上下有固定的框架,上連天棚下連地板,成為通天式密閉浴罩,平常摺疊著固定在生活艙的頂棚上。頂棚上還設有圓形水箱、噴頭、電加熱器,洗澡用的水箱,有管道跟大水箱相通。
洗澡前,先把廢水回收淨化裝置中的淨化吸附劑配好,準備用來回收和淨化洗浴時的污水,然後清理給水管道、抽水裝置和過濾淨化裝置(除去雜質和不良氣味),並將卷在頂棚上的尼龍罩放下,直到底框並固定好,形成一個連線天棚地板的圓桶,就好像一個完全透明的大玻璃缸。啟動電加熱器,把水箱中的水加熱到合適溫度,這時人可脫去衣服進入浴室。圓筒底下有一雙固定的拖鞋,人穿上它後就不會飄浮起來。在打開水龍頭之前,應先將呼吸器戴好,呼吸器同一條通到外面的軟管相連線,航天員可呼吸艙內空氣,避免洗浴時的空氣、水汽混合物吸入呼吸道發生危險。航天員洗澡時,還要將耳朵塞起,帶上護目鏡,就像潛水員一樣。一切準備好之後,就可打開水龍頭,一陣陣細細的水流噴在身上,形成一層夾著無數氣泡的水膜,必須用毛巾或吸水刷將水吸走。失重時水不會自動流出,水箱中有氣加壓,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來。
飛船上航天員大小便的處理也有其相當的科學性。尿盆是特製的,抽水馬桶同一個塑膠套相連線,大便後快速關閉橡皮閥,大便通過氣流落入透氣的大便收集袋裡,然後用密封袋密封投入便筒,便筒裝滿後會自動彈出艙外。
這就是航天員特殊的生活起居,是不是真的很奇妙?
航天:指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間或太陽系空間飛行。
在當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形勢下,工具書總是顯得相對了舊或定義含糊不準確。雖然有跟隨形勢發展的局部修改,但往往也會因此產生出矛盾來。
在現代的自然科學中,“宇宙”採用上述第二種解釋。通俗地說就是: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和。我們的祖先早就對宇宙有正確的認識。漢代古籍《淮南·齊俗訓》中說,“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漢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說:“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空間和時間的劃分要求愈來愈精細。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們只要把時間區分為、月、日就足夠了。後來要求區分出時辰或小時來才感到方便。近代工業和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事業的興起,進一步要求劃分出分和秒來。對現代科學技術來說,這還不夠,還要求用毫秒、微秒和納秒來計時。
對空間的劃分也是這樣。古代只要有天空、空間和地面這樣的概念就足夠了,但卻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科學技術的要求。特別是航天技術誕生後,要求把“天”與“空”嚴格區分開來。“天”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廣大宇宙空間。這大致與“天空”、“太空”相當。說“大致”,是因為若日月星辰不包括地球,“天”則只有地球大氣層以外才有,那“天空”就是太空,而“太空”又籠統地說是“極高的天空”,沒有精確的物理性質上的劃分。
“空”是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氣層空間。
按照上述劃分,“天氣”、“天氣預報”和“星空”,是否就慶叫“空氣”、“空氣預報”和“星天”呢?但這裡有個約定俗成的問題,無須修改也不會產生歧義。同樣,現在使用的“空間科學(技術)”一詞,也應叫“太空科學(技術)”,如因“太空”一詞太含糊,則需再進行一次約定俗成的過程。

中國航天

神州五號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為實施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神舟-5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航天員,在軌運行1天。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電視圖像傳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飛船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點200km、遠地點350km、傾角42.4°初始軌道,實施變軌後,進入343km的圓軌道。飛船環繞地球14圈後在預定地區著陸。
神舟-5飛船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州六號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神州七號
全國政協委員、載人航天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將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發射計畫將拖後到2008年。與“神舟五號”、“神舟六號”不同,“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太空衣和氣閘艙。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太空衣扮演了重要角色。神舟七號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飛船總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王兆耀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受“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總指揮部的委託宣布: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直接發射,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屆時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當前,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已被攻克,整船已進入綜合測試階段,用於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預計在2007年12月底前完成全箭總裝。據悉,“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泄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一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專家介紹,“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一般在一個對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裡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裡面,把太空飛行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裡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表示,未來的神舟七號飛船,不會是神舟六號的簡單重複,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仍然是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目前新一枚運載火箭元器件的採購與生產已經展開,火箭總設計師荊木春說,這一次他們將採用質量更高的元器件。針對前幾發火箭的飛行情況,科研人員還將對這枚火箭進行局部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們還考慮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
從神舟七號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里,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二F火箭擔任.

系統組成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 1在前蘇聯發射成功,開創了人類航天新紀元,宇宙空間開始成為人類活動的新疆域,並且將這一年定為第一個國際空間年。近半個世紀以來,航天技術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航天技術已經廣泛套用於科學活動、軍事活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部門,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航天是指進入、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又稱外層空間)以及地球以外天體各種活動的總稱。航天活動包括航天技術(又稱空間技術),空間套用和空間科學三大部分。航天技術是指為航天活動提供技術手段和保障條件的綜合性工程技術。空間套用是指利用航天技術及其開發的空間資源在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國防建設、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各種套用技術的總稱。空間資源系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可為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各種環境、能源與物質資源,入空間高遠位置、高真空、超低溫、強輻射、微重力環境、太陽能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物質資源等。
航天系統是指由航天測控網、套用系統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務的工程系統。其中套用系統指太空飛行器的用戶系統,一般是地面套用系統,如各類衛星的地面套用系統、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地面套用系統、空間探測器的地面套用系統。
航天系統按是否可載人可分為無人航天系統、載人航天系統;按用途可分為民用航天系統和軍事航天系統;按太空飛行器種類可分為多種,如衛星航天系統、載人飛船航天系統、月球衛星航天系統等。
航天系統是現代典型的複雜工程大系統,具有規模龐大、系統複雜、技術密集、綜合性強,以及投資大、周期長、風險大、套用廣泛和社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等特點,是國家級大型工程系統。組織管理航天系統的設計、製造、試驗、發射、運行和套用,要採用系統工程方法,在航天工程實踐中形成了航天系統工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完善的航天系統是一個國家航天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目前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國家擁有這種實力。

太空中的資源有多少

太空資源泛指太空中客觀存在的、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環境和物質。主要包括:相對於地面的高遠位置資源,高真空和超潔淨環境資源,微重力環境資源,太陽能資源,月球資源,行星資源等......
太空上可利用的資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資源要豐富的多。僅從太陽系範圍來說,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體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類木行星和彗星上,有豐富的氫能資源;在行星空間和行星際空間,有真空資源、輻射資源、大溫差資源,那裡的太陽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目前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高真空和高潔淨是外層空間的顯著特徵,是進行許多科學實驗、發展航天技術、生產電子產品和高級藥品的理想環境,尤其它是人類的航天活動的先決條件。高真空、超潔淨環境資源取得了相當大的實際效果,但微重力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的利用還處於試驗、研究和創造條件的階段。
“航天”一詞是錢學森首創
《錢學森傳》作者葉永烈:“航天”一詞錢學森首創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在30年前,時任《向宇宙進軍》一片導演的葉永烈就與錢學森見過面。當時,錢學森擔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因為該片涉及到航天火箭方面,所以錢學森就負責影片的審查。
30年後,葉永烈開始寫作《錢學森傳》,並於國慶前夕完成,共40萬字,目前已交與出版社排版校對。今天下午記者專訪了葉永烈。
認識錢學森源於一次影片審查
我結識錢學森已經整整30年。事情的起因是我當時擔任《向宇宙進軍》一片的導演,這是一部一個半小時的影片,共分三輯,我把拍攝提綱寄往主管部門——國防科委以及第七機械工業部審查,沒想到當時擔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兼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錢學森親自看了拍攝提綱,乘來滬之際跟我談談他的意見。當天晚上,我如約前往上海延安飯店。柳鳴領著我來到樓上一間會客室,我剛坐定,穿著一身軍裝的錢學森就來了。他摘下軍帽,露出寬廣豐滿而白淨細嫩的天庭,書生氣質,溫文爾雅。一雙眼睛,射出睿智的目光。雖說他出生在上海,由於三歲時便隨父親前往北京,所以滿口京腔。他謙遜地自稱“笨人”,“對藝術外行”,卻對影片提出諸多建設性意見。
他告訴我,來上海之前,曾經與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任新民就拍攝提綱交換了意見。第七機械工業部領導這么重視影片的拍攝,真使我感動。
錢學森說,影片的開頭應該表現中國古代對太空的美好幻想: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立軸上的月亮、太陽、神仙,到嫦娥奔月神話、敦煌飛天壁畫。在歷數古人的飛天之夢時,錢學森還建議,這一組鏡頭最好以古箏配上中國古典樂曲……其實,淵博的錢學森對藝術十分在行,尤其是音樂。他當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時,曾是校樂隊的主力圓號手,何況他的夫人蔣英是留學德國的女高音聲樂家。
錢學森創“航天”一詞源於毛主席詩句啟示
錢學森告訴我,“航天”一詞是他首創。他把人類在大氣層之外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是從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說,最初是從毛澤東主席的詩句“巡天遙看一千河”中得到啟示。他還提出了“航宇”一詞,亦即“星際航行”,他在《星際航行概論》一書中詳盡地論述了行星之間以至恆星之間的飛行。如今,如果說“航宇”一詞對於普通百姓還有點陌生的話,“航天”一詞已經是家喻戶曉了。
我問錢學森,如何把握有關火箭的保密尺度。他回答說:“關鍵看你是不是泄露要害。如果拍火箭,一個圓筒子,朝上跑,那有什麼可保密?大家都是這個樣子的嘛。現在你們別多想這些保密問題,多想了,會束縛思想。思想束縛了,什麼都不敢動了。”
錢學森很健談一口氣說兩個多小時
錢學森非常健談,一口氣談了兩個多小時。見面的第二天,我根據筆記整理出一萬多字的錢學森的談話記錄,交打字員列印(那時候還沒有電腦)。這份列印稿,如今成為珍貴的文獻。
從那以後,我與錢學森有了多次交往,有時在北京國防部他的辦公室,有時在文化部電影放映室,有時在他家中。每一回去北京送審影片,他總是親自看,一邊看一邊談意見,而我則坐在他的旁邊作詳細記錄。
錢學森說:“中國人最早發明火箭。這是世界公認的。我們發明了火箭,這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在南宋的時候,我們發明了火箭。這一點,提綱中是講到了,不太著重,但是值得給予相當的份量,這件事應該好好宣傳一下。”根據錢學森的意見,後來在影片中,我特地加了一個動畫鏡頭,按照中國古代的火箭“飛火龍”的形象,設計了“火龍出水”的場面。錢學森在審查影片時,對這個動畫鏡頭十分滿意。
我發現,錢學森審查影片非常仔細,尤其是涉及保密的問題。比如,在我看來,火箭發射時,尾部噴射的火焰極其壯觀,所以先用尾部噴火近景,再跳接火箭上天遠景。錢學森告訴我,那個近景一定要剪短,火箭尾部的噴射口剛一露出,馬上跳遠景。他說,那個近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泄密就會泄在近景上。所以,在影片中,大都用“一個圓筒子,朝上跑”,這樣就避免了泄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