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痘病

黑痘病

黑痘病又稱鳥眼病、瘡痴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新梢、幼葉和幼果等幼嫩綠色組織。是我國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葡萄病害。

黑痘病的症狀

黑痘病又稱鳥眼病瘡痴病,是我國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葡萄病害。我國南方各省尤以春夏兩季多雨潮濕的天氣發

黑痘病黑痘病
病嚴重。
症狀:主要危害葡萄的新梢、幼葉和幼果等幼嫩綠色組織。新梢、蔓、葉柄、葉脈、卷鬚及果柄受害時,呈暗色不規則凹陷斑,病斑可連合成片形成潰瘍,環切而使上部枯死。幼葉受害呈多角形,葉脈受害停止生長,使葉片皺縮以至畸形。葉片受害生淡黃色圓形斑,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或紫色,乾燥時破裂穿孔。幼果受害,呈褐色圓斑,外圍紫褐色,中央灰白色似鳥眼狀。後期病斑開裂,病果小而味酸。

黑痘病的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病葉病枝蔓等發病部位越冬。次年萌芽後產生新的分生抱子,借風雨傳播,條件適宜時,孢

黑痘病黑痘病
子萌發,從皮孔、氣孔等自然孔口入侵,侵染後,經約10天左右即可形成病斑。並多次再侵染,致使病情加重。遠距離傳播則靠病苗木和插條。產生分生炮子及侵入的適溫為 25 °C。上海地區在萌芽展葉期即可形成初次侵染,10天左右後開始出現病斑,發生於新梢基部1-3葉,15天后出現第一次高峰。以後不斷重複侵染,5月上-6月中下旬為發病盛期,此時正值梅雨季節,不僅雨水多、濕度大,而且溫度已上升為25 °C左右,同時新梢、枝條、葉、果處於幼嫩階段,有利病菌侵入。7-8月由於高溫炎熱、濕度較低,加之,組織老化,病菌侵染哈發病均受到抑制,發病較少。8月下旬後秋涼多雨時將再次蔓延,抑制持續到落葉。歐亞品種及地方品種易感病,而美洲種品種,如玫瑰露等較抗病。

黑痘病的防治方法

(l)冬季清園,減少初浸染來源。

黑痘病黑痘病

(2)波美3-5度石硫合劑勻噴枝幹;
(3)展葉初期(二葉一心,新梢約5cm長度時,)開始防治,以後每2周噴藥一次。二葉一心期、花前1-2天,80%謝花及花後10天左右是紡織的四個關鍵時期,不能疏漏防治。效果較好的藥劑有:世高3000倍、阿米西達5000倍、波爾多液(1:1:160-200)、百菌清1000倍、代森錳鋅1000倍、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靈1000倍等。據報導,開花前、後和幼果膨大期噴布霉能靈5%WP800-1000倍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