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古剎

龍興古剎

龍興古剎,又稱大龍興寺,俗稱龍興寺,位於鳳陽縣城北面第一山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中國歷史朝代]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係,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安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龍興古剎龍興古剎
龍興古剎它的前身是於皇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出家禮佛於此,為朱元璋的發祥地。龍興古剎建於明興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親自寫了《龍興寺碑》碑文,御書“第一山”碑,制定了一部《大龍興寺律僧法》。明初的龍興古剎,規模宏壯,擁有佛殿、法堂、僧舍共三百八十一間,為我國名剎之一。明清二代,古剎多次遭兵、火之災,規模逐漸縮小。到清末,古剎面積僅有明初時的二十分之一。文革初期,又遭人為破壞。

一九九二年,縣委、縣政府決定修復龍興古剎,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一九九三年,縣政府聘請大九華百歲宮住持慧慶法師主持修復古剎。新建了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藏經樓念佛堂,改建了大悲亭太祖殿,共有佛殿、僧舍二百餘間,占地六十作畝,規模僅次於明初時期,成為皖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重要的旅遊景點。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自為龍興古剎、大雄寶殿題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