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衝突

黎巴嫩和以色列在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上的矛盾激化後爆發的軍事衝突。

簡介

黎以衝突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越境襲擊

以色列營救部門稱,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今天對以色列發動了越境襲擊,有三名以色列人被打死,另有八人被打傷。目前還不清楚死者的身份。真主黨游擊隊稱,它在對以色列北部社區和軍隊哨所進行炮擊的掩護下俘獲了兩名以軍士兵。以軍只是說,衝突有傷亡,兩名士兵據信失蹤。

襲擊過程

2006年7月13日以色列批准對黎發動大規模空襲計畫

以色列國防軍昨晚開始準備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空襲行動。內閣早些時候已批准了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12日發動的越境襲擊行動採取“嚴厲措施”。真主黨武裝發動的越境襲擊行動使八名以軍士兵喪生,二名以軍士兵被綁架。

儘管沒有有關這兩名士兵的確切訊息,但他們據信仍活著,因為襲擊現場只發現了他們的少量血跡。

以軍採取的行動將包括對真主黨發動一系列空襲,尤其是真主黨武裝部署在黎以邊境的火箭陣地。這一行動預計將持續數天。以色列國防軍還建議對黎巴嫩政府和黎巴嫩的戰略目標採取各種軍事行動。

7月12日深夜舉行的以色列內閣會議一致同意,黎巴嫩應當為昨天的襲擊事件負責。以色列政府過去在對真主黨襲擊行動作出反應時一般只譴責真主黨的支持者敘利亞和伊朗。政府在會後發表的一份聲明稱:“以色列認為黎巴嫩主權政府應為從其領土上發起的行動負責,並確保被綁架的以軍士兵安全獲釋。以色列必須對這起襲擊事件作出適度反應,以色列將採取這樣的行動。以色列將對這起事件的肇事者採取直接和嚴厲的措施,將採取措施防止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部長們不願意談論政府批准國防軍已採取措施的細節,稱奧爾默特總理已要求他們保持沉默。不過,以色列國防軍的建議包括對黎巴嫩的電力系統發動襲擊、對黎巴嫩實施部分或全部海空封鎖,例如阻止民用飛機在貝魯特降落。以色列國防軍沒有建議派地面部隊進入黎巴嫩,不過真主黨可能會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火箭彈襲擊,在這種情況下,以軍可能會派地面部隊進入黎巴嫩在黎南部建立一個臨時的緩衝區和摧毀真主黨邊境一線的哨所和火箭陣地。

北部邊境的居民已被下令進入掩體。國防部長佩雷茨已下令國土前線司令部準備保衛數十個可能會遭到真主黨火箭彈射擊的居民點。一名高級防務官員稱:“我們可能面臨一個完全不同的現實情況,數十萬以色列人可能會面臨真主黨火箭彈的威脅。”

以軍還已開始準備徵召部分預備役人員,因為如果政府批准在黎巴嫩進行地面作戰行動,軍方可能會徵召部分預備役人員,但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批准動員令。

內閣認為昨天的襲擊事件使北部邊界出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形勢。政府官員稱,以色列必須採取措施,讓恐怖分子負出代價,恢復以色列的威懾力。奧爾默特總理已拒絕了真主黨有關釋放以色列監獄裡的黎收嫩和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來換取被綁架士兵的要求。內閣還決定要求國際社會執行安理會有關呼籲黎巴嫩政府軍解除真主黨武裝、對黎以邊境實施控制的決議案。真主黨目前有效控制著黎巴嫩南部地區。

奧爾默特昨天在新聞發布會指控黎巴嫩對以色列發動了戰爭,威脅要讓黎巴嫩負出痛苦的代價。他說:“今天早上的事件不是恐怖攻擊事件,一個主權國家在毫無理由、沒有遭到任何挑釁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發動了襲擊。黎巴嫩政府正在試圖破壞地區穩定。黎巴嫩應為此負責,黎巴嫩將承擔其行為引發的後果。”國防部長佩雷茨也指責黎巴嫩政府應為此事件負責。以軍總參謀部也對此持類似的強硬態度 ,一名以軍高級官員稱,以色列將使黎巴嫩的基礎設施“倒退三十年”。

2006年7月14日以軍隊攻擊黎兩個軍用機場

以色列空軍13日清晨先攻擊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國際機場,傍晚時分又攻擊黎巴嫩的兩個軍用機場,其中一個在貝魯特南方五十公里,靠近敘利亞的邊界,另外一個在黎巴嫩的北部;而以色列北部的海法市也傳出遭火箭攻擊。

據黎巴嫩的訊息指出,以色列空軍攻擊機場後,黎巴嫩的空中交通完全停頓。

2006年7月15日黎真主黨無人機重創以艦艇 4名士兵失蹤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以軍軍官們稱,一架裝滿炸藥的真主黨無人機14日晚些時候攻擊了一艘以色列艦隻,這艘在黎巴嫩海岸外16公里海域外的以色列艦隻遭到重創。

這一襲擊表明真主黨在與以色列軍隊的衝突中除了火箭彈迫擊炮外還擁有了無人機這種新武器。

以軍稱,以軍艦隻遭到重創,在襲擊發生數小時後,這艘艦隻仍在燃燒,它正在被拖回以色列。艦上當時共有80人。以軍沒有公布傷亡情況,但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稱,以軍正在尋找失蹤的四名水兵的下落。

2006年7月16日以色列對黎巴嫩襲擊和轟炸進一步升級

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的衝突15日進入第四天,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襲擊和轟炸進一步升級,據不完全統計當天的轟炸造成了約5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從當天13時25分開始,以色列恢復對貝魯特南郊的轟炸,真主黨總部9層大樓被徹底摧毀,該黨的電視台和廣播電台也不同程度受到破壞。有報導說,炮彈還擊中了黎巴嫩穆斯林
什葉派領袖法多魯拉的一所住宅。以軍當天還轟炸了貝魯特市區海濱大道旁的一個海上嘹望塔以及貝魯特港口的一個小麥儲備倉庫。據初步統計,以色列當天向貝魯特南郊和市區共發射炮彈27枚。貝魯特市區上??和通信多次中斷,電視廣播斷斷續續。

2006年7月17日以軍通宵轟炸黎巴嫩 15人死41人傷

以色列戰機16日午夜通宵轟炸黎巴嫩,造成15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士兵,並有至少41人受傷。

以軍轟炸目標包括黎巴嫩北部一個海濱城鎮的黎巴嫩軍事情報中心,轟炸造成7名士兵死亡,10人受傷。

以軍戰機同時在不到25分鐘之內至少對黎巴嫩真主黨一個陣地發動了9次轟炸,炸死三名平民,炸傷六人。

此外,以軍戰機還轟炸了加油站以及數個真主黨統領地區的建築,包括一個商業公司與一所學校。

2006年7月18日黎真主黨繼續向以北部發射火箭彈

黎巴嫩真主黨18日繼續向以色列北部多個城鎮發射火箭彈,造成1人死亡,數人受傷。

在距離以黎邊境不足10公里的城市納哈里亞,兩棟房屋被真主黨的火箭彈擊中,1名男子死亡,另有數人受傷。這是自以黎衝突爆發以來,第13名以色列人死於火箭彈襲擊。

2006年7月19日以軍地面部隊開始在黎巴嫩邊境展開定點進攻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稱,以色列地面部隊開始在黎巴嫩邊境地區展開有定點進攻。

以軍發言人稱:“我們的部隊已經從今天早晨就開始在黎巴嫩邊境展開軍事行動,這只是針對真主黨對我們的襲擊所做出的反應,因此我們只會發起有限的定點突襲。我們派出的部隊已經小心的進入黎巴嫩南部,他們將在完成任務之後迅速抽離。”

 同時,以軍發言人還強調稱,自從以色列和黎巴嫩開戰以來,已經造成12名市民和13名以軍士兵死亡。

2006年7月20日以軍向黎真主黨領導人藏身掩體投下23噸彈藥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今天報導,以色列戰鬥機19日晚向真主黨的一個掩體投擲了23噸的彈藥,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可能隱藏在這個掩體內。目前還不清楚誰在這個掩體內,也不清楚他們的命運如何。但以軍官員稱,地下掩體被完全摧毀,掩體所在地只剩下了一個彈坑。

以色列軍隊19日晚收到包括納斯魯拉在內的真主黨領導人可能隱藏在這一掩體之內的情報。以軍一名高級官員稱,以色列情報人員已對真主党進行了成功滲透。在進行短暫的討論後,以軍立刻出動了數十架戰機,向掩體投擲了23噸彈藥。

歷史上的黎以衝突

黎巴嫩南部與以色列北部接壤。長期以來,黎以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從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由於巴勒斯坦游擊隊轉移到黎巴嫩並以黎作為抗擊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經常對黎進行軍事打擊,致使黎以衝突不斷。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裝直升機襲擊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機場,炸毀了十多架飛機。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陸海空三軍發動“利塔尼行動”,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貝魯特,占領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區。
 1982年6月初,以軍出動地面部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大舉入侵黎巴嫩,占領了黎南部地區,並將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趕出黎巴嫩。
 1992年2月,以武裝直升飛機襲擊了黎真主黨總書記穆薩維及其家屬乘坐的汽車,穆薩維及其家屬在襲擊中喪生。
 1993年7月,為打擊黎真主黨和巴游擊隊有生力量,以軍對黎南部發動大規模的轟炸。150多人喪生,500多人受傷。
 1996年4月,為報復真主黨武裝對以北部的火箭襲擊,以對黎南部地區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50多萬人淪為難民。
 2000年初,為報復真主黨武裝的襲擊,以多次出動戰機對黎南部真主黨游擊隊的基地進行轟炸。2000年5月,以軍部隊撤離“安全區”,結束對黎南部22年的占領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人員12日向以色列境內多處目標發射炮彈和火箭彈,並與以軍激烈交火,造成以軍7名士兵喪生,2名士兵被綁架。隨後,以軍向黎南部真主黨陣地發動猛烈的軍事打擊。黎以衝突再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