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藥

點藥即一種局部之腐蝕療法。出《瘍醫準繩》卷一。)此外,《癧科全書》有點癧藥品:新出窯石灰八錢,平餅藥(亦稱梘砂——即石鹼)四錢,硃砂五厘,計三味。

出處

即一種局部之腐蝕療法。出《瘍醫準繩》卷一。)此外,《癧科全書》有點癧藥品:新出窯石灰八錢,平餅藥(亦稱梘砂——即石鹼)四錢,硃砂五厘,計三味。

介紹

此外,《癧科全書》有點癧藥品:新出窯石灰八錢,平餅藥(亦稱梘砂——即石鹼)四錢,硃砂五厘,計三味。

點藥--《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杏仁49粒(去皮尖),雄黃1錢,輕粉2錢。

【製法】先將杏仁搗細,加雄黃、輕粉細末,再研勻。

【用法用量】豬膽調點。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點藥--《準繩·瘍醫》卷五

【處方】真輕粉5分,杏仁7粒(去皮),冰片3厘。

【製法】上藥同搗極爛。

【功能主治】楊梅瘡。

【用法用量】洗淨點上。

【摘錄】《準繩·瘍醫》卷五

點藥--《簡明醫彀》卷八

【處方】銀硃、輕粉、杏仁、雄黃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楊梅瘡。

【用法用量】豬膽調搽;或摻膏藥上貼。加冰片尤妙。

【摘錄】《簡明醫彀》卷八

點藥--《霉瘡秘錄》卷下

【處方】大杏仁20個(針刺火上燒透存性),膽礬4分,輕粉1錢。

【製法】上藥共研如膏。

【功能主治】楊梅瘡。

【用法用量】熏洗方:番打麻、雷丸各五錢,朴消、地骨皮各一兩,黃芩一兩半,用河水五碗煎藥味出,先熏後洗。

【摘錄】《霉瘡秘錄》卷下

中藥方劑之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