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演員

007演員

主演邦德片:《女王密使》,可憐的拉贊貝運氣太差,只演了一部就被趕下台。 早在1981年,布魯斯南就在電影《漫長美好的星期五》中扮演過一個角色。 1995年對於布魯斯南來說是幸運的一年。

他是有勇有謀的間諜,身邊美女環繞,先進的武器用著,名貴的跑車開著,男人羨慕死,女人愛死,這個男人只能是邦德了。這是007系列電影為無數男女造的夢,既是永遠無法實現,他們也樂於追逐。那么到底有哪些幸運兒成為夢中主角呢?
第一任邦德的扮演者 肖恩·康納利
點評:最接近原著人物形象。
1930年8月25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
出演邦德次數:7次(其中的《巡弋飛彈》未列入007系列正式名單)
主演邦德片:《諾博士》、《來自俄羅斯的愛情》、《金手指》、《霹靂彈》、《雷霆谷》、《金剛鑽》
第一任邦德的扮演者肖恩·康納利是蘇格蘭人,曾做過許多低下階層的工作,當時是一位新晉演員。他扮演的邦德智慧而且十分硬朗,這點與羅傑·摩爾大不相同。告別007系列片之後,康納利在影壇的發展十分成功,進入中年以後魅力反而大增,接連出演票房巨片,如《鐵面無私》、《聖戰奇兵》、《獵殺紅色十月號》、《石破天驚》、《偷天陷阱》等等,並多次被媒體評為最性感男人,堪稱奇蹟。
從肖恩·康納利70多歲還能演動作片,你便不難想像40年前他飾演的007會是個什麼樣子。稜角分明的臉孔上,兩道濃濃的眉毛無須緊鎖便已顯得英氣十足。高大英武、氣宇不凡的外表之下,是冷靜從容的內心思維和果斷敏捷的行動方式。但這個007粗獷而不粗野,反而是彬彬有禮。這也是007電影史上被公認為最接近原著人物形象的邦德。肖恩·康納利的影迷,多是在那時就迷上了他。肖恩·康納利早在60、70年代就因《007》中詹姆斯·邦德的英雄氣慨、紳士風度吸引了千百萬觀眾,成為世界級大明星。時光飛逝到了80、90年代,這位已年近70歲的老先生並沒有因年齡而減退自己的魅力,竟然又再次走紅影壇,接連演出轟動巨片,活躍在演藝圈內,真是堪稱一大奇蹟。
肖恩·康納利出生於1930年8月25日,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貧民窟里慘痛、殘酷的記憶磨礪了他的性格,並使他繼承了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又繼承了蘇格蘭人的硬漢性格。肖恩高中就綴學到倫敦找了份演員的工作,因而所受的正規教育並不多,他的豐富知識都是在圖書館中自學來的,包括學習表演。50年代初BBC廣播電視網路里一部《拳王爭霸戰》使他嶄露頭角。1961年英國影界計畫拍有關情報員007詹姆斯·邦德的系列片,這是根據弗萊明的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一個龐大計畫。身材高大,體質健壯,加上性格上如出一致,康納利很快被製片人阿爾伯特·布洛克利和哈里·莎爾茲曼認確定為人們翹首期盼的邦德的扮演者,於是一份長達七年的契約順利簽訂了。
1962年,007第一部《諾博士》(《Dr.NO》)完工上映,收到了空前的成功和票房。康納利也因此而一舉成名,受到好萊塢的極大重視。接著在60-70年代作為007的第一任扮演者,康納利共主演了五部007系列片,如《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金手指》(《Goldfinger》)等。
除了007系列片之外,康納利還出演過許多其他影片。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他主演的幾部影片都在影視界有極高的聲譽,他已定型為銀幕硬漢的動作明星,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風格。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外表,英勇無敵,鐵漢雄心,處處透露出一種充滿了機智的幽默。在與凱文·科斯特納合作的影片《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1987)中,他因老奸巨猾的愛爾蘭警探一角而為他贏得一座奧斯卡獎(男配角)。
時至90年代,這位國際明星已進入60高齡,但對康納利來說,這反而是他演藝事業的第二次輝煌。他片約不斷,接連拍攝了八九部電影,並且使每一部都很成功,創造了又一個奇蹟,康納利充沛的精力和精湛的演技令人驚嘆不已。
肖恩的敬業精神也經常被人們所稱道。他常說:“我對每一個角色都盡心盡力,絕對不會去飾演一個自己沒有摸透的人物。或許在今天的好萊塢,我的工作有些過時,因為影片留給演員表演的空間越來越少,可這是我對電影的追求,我必須對自己,對觀眾負責。”
第二任邦德的扮演者 喬治·拉贊貝
點評:票房很差,功夫很好。
1939年9月5日出生於澳大利亞
出演邦德次數:1次
主演邦德片:《女王密使》,可憐的拉贊貝運氣太差,只演了一部就被趕下台。
要論真功夫,喬治·拉贊貝當是飾演007的演員中功夫最好的一位,他算是李小龍的弟子。在澳大利亞軍隊服役時是軍中武術教練,他還曾在很多港片中客串演出過。在肖恩·康納利退出之後,拉貝贊在眾多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代的邦德。他飾演的這個邦德在007電影裡實在很少見,不僅犯下了泡妞泡成老婆的男人大忌,還做出了向上司遞交辭呈的事,多少讓這個風流成性且從不低頭的特工形象打了點折扣。
出演邦德前本是澳洲男模特,因為與當時的邦德女郎黛安娜·里格認識,在搏鬥戲試鏡中擊敗了其他對手,成為第二任邦德。因為從前沒有演戲經驗,可能觀眾不願見到邦德結婚後變鰥夫,也可能是樣子不夠帥,所以《女王密使》一片的票房慘不忍睹,全球票房只有6500萬美元,是歷史上票房第二低的邦德影片,比前一部《雷霆谷》的1億1200萬美元少了近一半。拉贊貝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也算中規中舉,但缺乏突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之後他主動辭演007,以演出電視劇為主。
第三任邦德的扮演者 羅傑·摩爾
點評:007公子哥生涯的開始。
1927年10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出演邦德次數:7次
主演邦德片:《生死關頭》、《金槍人》、《海底城》、《太空城》、《最高機密》、《八爪女》、《雷霆殺機
倫敦出生的他本是英國戲劇演員,出生於1927年10月14日(比肖恩·康納利還要年長),曾當過警察。論外形,羅傑·摩爾其實是最不像邦德的邦德(很失望嗎?),因為邦德頭髮應該是黑色的,而羅傑·摩爾卻一頭金髮。羅傑·摩爾演繹的007沒有肖恩·康納利那么嚴肅和生硬,而且羅傑·摩爾時代的邦德片也有比較多的搞笑對白,有人覺得這樣會把邦德弄得不體面,但他主演的大部份邦德片都很賣座,證明他這種演法很受觀眾歡迎。羅傑·摩爾的《太空城》在皮爾斯·布魯斯南加盟007影片前曾是票房收入最高的007電影。不過《太空城》也被人形容為卡通式電影,玩特技玩得太過份。羅傑·摩爾拍了最多的聯美出品的007電影。1985年演完《雷霆殺機》一片後,58歲的羅傑·摩爾正式告別007,之後出任聯合國大使,幫助貧困兒童。
邦德到了羅傑·摩爾時代,幾乎有些沉醉於聲色犬馬了。雖然仍舊不斷外出執行任務,但他的臉上永遠保持著的微笑,以及紋絲不亂的頭髮,外加對女性的特別迷戀,令這個邦德變成了一個公子哥的形象。而他的幽默感也更勝他人,這些使得這個007更像是女性眼裡的好情人,而不是神勇無比的大特工。
第四任邦德 提摩西·達頓
點評:更滄桑,性格更複雜。
1944年3月21日出生於英國威爾斯
出演邦德次數:2次
主演邦德片:《黎明生機》、《殺人執照》
提摩西·達頓是莎劇演員,在接演007角色之前已經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在拍片前必熟讀劇本或小說原著。他扮演的邦德帶有一些滄桑感,嘗試表現出邦德人性的一面,演戲十分有深度,而票房成績也算理想。《殺人執照》一片為邦德添加了敢作敢為的英雄性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在《殺人執照》後出現著作權爭執問題,所以在1990至1994年間沒有邦德電影上映。提摩西·達頓在1994年辭去了邦德的職務,因他不希望因演007而從此被觀眾“定形”。
第五任邦德 皮爾斯·布魯斯南
點評:曾經最受網民歡迎,剛強與溫柔並濟。
1953年5月16日生於愛爾蘭
出演邦德次數:4次
主演邦德片:《黃金眼》、《明日帝國》、《縱橫天下》、《擇日再死》
布魯斯南因在80年代有電視台契約在身,所以邦德的角色最終落到提摩西·達頓手上。布魯斯南出演007後頗受觀眾歡迎,第一部作品《黃金眼》比上一部《殺人執照》的票房高出一倍(也有通貨膨脹的因素)。而根據網上調查,他演的邦德在網上調查中顯示是最受網民歡迎的,他被形容為“剛強與溫柔並濟”型的詹姆斯·邦德。可惜的是,布魯斯南在《縱橫天下》中已經顯出些許老態。皮爾斯布魯斯南1953年5月16日出生於愛爾蘭。他的童年非常不幸。父親在他年幼時就拋妻別子,遠走高飛;而母親不久也另覓新人。布魯斯南的童年在孤獨中度過。生活的磨礪使他過早地開始成熟,有了一種少年老成的氣度。十八九歲時,布魯斯南進了戲劇學校學習表演。然後他參加了一些電視劇的拍攝,但始終都是擔任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角色,布遲遲沒有成名的機會。在妻子的勸說下,布魯斯南來到了美國加州尋找機會。
運氣很快來臨。布魯斯南被一位導演相中,在電視連續劇《斯蒂爾傳奇》中飾演主角斯蒂爾。他成熟的演技和瀟灑的風度令大批觀眾為之傾倒。一時之間,他成了在加州家喻戶曉的人物。《斯蒂爾傳奇》大受歡迎,連續播出了六年之久。這部電視劇使布魯斯南首次嘗到了成功的滋味。但也正是由於該劇的契約束縛,使布魯斯南無法在影壇上大舉發展。他還一度忍痛放棄了飾演傳奇人物007詹姆斯邦德的機會。
早在1981年,布魯斯南就在電影《漫長美好的星期五》中扮演過一個角色。當時他那出色的演技和外形就已引起了一些人的注目。1986年布魯斯南又在影片《遊牧者》中飾演了一位苦惱的法國人類學家。他開始引起製片商們的注意。然而電視劇的契約卻限制了他在影壇上大顯身手。契約期滿後,他終於能在影壇上一展所長。87年,他參加了影片《第四條款》的拍攝,88年他又出演了《騙子們》,表演均十分不錯。但真正使他出名的則是《環遊世界八十天》一片。一時間,布魯斯南受到了大眾的矚目。然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卻無甚建樹。愛妻的病重與去世使布魯斯南有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正常地工作。直到1992年,他才在《割草者》一片中重振雄風。93年他又在《死亡列車》和《窈窕奶爸》兩片中有著十分出色的表現。時隔數年之後,皮爾斯布魯斯南終於又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
1995年對於布魯斯南來說是幸運的一年。他終於得到了飾演“007”的機會。憑著在《007:黃金眼》一片中的出色表演,他一舉成為好萊塢最為走紅的影星之一。同年他還主演了《諜網雄風》一片。皮爾斯·布魯斯南進入了他在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在影片《雙面鏡》中皮爾斯布魯斯南的表現也同樣十分出色,使他受到了廣泛的讚譽。歷盡了多年的艱苦奮鬥之後,皮爾斯布魯斯南終於迎來了輝煌的成功。
第六任邦德 丹尼爾·克雷格
主演邦德片:《皇家賭場》《餘溫之戀》
生於1968年 3月2日 ,英國柴郡切斯特
丹尼爾·克雷格被認為是他的同輩戲劇、電影和電視演員中的佼佼者之一,此次他繼續出演英國情報局特工007——詹姆斯·邦德,這也是他在廣受好評的007處女作《007:大戰皇家賭場》之後第二次飾演這一角色。
丹尼爾·克雷格出生在英國的切斯特,之後在利物浦長大,17歲時,他離開利物浦參加了倫敦的國家青年劇院。他在聲望卓著的倫敦音樂與戲劇學院繼續接受訓練,並於1991年畢業。
克雷格之後與阿德里安·布羅迪和凱拉·奈特利共同參演了約翰·梅布瑞導演的《靈幻夾克》,然後他主演了由羅伯特·哈里斯的暢銷小說改編的三集電視電影《大間諜》,還主演了史蒂芬·史匹柏的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慕尼黑》。2006年,他在影片《聲名狼藉》中飾演佩里·史密斯與托比·瓊斯飾演的杜魯門·卡波特(暢銷小說《冷血》的作者)演對手戲,該片描寫了杜魯門·卡波特撰寫小說《冷血》的全過程,而小說則是根據真實發生的一起冷血謀殺案寫成。
丹尼爾·克雷格還與妮可爾·基德曼聯手出演奧斯卡獲獎影片《黃金羅盤》。最近則出演樂由愛德華·茨維克導演的《挑戰》。
克雷格不僅在電影領域成就非凡,他還被公認為一位出色的戲劇演員。他曾在彼得豪爾公司在老維克劇場演出的《赫利波利》中飾演主角,在國家劇院演出《美國天使》,2002年,他因在《一個數字》中一人分飾三角而獲得了倫敦晚間標準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他在該片中與麥可·剛本演對手戲。
1985年進入英國青年劇院學習表演,1990年進入倫敦音樂與戲劇學院。除母語英語之外,他能流利地講法語、德語,而且對其他語言也很有天份。年近四十的他之前多演小成本獨立製作,2005年,他在《皇家賭場》中取代皮爾斯·布魯斯南成為新一任007。這是他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他坦言,當初決定演占士邦是為了名利雙收,“我希望能夠主演有影響力的電影,同時也可以賺到很多錢,演007讓我一箭雙鵰。我知道講錢很俗氣,但我不介意告訴大家,演這部片我的片酬很高,同時也讓我很有滿足感。”
丹尼爾的“橫空出世”,引來一片巨大的抗議聲浪。丹尼爾是第一個被網民上網抗議他演出這個角色的占士邦,雖然之前幾個較不受歡迎的占士邦演員,是在網際網路盛行之前交出占士邦作品。反對丹尼爾演出的網民註冊了www.antidanielcraig.com,向電影公司提出鄭重的抗議。
而丹尼爾本人也承認,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他沒有想到外界對他這個新人選竟然如此關注。他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擔很大,能否超越皮爾斯·布魯斯南一直是他心中的包袱。
曾經在學校操場模仿邦德的他說:“其實我也不想毀掉007這個形象,如果我演得不好,那將是一大敗績,但我又想迎接這個挑戰。如果在角色面前畏縮,那無論是演007還是普通的角色都無法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信自己不行……”而《皇家賭場》橫空出世後,原來的反對聲漸漸被越來越多的肯定聲取代,長相粗獷、眼神銳利的猛男克雷格賦予了以往的007所沒有的特質:壯碩肌肉、強悍身手,儒雅風流變身性感野獸。於是他很順利地接下新一部007電影《007:安慰量子》的契約。同時我們還在《致命拜訪》、《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羅盤》等大片中看到他的身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