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河道

龍山河在杭州城外,歲久淤塞。武宗至大元年,江浙省令史裴堅言:“杭州錢塘江,近年以來為沙塗壅漲,潮水遠去,離北岸十五里,舟楫不能到岸。

簡介

商旅往來,募夫搬運十七八里,使諸物翔涌,生民失所,遞運官物,甚為煩擾。訪問宋時並江岸有南北古河一道,名龍山河,今浙江亭南至龍山閘約一十五里,糞壞填塞,兩岸居民間有侵占。跡其形勢,宜改修運河,開掘沙土,封閘搬載,直抵浙江,轉入兩處市河,免擔負之勞,生民獲惠。”省下杭州路相視,錢塘縣城南上隅龍山河至橫河橋,委系舊河,居民侵占,起建房屋,若疏通以接運河,公私大便。計工十五萬七千五百六十六,日役夫五千二百五十二,度可三十日畢。所役夫於本路錄事司、仁和、錢塘縣富實之家差倩,就持筐檐鍬應役。人日支官糧二升,該米三千一百五十一石三斗二升。河長九里三百六十二步,造石橋八,立上下二閘,計用鈔一百六十三錠二十三兩四錢七分七厘。省準咨請丞相脫脫總治其事,於仁宗延佑三年三月七日興工,至四月十八日工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