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式輕機槍

11年式輕機槍

11年式輕機槍,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計成功,由於這種輕機槍的槍托向右側彎曲,故名“歪把子”。槍的口徑為6.5毫米,彈容量為30發,同樣,它的侵徹力小,停止作用差,結構複雜,很容易出現故障。

簡介

11年式輕機槍11年式輕機槍
說起日軍使用的輕機槍,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歪把子機槍,它是11年式輕機槍的俗稱。11年式輕機槍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計成功,由於這種輕機槍的槍托向右側彎曲,故名“歪把子”。槍的口徑為6.5毫米,彈容量為30發,同樣,它的侵徹力小,停止作用差,結構複雜,很容易出現故障。

詳細內容

http://bbs.yy05.com/archiver/?tid-38386.html
中國自19世紀晚期開始使用機槍,所使用過的機槍是五花八門,列強國家的機槍都能在舊中國看到身影。最早使用的是馬克沁重機槍,其後個省和各派軍閥都想方設法的引進或者仿造外國機槍,其中使用比較多的有馬克沁重機槍,德國MG08重機槍,以及法國生產的機槍,國民黨軍隊還仿製過美國的重機槍以及德國的MG15重機槍。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抗日武裝還繳獲過很多日本的92式重機槍。
中國使用的輕機槍也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從最早的丹麥產麥得森輕機槍到日本的大正十一式(歪把子)輕機槍,但其中使用最廣泛的還應該算是當時捷克生的ZB-26輕機槍以及後來英國根據ZB-26改進生產的布倫機槍。
1953年,我國開始仿製蘇式德普式機槍,生產出53式輕機槍與此同時還仿造蘇式SG-43重機槍生產了53式重機槍,並逐步成批裝備部隊。
1954年為增強部隊的野戰防空能力仿製前蘇聯德什卡M36/46式高射機槍,生產了54式12.7毫米高射機槍並大量裝備部隊。
54式高射機槍裝備後,進行了多處改進:去掉原槍管上的散熱片;在槍管上增設提把,便於槍管更換;重新設計了輕型三腳架,取消防盾和兩個輪子,重量從127.5千克減少到53千克,並定名為65式高射機槍槍架;高射瞄準鏡增加了副尺,使瞄準範圍擴大了一倍,並取消了“兩用測距尺”,改用望遠鏡測距。
1956年,參照蘇聯提供的圖紙、技術資料及樣槍,又生產出56式7.62毫米班用輕機槍。該槍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全槍重7.4公斤,戰鬥射速150發/分。
1963年,對56式輕機槍進行了改進,生產定型56-1式輕機槍。
經過十幾年的仿製過程後,北京工業學院、人民解放軍軍械研究所與有關軍工廠於1967年聯合研製成功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命名為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它是新中國自行研製並大量裝備軍隊的第一種機槍。在該槍基礎上,此後又推出性能更優的67-1式和67-2式通用機槍。它們伴隨步兵戰鬥,能對付地面有生目標、薄壁裝甲及低空飛行目標。機槍上的瞄準裝置可平射、高射,也能在夜間使用。
81式7.62毫米輕機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它與81式自動步槍構成班用槍族,有65個零件通用。1981年設計定型,大量裝備部隊,是我國目前的主力輕機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