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草芽

鶴草芽

鶴草芽,雙子葉植物薔薇科。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橫走,圓柱形。莖直立,單一或叢生,通常分枝。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有大小2種,相見排列,長圓形,葉緣鋸齒狀,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較多的黃色腺點,具柔毛;托葉卵形。果實倒圓錐形。莖基部圓柱形,木質化,淡棕褐色,上部莖方形,四邊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和稜線,莖節明顯,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灰綠色,皺縮而捲曲,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基本信息

藥物簡介

鶴草芽 鶴草芽

藥材名:鶴草芽
拉丁名:AgrimoniapilosaLedeb.var.Japonica(Miq.)Nakai
別名:狼牙草根芽

名稱考證:狼牙草根芽〔《中草藥通訊》(1):34,1972〕
科目來源:雙 子葉植物藥 薔薇科植物
藥用部位:龍芽草(仙鶴草)的冬芽。
性味歸經:苦、微寒入大腸經。
功效分類:驅蟲藥
功效主治:殺蟲,治絛蟲病。
用法用量:粉劑:成人30~50克,小兒0.7~0.8克/公斤,晨空腹一次頓服,無需另服瀉藥。浸膏:成人1.5克,小兒45毫克/公斤。鶴草酚 結晶:成人0.7克。鶴草酚粗晶片:成人0.8克,小兒25毫克/公斤。以上三種均在晨空腹一次頓服,服後一小時半用硫酸鎂導瀉。

植物形態

鶴草芽 鶴草芽
多年生 草本,高30~120厘米。根莖短,基部常有1或數個地下芽。莖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疏長硬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鐮形,稀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銳鋸齒或裂片,稀全緣;小葉有大小2種,相間生於葉軸上,較大的小葉3~4對,稀2對,向上減少至3小葉,小葉幾無柄,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至圓鈍,稀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急尖到圓鈍鋸齒,上面綠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綠色,脈上伏生疏柔毛,稀脫落無毛,有顯著腺點。總狀花序單一或2~3個生乾莖頂,花序軸被柔毛, 花梗長1~5毫米,被柔毛;苞片通常3深裂,裂片帶形,小 苞片對生,卵形,全緣或邊緣分裂;花直徑6~9毫米,萼片5,三角卵形;花瓣5,長圓形,黃色;雄蕊5~15枚;花柱2,絲狀,柱頭頭狀。瘦果倒卵圓錐形,外面有10條肋,被疏柔毛,頂端有數層鉤刺,幼時直立,成熟時向內靠合,連鉤刺長7~8毫米,最寬處 直徑3~4毫米。花、果期5~12月。

臨床套用

1、治療嗜鹽菌感染性食物中毒

鶴草芽 鶴草芽
2、治療滴蟲性 陰道炎、絛蟲病
3、治療 梅尼埃綜合症
4、用於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5、用於腹瀉, 痢疾
6、用於脫力勞傷。
7、用於瘧疾,滴蟲性陰道炎。
8、用於瘡癤癰腫、痔腫,有解毒消腫作用,可內服亦可外用。

藥材形狀

鶴草芽 鶴草芽

莖基部圓柱形,木質化,淡棕褐色,上部莖方形,四邊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和稜線,莖節明顯,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灰綠色,皺縮而捲曲,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

絛蟲病。本品善驅絛蟲,對多種絛蟲都有作用,並有瀉下作用,有利於蟲體排出,為治絛蟲病的新藥。單用本品

鶴草芽 鶴草芽
研粉,晨起空腹頓服即效,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可排出蟲體。臨床上有仙鶴草芽浸膏,鶴草酚膠囊及鶴草酚的衍生物等多種製劑,治療絛蟲病效果顯著。此外,本品製成栓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有一定療效。本品亦可用治小兒頭部癤腫。

鶴草芽:殺蟲。用於滴蟲性陰道炎、絛蟲證。本品善驅殺絛蟲,並有瀉下作用,有利於蟲體排出,為治絛蟲病之要藥。單用本品,晨起空腹頓服即效,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可排出蟲體。
仙鶴草/龍牙草: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於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鶴草酚,仙鶴草內酯,仙鶴草醇、 芹黃素,兒茶酚、鞣質等。鶴草酚為間苯三酚類衍生物,現已能人工合成,是滅絛蟲的有效成分。
鶴草芽 鶴草芽
2.藥理作用:鶴草酚主要作用於絛蟲頭節,對頸節、體節亦有作用,能抑制蟲體的糖原分解,對蟲體細胞的無氧和有氧 代謝及蟲體 細胞代謝產物 琥珀酸的生成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鶴草酚有促進動物體內 血吸蟲轉移,蟲體萎縮,退化,甚至殺死成蟲的作用;對蛔蟲有持久的興奮作用,對陰道滴蟲、血吸蟲、 瘧原蟲囊蟲等,亦有抑殺作用。
3.臨床研究:鶴草芽浸膏製劑“殺絛靈”,成人1.5g,晨空腹頓服,同時服 酚酞0.2g導瀉,兒童40mg/kg,治療豬肉絛蟲病10459例,結果排出帶頭節者5826例,驅蟲率為55.71%(河北醫藥,1981,2:17);鮮鶴草芽250g,糯米適量煮粥,去渣,加糖頓服,每日1劑,連服3~5劑,治小兒頭部癤腫(四川中醫志,第1卷,1980,75)。鶴草芽粉10g,加水150ml,文火煎煮5分鐘,含漱,每日3次,7日為1療程,治療愛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2例,總有效率為83.3%(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998,11:33)。另有用鶴草芽治療滴蟲性 腸炎、滴蟲性陰道炎、囊蟲病等。

名家論述

《履巉岩本草》:“葉,治瘡癬。”

鶴草芽 鶴草芽
寶慶本草折衷》:“莖葉,治金瘡,止血,熟搗傅貼之。”
《滇南本草》:“調治婦人月經或前或後,紅崩白帶,面寒背寒,腰痛,發熱氣脹,赤白痢疾。”
《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跌扑吐血,崩痢,腸風下血。”
《綱目拾遺》:“葛祖方:消宿食,散中滿,下氣。療吐血各病,翻胃噎膈,瘧疾,喉痹,閃挫,腸風下血,崩痢,食積,黃白疸,疔腫癰疽,肺癰,乳癰,痔腫。”
《本草求原》:“葉蒸醋,貼爛瘡,最去腐、消腫,洗風濕爛腳。”
《植物名實圖考》:“治風痰、腰痛。”
《偽藥條辨》:“治瘰癧。”

相關藥物

鶴草芽栓,本品為鶴草芽浸膏製劑。
【製法】取明膠744g研成粗粉,用水579g浸泡4小時,置水浴中加熱至熔融,趁熱加入甘油2066g,攪拌均勻,置水浴中備用。取對羥基苯甲酸甲酯0.5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5g,用乙醇適量溶解,緩緩加入溫熱的鶴草芽浸

鶴草芽 鶴草芽
鶴草芽膏(45%)11g中,混勻,加入上述熱的甘油明膠基質中,充分攪拌均勻,於浴上置靜。待泡沫消失後,趁熱灌注模具中,共製成1000粒,冷卻,即得。
【性狀】本品為黃色或黃棕色的鴨舌狀栓劑。
【鑑別】(1)取本品1枚,剪成小碎塊狀,加無水乙醇15ml,不斷攪拌約5~10分鐘,濾過,取濾液5m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2滴,即顯棕色。(2)取上述無水乙醇溶液2ml,置乾燥的 試管中,加硫酸3~4滴,直火加熱,內容物變紅色,遇時逸出酯的香氣。
【含量測定】取本品10粒,精密稱定,置水浴融化,混勻,放冷。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酚類物質50mg),置小 燒杯中,加醋酸15ml,置水浴中加熱,使 基質溶解,全量移入 分液漏斗中,待冷,分次加入乙醚?20,15,10ml)提取。合併 乙醚提取液,用 醋酸(20,15,10ml)洗滌三次,再用水洗至pH4~5。用氫氧化鈣飽和溶液(20,1510,10ml)提取,至提取液無色為止。合併提取液,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1~2,用氯仿(15,10,10ml)分次用力振搖提取,合併 氯仿提取液,用20ml水洗滌一次,分取氯仿液,置105℃恆重的 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乾後,再於105℃乾燥8小時,精密稱定重量,即為供試品中含酚性物質的量。
【功能與主治】殺 滴蟲,消炎、止癢。用於 陰道滴蟲感染,滴蟲性 陰道炎,因陰道滴蟲所致白帶增多,外陰瘙癢等症,對 子宮宮頸糜爛有一定療效。
【注意】外用藥,禁內服; 月經期停藥。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用藥安全網  http://www.yongyao.net/zychtml/Hecaoya.htm

[2]中藥標本館 http://jpkc2.cdutcm.edu.cn/zyx/zyxkc/zybbg/qc/hc.htm

[3]中藥e百 http://www.tcm100.com/userReg/JiaoCai/ZhongYaoXue/zzZhongYao238.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